1、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广医三院 王融,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查,血常规检测只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 近年来,随着血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增加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测定和血小板形态检测。,骨髓细胞发育和血细胞生成,骨髓内:全能造血干细胞 骨髓系、淋巴系干细胞 原、早幼、中幼、晚幼血液内:网织红 红细胞、 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 单核细胞 吞噬细胞、 嗜酸性、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浆细胞,“血常规”检测,扎手指真空采血管采血法,抗凝剂:EDTA.K项目选择:临床实验诊断应用最普遍的一个项目,信息量丰富;急诊项目不论医疗
2、机构规模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年代,Coulter W H设计出第一台原理:血细胞是不良导体,在电解质溶液中,悬浮血细胞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电阻变化,形成脉冲,经仪器放大信号、甄别、计数。该原理至今仍是血细胞分析仪的最广泛应用原理。,血细胞分析仪原理,半导体激光,血细胞分析仪原理,核酸荧光染色,细胞分析的新进展区别于酸碱染色、酶染色、糖原染色核酸染色物质(荧光物质)Polymethine (聚次甲基)不同的细胞亚群、不同的成熟阶段,其核酸的含量,核酸的结构,DNA/RNA的比例不同,表现不同的着色性。与半导体激光有很好的适配性,633nm
3、激发荧光,血涂片制备,载玻片手工推片法血液:抗凝或非抗凝血一滴舌形或弹头形血膜瑞氏染色法:酸性伊红、碱性美蓝,包含些什么内容?,红细胞RBC,参考值:男:(4.09-5.74) 1012/L女: (3.68-5.13) 1012/L新生儿: (5.20-6.40) 1012/L儿童: (4.00-4.50) 1012/L,血红蛋白HB,测定方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参考值:男:131-172 g/L女:113-151 g/L新生儿:180-190 g/L婴儿:110-120 g/L儿童:120-140 g/L,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检测临床意义,充分考虑生理因素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和老年人)、海拨
4、、妊娠中晚期临床医生会重视“减少”,易忽视“增多” 病理性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手术后、大量失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检测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男6.0 1012/L、女5.5 1012/L血红蛋白增多:男 170 g/L 、女 160 g/L病理性增多 相对增多:失血浆、失水 绝对增多: 继发性代偿性:心肺功能障碍、血红 蛋白异常(携氧低) 非代偿性:与某些肿瘤或肾脏 疾患有关 原发性(真性RBC增多症):部分可转 为白血病,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检测临床意义,一般情况下RBC与HB成比例关系。但在病理情况下,比例关系会打破,同时测定二者对诊断和鉴别各类贫血有帮助,红细胞压积(比容)HCT,将定量的
5、抗凝血液,在一定的速度和时间离心沉淀后,观察压实红细胞占全血的百分比。参考值:男0.380-0.508 女0.335-0.450临床意义: 增高:各种原因引起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 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降低:各类贫血。,三个计算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fl) 82-10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pg) 27-3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g/L) 320-360,贫血,从“血常规”中三个指标判断具体判断参数 RBC HB HCT 男 4.5 120 42 女 4.0 110 100 31-35 巨幼 正细胞性 85-100 31-35 再障、失血、 小细胞低色素 85 3
6、0 缺铁性、铁粒幼 细胞性、珠蛋白 生成障碍,红细胞形态改变,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盘状6-9m、平均.m,厚度中央约m、边缘约m异常红细胞:大小异常 形态异常 染色异常 结构异常,红细胞形态改变,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直径6m,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形态改变,大红细胞: 直径10m,如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巨红细胞: 直径15m,巨幼细胞性贫血大小不均: 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旺盛。,红细胞形态改变,球形红细胞: 直径小,厚度增,圆球形,色深,一般高于%才有诊断价值。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形态改变,靶形红细胞: 淡染区扩大、中心色素存留
