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探索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要点问题,随着城市建设不断走向现代化、多中心化、生态化,城市的宜居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要想使日新月益的城市宜居性不断提高,就必须提高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水平。本文谈了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为提升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居住区;规划;设计;问题 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现状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最早的集体住房到单位的分配住房,然后再到住房的商业买卖,经历了 30 多年的发展过程。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每个设计环节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每个设计节点都不能作为设计过程独立进行。但目前
2、的规划设计步骤环节中还存这样的问题,比如规划、建筑和景观的三段式设计,分阶段的完成让整个设计从知识体系结构上就不具备完整性,最终产生的存在很多设计上的缺陷。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目前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以规划、建筑与景观三段式设计步骤为特点。这种设计特点存在着一些问题,设计本身应该是建立在一个完整规划研究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考虑问题及解决问题。这种三段式设计方法,使设计本身缺乏完整性,由于设计过程中各规划与设计专业存在着差异性和片面性,导致规划设计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使设计师不能创造出一个优良的居住区环境。 二、缺少对居民精神需求的关注问题分析 居住区规划是为满足居
3、民在居住、休憩、教育养育、交往、健身甚至工作等活动的居住生活方面的需求,进行的科学、合理以及恰当的用地和空间安排。除了需要考虑物质空间的需求,还需要考虑居住者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对居住区的绿地率和绿化率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但很多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同时有些开发商为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片面增加建筑用地,压缩绿化用地,甚至毁绿建房,致使居住区整体居住环境更加恶化。再如,居住区与所在环境应该是和谐的、协调的。一个良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合理地利用周边环境,包括周边环境中的自然景观、水系、气候条件、空气质量等,以及周边现有的建筑、道路、公园、绿化等。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应该与周边
4、环境相协调,应该成为构成整个环境的一部分。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居住区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居住区的人文因素。将重点放在居住区内居民的需求上,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创造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否则,只追求建筑和商量面积的居住区只会导致居民缺乏交往,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三、缺乏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长远眼光问题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和房地产业的不断繁荣,建设用地的数量限制与城市扩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一线甚至二线城市的土地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因此,也就出现了开发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加之部分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的迫切心理,从而导致居住区规划缺乏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长远规划。
5、很多居住区开发缺乏相应的必要设施,尤其是城市边缘社区的出现,缺少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出现与城市脱离的现象,社会问题突出,犯罪率上升,住宅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缺乏衔接,居民上下班不便,单一功能居住区的过分集中导致城市交通流量的不均匀,影响城市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居住区同样应避免在商业繁华地段选址兴建。因为居住建筑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休息、家庭生活、学习、休闲、交往等基本要求的。喧闹地段和街区只能增加人们紧张和兴奋的情绪,不适宜作为居住区的选址。因此,在进行现代居住区规划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城市中心区、选择交通便捷的区域。 四、忽视居住区的节能设计问题分析 有研
6、究表明,我国城市建筑能耗的总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 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 33%左右。而且,我国在一个时期内忽视了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导致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我国能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储量少、能耗效率低,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水平的落后直接加剧了能源危机。因此,对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已成为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的长远方向。节能主要考虑节约使用能源和材料资源,如近年来,东北地区兴起的“暖房子”工程采取外墙体加装保暖材料和外涂层的方法,直接减少了煤、电等能源消耗,
7、提高了住宅保暖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 五、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问题分析 居住区是一个涉及众多方面设施的集合体,是拥有多种功能的完善的居住系统。居住区内除必要的水、电、煤气、电话通讯等生活必须的配套管线设施外,随着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还必须有合理的交通组织网络、驻停车辆系统和完备的物业管理、安全保障和家政服务、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目前,部分居住区过于注重对概念的炒作和宣传,忽视了对实用功能的配套和建设,因此,在规划建设时还必须留有持续发展、补充完善的余地和空间。 应该看到,除了上述问题,目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还存在着不利于邻里、人际交往,小区管理智能化程
8、度低,户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均需相关部门和开发商加强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科学化的重视程度,切实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建设和谐、安全、便利、舒适的人居环境。 六、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分析 1、完善居住区的配套设施。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是现代社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些设施包括家政服务、治安保卫、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健身娱乐、邮政电讯、休闲购物等。 2、注重居住区整体性设计。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 3、突出生态化设计理念。重点强调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设计要求。设置大面积绿地,分散组团绿地;应当关心绿地率,并非绿化率。
9、4、城市居住区规划多样化设计。 (1)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的多样性。居住社区设计多样性包括在城市总体分布设计与功能布局设计。 (2)居住区建筑的多样性设计。居住建筑设计本身有着追求富涵人性色彩设计的历史传统。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源自工业化以来的公寓式住宅平面加上或中式仿古,或西洋仿古,又或中西结合的立面设计可以出现在任何一种类型的居住社区里,居住建筑已渐渐失去其承载与表达不同文化认知、不同社会关系的特性,沦为一种批量生产的行货。建构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空间特色,应要求建筑设计在风格定位、功能布局、形式选择、材料运用等多个方面,以不同的居住社区特色需求为设计依据,以满足不同类型居住人群的生活需要。 (3
10、)居住区与服务区的设施多样性设计。主要分析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 七、结语 居住区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优秀的居住区规划是良好居住区建设的先决条件。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各地对居住小区的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在建筑风格、舒适性、便利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本文以上谈了谈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孙钰蘅.我国中小城市居民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焦作大学学报,201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