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差异性分析【摘要】 本文基于 16家商业银行 20042012年的样本数据,运用 DE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成本效率、配置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进行估算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指出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总体效率,应该适当缩减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中的比例,鼓励和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竞争化的银行经营环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DEA 成本效率 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一、引言 金融行业的高效运行是一个国家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体系高效经营会促进整体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2、。如何提高银行业的效益日益成为政策制定者和经济金融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中国银行业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是第一阶段,中国的银行体系为统一的银行制度,银行的设置完全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同时扮演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角色,其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政府职能方面,因此人们对银行效率的问题关注很少。1978 年至 1984年是第二阶段,也是我国二元银行体系建立的阶段。自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大专业银行逐步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来,1983 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只专门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1985 年至 2002年是第三阶段,即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阶段。新分离出来的四大专业银行既执行政策
3、性业务又执行商业性业务,处于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不分的状态,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多制度性和经营性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四大银行的经营效率。在此期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分别于 1994年成立,用于独立承担相关的国家政策性业务,并于 1999年成立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来处理四大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这些改革方案的实施使得四大专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国有银行业基本上完成了商业化改革,至此,银行业的效率问题开始逐渐被人们所关注。2003 年至 2011年是第四阶段,即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阶段。自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以来,国有银行一直沿用着国有企业
4、的管理体制。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面对自身发展的瓶颈和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也被逐步提上日程。2003 年,国资委成立中央汇金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大大提高了这些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2005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完成上市,基本实现了股份制改革。这也意味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效益最大化将是其管理层追求的最终目标,从而银行经营绩效的问题就越来越受到关注,对银行效率的研究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目前的银行体系大致包括三家政策性银行、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于 2006年成为了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 、十二家股份制商业
5、银行以及各个城市商业银行。本文选取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信息来自财经网站和金融年鉴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只选取了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十一家,不包含渤海银行)作为样本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并且对两种不同所有制的商业银行进行差异性分析。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点原因:第一,从样本选择的角度看,政策性银行主要关注的是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盈利与经济效率并不是其主要目标,另外,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总体规模较小,且制度方面有待完善,总体样本中剔除了这两类银行的数据;第二,大型商业银行占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很大比重,并且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对于商业银行效率问题
6、的研究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公布的 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当年五大行的净利润合计为 7813亿元。与此同时,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 1.24万亿元,其中五大行占了全行业 63%的份额。这意味着尽管在 2012年面临降息政策、利率市场化和经济下滑等诸多挑战,但国有商业银行仍保持着较高的盈利能力。因此,我们的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究竟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积极措施来提高商业银行体系的总绩效?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致力于对这些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理论模型和
7、分析方法 银行效率的测度指标最早是由 Farrell(1957)提出的。他将银行的综合效率(又称成本效率)分解为两部分:技术效率反映给定投入时银行获取最大产出的能力;配置效率反映给定投入要素价格时银行以适当比例使用各项投入的能力。 银行效率研究的基本理论模型是数据包络分析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方法研究的是相对效率,在 n个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中,运用最优线性规划技术确定效率前沿面,然后测算每个 DMU对效率前沿的偏离,偏离越大意味着效率越低。DEA有两个基本模型:Charnes、Cooper、Rhodes
8、(1978)提出固定规模报酬假定下的 CCR模型,测算银行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Banker、Charnes、Cooper(1984)在放松了固定规模报酬的假定下提出了更为严谨的 BCC模型,进一步将 CCR模型中的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各个效率指标之间的关系为: 成本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配置效率 假定有 n个 DMU,每个 DMU有 m种投入、p 种产出。 (x1j,x2j,xmj)是第 j个 DMU的投入向量,(y1j,y2j,ypj)是第 j个 DMU的产出向量,由投入导向的 DEA求解第 j个 DMU的效率值(DEA 模型可以采用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
9、投入导向指产出一定时实现投入最小化;产出导向指投入一定时实现产出最大化,本质上两种导向方式相同,但考虑到投入是基本决策变量更易控制,因而一般的银行效率研究均采用投入导向方法) 。 Max?兹 j=uryrj-Uj subject tovixij=1 uryrj-vixij-Uj?燮 0 ur0;vi0;i=1,2,3m;r=1,2,3p;j=1,2,3n 其中 ur,Vi 分别表示第 r项产出和第 i项投入的加权系数,所有投入产出项均获得正的权重;Uj 是规模报酬指标,用于判断 DMU是处于规模报酬递增还是递减状态;hj 是第 j个 DMU技术效率值,介于 0和 1之间,越接近 1表示效率越高
10、,等于 1时说明该 DMU在样本中处于效率前沿面上。 Fukuyama、Matousek(2011)运用两阶段 DEA方法分析了 1991年至2007年土耳其银行业的效率,将银行经营分为初始投入、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并采用 Bootstrap回归分析了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国内的银行绩效研究中,张健华(2003)利用 DEA第一次对我国三类商业银行1997年至 2001年的效率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了我国银行体系中最具活力、效率最高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最低的是服务范围限制在单一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周逢民(2010)基于两阶段关联 DEA模型评价商业银行效率,研究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
11、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这种无效主要是由资金运营阶段的经营无效引起的。 三、实证分析 1、数据和指标选取 我国商业银行从 2003年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效率问题正式提上议程。本文选取了十六家商业银行 20042012年的数据进行绩效分析,其中包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这十六家银行均为全国性的银行,相似的外部经营环境更能满足 DEA方法要求的同质性。样本数据取自历年中国金融年鉴 。 DEA 方法的关键在于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中,投入产出的定义方法一般有三种:生产法、中介法和资产法。生产法将银行视为金融产品的生产者,将存款账户数和贷款笔数视为产出,将劳动力、资本