7、深染,状如靶下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占20%以上,红细胞形态改变,镰形泪滴状(骨髓纤维化)等,红细胞形态改变,染色异常: 低色素性:血红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高色素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嗜多色性:与大小不均意义相似,红细胞结构改变,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内含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蓝色),大量见于铅中毒,有核红细胞:成人出现均属病理现象。,白细胞,检测方法:手工法和血液分析仪计数法,白细胞,参考值 成人:男(3.97-9.15) 109 /L 女 (3.69-9.16) 109 /L 儿童:(8-10) 109 /L 婴儿:(11-12 ) 109 /L 新生儿: 20 109 /L
8、,白细胞,分类:经瑞氏染色,白细胞可分为类,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种白细胞的正常百分比和绝对值如下。细胞类型百分比(%)绝对值( 109 /L)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0-5 0.04-0.05分叶核 50-70 2-7 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5-0.5嗜碱性粒细胞 0-1 0-0.1淋巴细胞 20-40 0.8-4单核细胞 3-8 0.12-0.8,白细胞,成人总数高于10 109 /L称为白细胞增多,低于 109 /L称为白细胞减少充分考虑生理因素:年龄(淋巴细胞)、一天内、妊娠、饮食、气温等白细胞总数的变化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对极高(大于1
9、0万、白血病?)和极低(少于2000、SARS?禽流感?)的高度重视,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又分为杆状核和分叶核(2-5叶)占白细胞总数的5-7%,中性粒细胞,增多: 化脓性球菌感染(但重度感染时可减少) 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急性大出血 急性中毒,如酸碱平衡失调、化学药物中 毒、生物性中毒 白血病、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如某些革兰阴性细菌、病毒、原虫感染时 血液系统疾病如再障、严重贫血、骨髓转移癌核象变化:左移、右移,淋巴细胞,参考值:20-40%增多: 儿童 感染性疾病:主要指病毒感染,及某些细菌感染如结核 白血病:急、慢淋;淋巴瘤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移植排斥反应减少:
10、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病,并非所有的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就增 多(某些极重度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 并非所有的细菌感染时淋巴细胞就减少(百日咳、结核),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胞质内充满红色、粗大、整齐均匀的颗粒参考值:0.5-5%增多: 过敏性疾病如哮喘10% 寄生虫病,有时引起白细胞 总数高达数万 与皮肤有关的一些严重疾病减少:伤寒、副伤寒初期,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内有少量粗大、不均匀、排列不规则的黑蓝色颗粒参考值:0-1%增多:过敏性疾病;血液病如慢粒;癌转移时;结核、天花等某些传染病; 糖尿病;减少:无临床意义,单核细胞,血涂片瑞氏染色时,白细胞中体积较大
11、、着色较淡、形态不规则参考值:3-8%增多:婴幼儿、儿童 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 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明显增多 血液病;减少:无临床意义,类白血病反应,定义:机体对某种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的反应。血中白细胞数明显增多,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当病因去除,反应也逐渐消失。病因:以感染及恶性肿瘤最多见,其次是急性中毒、外伤、休克、急性溶血和出血、大面积烧伤等。,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鉴别:多能查出原发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增多骨髓象无明显变化原发病好转或解除后迅速恢复正常。,血小板的检测,参考值:100-400 109 /L减少(少于100万):
12、生成障碍再障、某些白血病 破坏或消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增多(400万以上): 原发增多:如慢粒 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网织红细胞检测,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由于胞质内还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经染色后细胞内呈现蓝色的网织状而得名该项目与“血常规”检测使用同一标本,故常与其一起开具检验申请单。,网织红细胞检测,参考值:0.5-1.5%总数的稳定有赖于骨髓细胞增生与血液中细胞凋亡的动态平衡。如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刺激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血中网织红数目增加 (夹生饭)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时骨髓中大量白细胞浸润,红细胞增生受抑,网织红减少,红细胞沉降率检测(ESR,血沉),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与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有关正常值:男0-15、女0-20mm/h 生理性加快:幼儿、经期、妊娠3个月至 产后1个月 病理性:急性炎症、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等,谢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