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与阅读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触摸古代著名诗人的思想脉搏、探究我国他们的人生轨迹。 3.培养学生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养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复习中学时学过的写人叙事古诗词,并能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2.采取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技巧,通过诗歌形象示例分析,结合一定的训练过程,以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所涉及的形象类题目。 2.培养学生正确感受
2、、分析古诗词中各种形象的能力,能准确归纳、概括古代诗歌形象的特点,并运用相关知识正确解答形象类诗歌鉴赏题。【教学重难点】 21.感受、理解、分析高考试题中古代诗词鉴赏题目所涉及的形象类别及意义。 2.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评价古诗词形象的能力和积极健康的审美观,能够正确解答形象类诗歌鉴赏题。 【教学资源】 1.要求学生课前准备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教师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包含音频、视频、幻灯等,并发放古代诗歌鉴赏的部分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描述】 一、导入新课(投影幻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 ,并讲解)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
3、诗词,从诗经 、 楚辞发轫,到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而宋词则是唐诗的变体和发展。唐代诗人灿若星河,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著名诗人;唐代诗歌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单是流传至今、收录在全唐诗中的作品,就有 48000多首。词则是最早出现在唐、五代时期,成为“曲” 、 “杂曲”或“曲子词” ,到宋代发展到高峰,形成“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风格流派,出现了陆游、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著名词人和李清照、柳永、姜夔等“婉约派”著名词人,产生了数不胜数的著名词作。大家以前从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过的春江花月夜 、 梦游天姥吟3留别 、
4、 长恨歌等,就是古代诗歌中杰出的代表作品。 二、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播放将进酒配乐朗诵录音,学生思考: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提示:豪迈狂放、洒脱纵情、愤懑不羁) (2)学生浏览王勃诗滕王阁序 ,然后思考、讨论: 王勃的滕王阁序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提示:相同点:两篇作品都塑造了形象鲜明、富有特色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不同点:滕王阁序是一篇熔对偶、声韵、事典、辞藻于一炉、又运散文之气于骈偶之中的古代骈文精品,它塑造的是诗人借以抒情的“物象” ;而将进酒则是一首饱含深广忧愤和自我信念的悲而不伤、悲而能壮、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诗歌,它塑造的是诗人自我抒情写意的“人
5、物形象” 。 ) 三、深入探究,引入新知 1.在鉴赏古代诗歌时,如何把握以“人像”为主的诗歌和以“物象”为主的诗歌呢?请看下边诗词: 江雪诗中的“蓑笠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诗人在山居秋暝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理想? 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回点拨,最后由一个小组总结发言。 (提示:(1)A.“蓑笠翁”是一个孤傲、清高、决不屈服,与恶劣环境抗争的人物形象。B.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目的是赞美那种敢于与恶4势力抗争、保持独立人格的情操,从而寄予自己孤独、超脱、自傲的复杂情感。 (2)A.山居秋暝描写了空山、新雨、明月、青松、清泉等
6、自然景物,以及浣女喧竹、渔舟穿莲的百姓生活。B.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清幽、明净、恬美的雨后傍晚秋景图。C.诗歌表现出诗人对安闲淳朴生活的向往。 ) 四、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问题:语文高考卷中的诗歌形象鉴赏有何特点?可从哪些方面着手分析? (提问后投影幻灯片:鉴赏形象要点和形象类诗歌鉴赏题题型 ,学生再根据自身体验讨论、回答。 ) 1.鉴赏形象要点:形象,在诗歌中即意象,它是综合了诗人情感的“景、物、人”的总和: (1)分类: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2)思路:先把握形象特征,次分析形象中的感情,再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形象类诗歌鉴赏题考题特点: (1)纯形象题,如“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7、 ,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等; (2)形象特点题,如“所见景色有什么特点” ; (3)形象鉴赏题,如“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所见景物,请作简要赏析”。 五、给出示范、巩固提高 5教师讲解复习资料上的 2010年全国一卷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咏 素 蝶 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问题: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 分) (参考答案:(1)A.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8、。B.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 六、归纳总结、收获提高 1.学生根据学习情况,讨论交流,教师再投影“解题分析”幻灯片 解题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找准诗歌中所塑造的形象本身,再用几个简练准确的词语概括其特点,最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形象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内在联系或说明其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 2.课堂练习(投影幻灯片)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瀑 布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间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6(参考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拒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 3.课外作业: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题目:在这首诗中,作者描写的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提示:作者描写的对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