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用油“压榨”溯源食用油价格的每一次低谷和反弹,都将保护中国大豆产业的讨论推向高峰。 继石油安全、粮食安全之后,食用油安全逐渐成为事关国家战略的又一个新课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担忧。 此种担忧基于一个事实2013 年,中国食用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了 80%。 “这种进口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现状在大豆战争后已难以改变,基本上没有回旋余地。因涉及土地资源及农民种植的效益问题,食用油产业未来只能靠国际市场。 ”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李国祥说。 大豆贸易战 这种没有回旋余地的处境,源自十年前的那场大豆贸易战争。 上世纪 50 年代前,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世界农业杂志 1981
2、年 08 期中引用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显示:1950 年,全球大豆总产量为 1800 万吨,中国以 745 万吨的产量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 40%以上。 1950 年至 1980 年,中国的大豆产量却连续 30 年原地踏步。同样来自 FAO 的数据显示,1980 年中国大豆产量为 788 万吨,同一时期的美国和巴西分别以 4830 万吨和 1512 万吨的产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豆生产国。 原地踏步的原因,和今天国产大豆低靡的原因如出一辙种大豆不赚钱。1979 年一亩玉米比一亩大豆多收 30 元。1980 年与 1957 年相比,大豆单产只提高了不到 40%,同期的玉
3、米单产却提高了 115%。 我国大豆进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来自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及 FAO 的数据显示:我国在 1996 年由大豆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到 2013 年时,大豆进口量达到 6338 万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头号大豆进口国,进口量占到国内需求总量的 80%。 自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中国的国际贸易顺差增长迅速,中国海关 2002 年 1 月 10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 年全年中国对美出口 542.8 亿美元,自美进口 262 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即上述两个数字的轧差正值,是 280.8 亿美元。 而常识上,大比例
4、的国际贸易顺差会直接导致摩擦。美国更是世界上反倾销法律体系和反倾销机构最为完善、发起反倾销调查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事实上,在 WTO 成员国中,中国被美国反倾销次数占第一位,且处在逐年增长中。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的高速增长中,受土地资源及产量限制,存在巨大的大豆原料缺口,2003 年进口大豆数量约占全国大豆消耗量的近六成,其中 75%的榨油用豆要靠进口大豆。 国内大豆市场,不论是期货还是现货,都很依赖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当时在大比例贸易顺差国际压力下,我国选择了从美国采购大量大豆填补国内需求。 ”李国祥解释说。 四大粮商进中国 为缓解由贸易顺差带来的国际压力,
5、2003 年 12 月 15 日,中国大豆采购团前往美国。中美此前一度阴霾的经贸关系凸显“硬币的另一面” 。 采购团行程很直线也很简单,首先他们采购包含大豆、化肥、冻鸡、小麦和棉花在内的各种农产品。随后,由原信息产业部牵头的电子产品采购团,以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带领的民间性质的贸易团也赴美进行了其它产品的采购。 这一切显得风平浪静,真正的波澜隐于其中。一个棋局已经在之前摆好,在采购团实施购买时,这个局开始启动。 就在中国采购团赴美前的 2003 年 8 月,美国农业部以气候原因为由,调低大豆库存数据美国农产品生产配额是由美国农业部决定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已呈现
6、出上涨趋势。在得知中国采购团即将赴美采购大豆的消息后,美国的金融炒家开始大量囤积大豆期货CBOT 大豆价格从 2003 年 8 月时的最低点约 540 美分/蒲式耳,一路上涨到 2004 年 4 月初的约 1060 美分/蒲式耳,创下近 30 年来新高。 折算到中国境内,相当于价格从 2300 元/吨涨至 4400 元/吨,企业深陷进大豆价格继续疯长的恐慌中,并在 4300 元/吨的价位上进行了大量采购。 现实没有朝着压榨企业所担心的方向发展,但却带来了更坏的结果。2004 年 4 月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快速回落,跌幅近 50%。油厂是在考虑进口原料成本的基础上订价,国内价格的波动将会紧跟外盘豆
7、油波动。这种剧烈的价格浮动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内大豆加工由原先的赢利变为全行业亏损。这好比企业在把高价采购来的大豆加工成豆油后,市面上的豆油却已经比大豆原料还便宜。 国内部分加工企业,面对在高价位时签订的采购合同,宁肯放弃定金选择违约,但也因此遭到了国际大豆供应商的起诉,索赔总金额达 60亿元。同时国际粮商联合抵制中国民营企业,对其他中国进口商不再报价。 由进口大豆带来的灾难,在一夜之间为国际粮商快速布局中国铺平了道路上述被抵制企业名单中,凡有国际粮商参股的则悉数被剔除。全行业亏损及高额索赔金额面前,企业不难做出抉择。藉此机会,四大国际粮商“ABCD” (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用其最
8、擅长的方式秋风扫落叶般地收割着停产倒闭的压榨企业,完成了大量低成本的兼并重组。 长期以来,油料作物在国内一直被归类为“经济作物”范畴。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尝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大豆作为改革的试验品率先实现购销市场化。从 1993 年中国油料市场放开至 2003 年,中国实际大豆压榨能力已经超过了 6000 万吨,中国逐步由大豆出口国变成大豆净进口国,对国际大豆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强。 世界四大粮商中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是路易达孚。 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路易达孚就与中国有饲料和谷物贸易。粮食输出和交易业务全球第一的嘉吉公司在 1972 年中美建交后进入中国, ,AMD和邦奇同时在 2