12、视为投入;中介法和资产法都将银行视为中介,两者的区别在于资产法只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作为产出,存款作为负债记为投入。现有文献中,银行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并无一致标准。Fukuyama、Matousek(2011)采用了生产法和中介法,张健华(2003)与王锦慧、蓝发钦(2008)采用了资产法和中介法。 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了综合表现两大业务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本文结合资产法和中介法,选取存款量和员工人数作为投入指标(结合我国银行实际,固定资产占银行存款的比例相当小,故没将固定资产纳入投入指标) ,贷款和净利润作为产出指标。存贷款指标主要用于体现传
13、统业务,考虑到银行还利用人力资源进行大量服务性的中间业务,员工人数和净利润则部分用于刻画银行的中间业务,这种设定使得银行绩效的评价更具有综合性。运用 DEA计算成本效率需要各项投入指标的价格,本文用利息支出/存款总额作为存款的价格,营业费用/员工人数作为员工的价格。实际意义上的员工费用是员工工资以及各项员工福利支出之和,但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文用营业费用代替员工支出。 为节约篇幅,仅列出 2012年商业银行整体投入产出指标的描述性统计量。从表 1中可看出:各项投入、产出指标的标准差相对于均值来说相当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现有银行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规模的差距很大,各个指
14、标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别也表明了这一点。 2、银行效率估计结果 运用 DEAP2.0软件求解 DEA模型,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列出 2012年各银行的效率值(见表 2) 。 (1)我国商业银行 20042012年总效率平均值的变动情况分析。由表 3可知,从 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股份制改革后,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效率基本呈上升趋势。银行股份制改革使得产权更加分明,银行的经营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从而经济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08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成本效率有轻微的下降,但银行总体效率下降幅度不明显,说明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四万亿救市政策等等)是十分
15、有效的,银行经营未受到大幅度的影响。随着 20092012年整体经济的复苏,商业银行的绩效也逐渐平稳上升。 由图 1可知,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同时决定了总成本效率的高低。20062008年银行体系的配置效率高于技术效率,而样本期间其他年份的技术效率均高于配置效率,要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效率,在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两方面都存在改进的空间,银行不仅要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要优化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 (2)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的比较分析。如图 2、图3和图 4所示,样本期间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说明在投入产出的技术层面以及投入要素的合理搭配上,股份制
16、银行的表现均优于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从 2003年起实施了股份制改革,但国家仍然通过持有大部分的股份,对银行保有绝对控制权,比较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更具有自主性,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政府部门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和支持力度更大,从图 2中可以看出,2008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股份制银行的成本效率下降,而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则无下降趋势,这与政府对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发挥着绝对主导性作用,市场份额高达 70%,国有银行信贷是政府在金融危机中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弥补政府财政资金短缺的主要渠道,辅证了政府在金
17、融危机中为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给予的大力政策支持。 由图 5和图 6可知,国有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 2008年中期有相交部分,而规模效率则低于股份制银行,说明造成国有银行技术效率劣势的原因在于规模效率劣势。虽然扩增规模是银行占据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若银行的管理技术没跟进,过大的规模则会造成管理上的无效。由图 7可知,以存款衡量银行的整体规模,2012 年十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仅占样本总额的 22%,五大国有银行占据了 78%,其中工商银行的规模最大,占 23%。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在样本区间内趋近于 1,处于相对有效的位置,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应针对其超大
18、的规模采取更加合理完善的经营管理方式,从而促进其效率的改进。 3、银行的规模报酬状态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分析 商业银行的规模报酬状态会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率,在计算银行效率的同时,本文也对 20042012年各银行所处的规模报酬状态进行了分析。如表 4所示,样本期间内,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理论上来说适当减少银行的整体规模会改善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我国银行体系资源分配不均,国有商业银行占了大比例的金融资源造成了规模报酬递减,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起步晚、规模小,长期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因此,在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间合理分配金融资源是提升银
19、行总体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自 2003年实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我国银行业总体效率保持上升趋势;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银行效率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由于政府对国有银行的大力支持,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并无显著下降,反而小幅上升,相比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更大;要提高银行总成本效率,不仅要提升以低成本获得高产出的技术,而且需进一步优化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除了 PTE之外,股份制银行的 CE、AE、TE、SE 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表明产权制度对我国银行的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另外,通过对 SE的
20、实证分析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因此不断提升银行的 TE和 AE,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金融资源,适当增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是提高我国银行体系总效率的有效途径。 (注:项目:“开发性金融创新模式、效率评价与风险管控研究”国家开发银行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项目(20122013) 。 ) 【参考文献】 1 陈文莉、华倩:中国银行业改革回顾与发展探究J.企业家天地,2011(5). 2 柯孔林、冯宗宪: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1). 3 刘琛、宋蔚兰:基于 SFA 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J.金融研究,2004(6). 4 汪
21、泳、刘卫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4(6). 5 宋增基、张宗益、袁茂:中国银行业 DEA效率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12). 6 王锦慧、蓝发钦:基于 DEA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19942006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7 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 DEA 方法及 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3(3). 8 周逢民、张会元、周海:基于两阶段关联 DEA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J.金融研究,2010(11). 9 张奇:基于 DEA和 Bootstrap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 10 Berger A N,Humphrey D B.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urvey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7,98(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