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住房保障模式对社会福利总效应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行的中国以及欧美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特点,然后就是利用实证来进行分析自由市场模式和社会市场模式,之后再接着分析在这两种模式之下,我国可能会出现的社会效应,并在最后给予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住房保障;福利效应;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这会的稳定发展过程之中,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力量,然而住房保障制度始终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所以说大力加强保障房制度的建设力度不仅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能从根本上来刺激国民消费,从而拉动中下层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1、保
2、障性住房的概述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我国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随着 2011年 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即将收官,北京、上海等地于 2011年 12月密集出台保障房管理新政,瞄准保障房资格造假、骗购骗租分配乱象重拳出击。 2、我国及欧美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 我们国家的保障性住房主要就是针对城市中低收入的阶层,为了充分的满足这一部分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住房要求,从而使得我国持续的社会稳定,
3、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具有核心的作用。我国的保障型住房体系不足之处,主要就是集中到以下几点: 第一,住房需求填充缺乏积累效应,虽然我国政府持续投入巨额资金以及土地资源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中低收入群体关于保障性住房的使用需求。而目前世界范围内较成熟的保障性住房模式主要是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第二,保障对象的标准存在不确定性,政府在对于保障对象为中低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上具有宽泛性,城市普遍存在住房的夹心阶层,由于政策的综合因素影响,长时期情况下仍然无法解决住房问题。 第三,在保障房建设目标上具有一定的偏差,在近年大量开工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上,政府为了促进低收
4、入群体的购买能力而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免除土地出让收益以及相关税费减免,这在实质上是向低收入群体赠送了部分的房屋产权,而根据住房保障的理论来说,保障性住房主要是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使用权,低收入群体可以长期时间使用住房,但是不应该拥有保障性住房的产权。 3、自由市场模式和社会市场模式的实证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两种住房保障模式的差异性,科学地分析两种模式在不同经济区间的运行状况,文章采取实证模型分析的办法,论证这两种住房保障模式的机制原理。因此建立的回归方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出=a1+a2*GDP+a3*m+a1+a2GDP+a3m+a4m+a4*m。对于所建立的线性方程,a1
5、表示住房保障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截距,a2 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本国关于住房保障支出斜率的影响,a3 表示两种不同住房保障模式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住房保障建设支出比重边际影响的差距,a4 表示两种不同住房保障模式下建设支出截距的差距,其中 m为虚拟变量。则回归方程下的回归指标以及相关数据如下: 需要注明的是在上述计算两种社会住房保障模式支出的统计值时,是加总了政府直接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以及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相关税费和现金补贴。上述的数据参量选择使得我国和欧美两种地区之间的数据具有内在一致性,但是在关于其他收入群体购买住房时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三者地区在住房保障直接投入上的
6、差异,所以为了更加准确地确定政府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程度,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剔除由于税收政策制定的差异而导致的参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表 1和表 2的描述,对所建立方程计算出来的估计结果如表3。 根据回归的结果来看,可以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出是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住房保障支出的量也是呈现不同的趋势。以经济发展临界点为界限,在此界点之前,当经济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时,此时的保障性住房支出是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而增加,因为此时一般收入的家庭的第一需求为住房需求,通过家庭自身的经济能力又无法购买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性住房,则需要政府
7、的强力介入,通过政府出资兴建大量的保障性住房以满足广大居民的住房需求。 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在 2009、2010、2011 年间,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0.21、0.52、0.81,其对应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3800美元、4300 美元、4800 美元。而在同时期情况下,美国的自由市场住房保障体系下的支出占比为0.05、0.06、0.07,欧洲的社会市场模式住房保障体系下的支出占比为 0.3、0.32、0.33,可以看出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下的建设支出占比要远远高于欧美模式下的比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 4、两种模式下我国可能出现的社会效应分析 如果
8、采取欧洲社会市场保障模式,那我国的住房保障就会回到计划经济时代,降低个体的积极主动性,使得政府再次成为住房保障的资源调配主体,这不仅降低了生产劳动的效率,使得经济社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同时还会滋生住房资源调配主体的腐败行为,最后导致整个保障体系的失败。而采取美国的市场保障模式,就是利用金融等间接手段来促进他们进入商品房市场。由于国情的差异,我国的中低收入群体是住房保障的最大需求方,由于在金融发展阶段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单一的金融手段与市场调节并不能解决我国这一庞大群体的住房问题,不利用行政资源去保障这一群体的住房需求将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鉴于这两种模式对我国社会所产生的相关效应,我
9、国不适合采取这两种住房保障模式。 5、政策建议 住房保障关乎国计民生,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也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保障房建设满足不了中低收入群体需求、保障房建设资源分配不合理、效率和公平的特点不明显等问题。根据分析,关于我国保障房制度建设有如下建议。 第一,借鉴欧美模式经验,科学把握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顶点,使得政策制定符合实际经济发展阶段,促使我国经济资源使用和社会福利总效应的最大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阶段适度地调整住房保障体系,使得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在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模式下顺利地过渡到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模式,促进国民经济社会优化地发
10、展。 第二,健全住房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保证政策的连贯性。我国在保障性住房上的建设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就必须进行顶层设计,政府综合运用各种调控工具,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持续足额投入。 结束语: 住房保障关乎国计民生,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也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保障房建设满足不了中低收入群体需求,保障房建设资源分配不合理、效率和公平的特点不明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汗青.住房保障模式对社会福利总效应的影响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3,05:63-66. 2何妍.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研究D.湖南大学,2012. 3肖春妍.保障房投融资平台的构建与运营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 4王贤磊.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梁维福,男,1973 年 9月,大学本科,房地产经济师、物业管理师,从事房地产市场管理方面的研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