9、000 年正式进入中国。在大豆战争之前,四大粮商在中国舞台的演出并未吸引人们眼球,正是这种放松警惕让这些外国粮商获得了抢占中国市场的良机。 大豆种植面积连年萎缩的直接后果就是国产大豆产量减少、进口的需求的激增及价格话语权旁落。这种情形正是控制着全世界 80%的粮食交易量的四大国际粮商“ABCD”乐于见到的。“ABCD”一向热衷于国际各个市场的整合,其重组方式不外乎侵占粮食市场、通过期货控制粮食市场,邦吉甚至曾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奇迹般的业绩归功于国际市场的高粮价。 大豆战争后,中国大豆加工能力大比率被国际粮商掌控,国有大豆加工企业所剩无几。在掌握了全球最大的大豆加工业之后,国际资本已在大豆领域建立
10、了完善的大豆产业链条:国际资本利用向南美农民提供种子、贷款以及垄断南美大豆贸易的方式,实际掌控了过半的全球大豆的资源。再利用中国的大豆加工能力,向中国低价倾销大豆,通过全球运作以寻求利润的最大化。 被压榨的油企 在大豆贸易战十年后的今天,有业内人士悲观地认为食用油市场及未来整个大豆产业及加工环境都已经丢失了。 “根本的原因,除去我国土地资源不足外,是农民种大豆赚不到钱。”李国祥说。这种效应已经向上游传递,目前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农民不种植大豆还可以种植玉米和水稻,因为大豆的利润低于玉米和水稻,选择种植玉米和水稻,对于农民来说表面是没什么损失的。 对于压榨企业来说,不加工压榨国
11、产大豆可以加工进口大豆,国产和进口大豆相比,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且采购方便。国产大豆出油率低于进口转基因大豆,并且国产大豆种植零散,需要有专门人员收货,浪费人力加运费。 我国农业部网站统计数据显示,200 年至 2002 年之间,我国大豆进口总额在 25 亿美元上下浮动。但从 2002 年到 2003 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额翻了一番,从近 25 亿美元飙升至超过 54 亿美元,到 2008 年时已达到近 220 亿美元。 黑龙江省农委公布了一组农情调查数据显示:2010 年黑龙江省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水稻面积突破 4000 万亩,玉米面积达到 8000 万亩。虽然大豆的种植面积
12、有 6368 万亩,但却较 2009 年的 7060 万亩,减少近 10%。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2011 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较 2010 年明显减少,其中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仅为 4112.39万亩。 早在 2002 年 9 月,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给国产大豆产业带来的冲击,为从根本上提高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国家便决定实施大豆振兴发展计划。将以东北和内蒙古为突破口,用 5 年时间使国产大豆的单产和含油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绿色、有机及特种大豆出口初具规模,以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无奈大豆振兴计划陷入了另一个恶性循环。 “很多企业都把国家的补贴用于加工设备的采购,小规模企业的加工设备升级无助于
13、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国家给予加工企业大量的资金补贴用于其对国产大豆的收购,大量企业在拿着国家补贴的同时不给农民合理的收购价格。为了既得利益,拼命地压低农民价格。 ”李国祥说。 农民在也得不到更高的收入的时候选择种植其它作物,恶性循环由此加剧。2008 年 12 月 9 日,黑龙江省粮食局、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储备粮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联合发出通知,为确保中央储备大豆品质,保护豆农利益,禁止收购转基因或疑似转基因大豆,禁止转基因大豆进入中央储备大豆库存,同时对疑似转基因大豆一律不准收购入库。 这一出于保护目的的政策规定带来的却是黑龙江大豆企业基本上陷入全线停产。东北作为国内大豆的主
14、产区,产量几乎占到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2012 年,大豆主产区大豆产量约在 456 万吨,依照规定,该地区大豆压榨只能选用国产大豆。除去用来交储及食品加工的部分,最后剩下来作为食用油压榨的仅仅在 100 万吨左右,而东北实际年压榨能力却有 1800 万吨左右。 即使把当年全国产能的总和近 1300 万吨大豆都交给东北,同时国家在收抛之间能够良好权衡也会有大量企业面临原料短缺。企业不得不被逼转行做玉米等其它产品加工,更坏的结果便是停产倒闭,或是沦为外资控股。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 2013 年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全省油脂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 200 吨以上的有 88 家,年加工产能在 1450
15、万吨左右,目前九成以上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都已停产,实际加工量只有 200 万吨左右。我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九三粮油工业集团 2012 年仅加工 90 多万吨非转基因大豆,不足其产能的 1/5。 另一方面,对比近期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目前国产大豆压榨利润大多维持在 100 元/吨附近,而山东、江苏等主要进口地的大豆压榨利润却能够达到 300 元/吨甚至更高水平。在此情况下,很多压榨企业被逼压榨进口豆,更或是转为玉米加工。 这种高额的利润差源自转因大豆的高产值、高出油率与浸出工艺的低生产成本的对比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为 17%、国外转基因大豆为22%。压榨效益对比及压榨原料紧缺导致国产大豆产业链破裂,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速了大豆种植面积下滑。如果加工环节彻底放弃国产大豆,那么国产大豆市场将更加弱化,而这将进一步摧垮国内食用油企业。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