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模式与策略探讨摘要:怎样才能加强铁路机械设备管理,从而实现铁路设备的科学化统筹分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从项目的全局观念、设备的利用率以及设备的选型三个方面分析了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规章制度、保养制度等方面阐述了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铁路 机械设备 管理模式 1、引言 在铁路系统的建设与维修中,机械设备是不可或缺的。铁路机械设备涉及到工务、机务、电务等铁路系统的几乎全部主导部门。所以,怎样才能加强铁路机械设备管理,从而实现设备的科学化统筹分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合理化的机械设备管理与调配模式,有利于提升铁路建设场地的使用率,增加单
2、位成本的铁路建设产出率,并能有效减少铁路工作人员的劳动密度与强度,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项目的全局观念、设备的利用率以及设备的选型三个方面分析了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规章制度、保养制度、培训投入等方面阐述了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模式。本文的成果对于加强铁路设备的管理,理顺其管理模式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机械设备管理的全局观念较弱 我国的铁路系统虽然正在酝酿整体性的改革,但是大部分项目目前依旧因循了原有的投资与建设体制,项目需要投资的时候依旧向上级申请。而从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视角来看,不少铁路分局把一部分自身能够解决的
3、机械设备升级为局管项目进行申请,由于全局观不强,导致设备由于配置过度、使用不足而造成比较多的闲置,带来浪费。 2.2 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在传统的铁路设备管理中,对设备的购置与投资往往不以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准则,不同的部门之间难以有效开展协作,导致每个部门均有“大而全”的机械设备,设备利用率普遍不高。此外,不少机构对设备缺乏必要的检测和保养,导致设备寿命短,故障多。 2.3 铁路机械设备选型脱离实际 在不少铁路系统的基建项目和维修项目中,往往未能对机械设备的选型做严格的把关,导致不少设备与项目本身的需求严重不符,使用年限很短便遭淘汰。还有部分设备在项目开始之前已经被闲置,因此不需购置,但是
4、由于管理和沟通的问题,这些设备依旧重复购买,造成更大的闲置与浪费。 3、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模式与策略 3.1 制定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合理制度 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铁路设备管理制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铁路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理顺铁路工程项目中的所有环节。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应着重针对铁路系统的施工实际情况、管理特点以及机械设备的属性进行全面考虑,将职责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身上,从而实现调动所有人积极性的目的,通过人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实现机械设备管理的最终效益。 3.2 强化铁路机械设备维护制度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与保养,因此良好
5、的维护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处于延长铁路机械设备使用周期与使用寿命的目标,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具体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保养计划的制定。结合笔者的经验,在制定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有:(1)点检制的原则:因为铁路机械设备在出现各类故障时有比较明显的随机性,所以必须常态化地对所有设备进行精细地检测,并实时监控使用设备的运行实际状况,从而尽早检测到设备所存在的异常,结合设备的种类与特征及时采取应对的策略,在最大程度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巡检制原则:将铁路系统中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管理者与专业技术工程师组成巡检小组,对铁路施工中的重要设备进行有效监控,并针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现场操作给出客观的评价与针对性的建
6、议。 (3)定检制原则。为每一种重要设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定检周期,从而实现设备的科学维护与管理,确保设备在工程项目中能够发挥最好的性能。 3.3 增强铁路设备运用的效率 铁路系统应该对当前各个部门所拥有的设备配置情况进行统筹管理,对一些有闲置倾向的机械进行压缩或者暂停采购,充分发掘设备的利用效率,实现资产效率的提升。此外还应引入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以现代管理保障体系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的优势,圆满地完成施工生产计划。 4、结束语 当前处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攀升的时期,铁路系统的路网建设也方兴未艾。目前的铁路建设与维修均已经引入了全面的机械化施工模式,而怎样才能对机械设备进行高效科学的统筹与管理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铁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模式随着铁路工程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别,并存在着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但是只有遵循科学化、客观化的管理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才能最终实现机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参考文献: 1张艳芬,黄蓉,张艳芳.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探析J.湖南有色金属,2011, (1):74-76. 2彭宇峰.我国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科技纵横,2010, (4):147. 3胡玉荣.关于机械设备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