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与环境保护法治的回应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中一个段落重点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就是环境保护,所以说,在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了今天的这个阶段,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地步。需要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保护体制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S92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与完成环境法的历史使命高度契合,环境法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首位重要的法律部门.为了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法的价值追求应该以生态文明为应然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本理念.我国构建生态环境
2、治理法治机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能力,必须坚持健全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组织协调机构,强化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措施,提升贯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执行力;依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体系,强化科学发展的保障措施;依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解决好影响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公益诉讼制度,提升环保的司法救济能力,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十八大对生态文明的定义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容,以强调人
3、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为着眼点,在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体现的人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 (二)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 立足战略全局,运用底线思维,注重宏观思考,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全面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激发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坚定信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各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
4、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相继问世,标志着全世界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达成共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一起成为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目前,国际社会正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在各国发展决策中的地位。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其背后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发展权益之争。一些发达国家为维持既得利益,保持全球竞争的领先地位,通过设置环境技术,打生态牌,要求发展,国家承担超越其发展阶段的生态环境责任。 三是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国际
5、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希望通过绿色发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推动经济复苏,进入强劲可持续增长轨道。近几年,一些主要经济体纷纷实施“绿色新政” ,采取一系列环境友好型政策,努力把绿色经济培育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环境保护法治 (一) 、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从 1972 年提出环境保护已有 40 余年的时间了,期间制定了很多相应的环境保护的法规,但是期间仍旧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社会公众认知和参与程度不够 环境保护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更是关系到我们每个国民的生存质量的大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保护的主题,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6、来,但是我们的民众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总是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是生产企业的事,这种思想,就助长了环境破坏的企业和个人的嚣张火焰,变相增大了环境破坏的程度。比如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那么我们反思一下,在公共场合发现吸烟者,我们有谁主动去制止过,更有甚者,有的领导干部在开会的时候还带头吸烟。所以,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普遍高度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2) 、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环保技术同样也是在环境保护中的第一生产力,我国由于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对环保技术研究的经费和技术人
7、力的投入不足,所以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 (二) 、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促使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良好相互协调,早日实现中国梦。根据以上分析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 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推动者。所以说环境保护绝不是制定两个政策、发两个文件、开两次会议就能解决问题的,人民群众才是环境保护中的生力军,只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强化其环保责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形成一个全联动的环境保护机制才能把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政府一定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广大群众的环保宣传力
8、度,使得环保意识深入民心,环保知识了然于心。这样才能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决心和环保信心。 (2) 、促进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 任何一个企业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注重对企业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的开发,从内而外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国家要从政策上进行鼓励和引导,加大力度致力于环保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三、环境法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称的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我国生态文
9、明水平还较低。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缺乏和分布不均、环境污染问题普遍、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高度紧迫性。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有三个方面,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小,粗放型的生产对资源需求量大,如此造成我国资源紧缺态势不断加重,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求在全社会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上个世纪半叶以及本世纪头十年我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环境污染问题,严峻的环境污染决定了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治理。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同等重要的是生态保育,生态保育包括对
10、受到破坏和污染的生态环境的恢复,也包括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如果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从预防的角度而言,那么生态修复则是对己经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弥补,这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的高级文明形态,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国家基本政策,其建设依赖法律保障。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任务艰巨繁重而又光荣。所以需要依靠我们的环境保护法制来保障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蔡守秋,吴贤静. 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改进J. 当代法学,2009,01:68-76. 2顾华详.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06:5-16. 3王丽娜.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4冯伟燕. 浅析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法治问题J. 现代农业,2012,07:86. 5贾娅玲. 我国农地保护的法治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