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桂林山水教学案例背景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感悟文字语言、领会文章思想、提高审美趣味、增强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的生命活动。鼓励学生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消化、领会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它与“理解、把握、体验、领悟”等密不可分,也就是说,朗读在性质上应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关注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 ,但是朗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部分教师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缺乏朗读兴趣、朗读缺少情感感悟、朗读的方式单一等。作为
2、一线教师,在关注学生情商发展和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时,更应该注重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会学生如何朗读,让语文课堂因朗读而精彩。下面是两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两个朗读片段。 片段一: 生:我喜欢“漓江的水真清啊!” 。 师:那你试着读读,该怎样读出它清的特点呢? 生:“清”字要重读。 (范读) 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啊”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往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大家试着读一读,看读出感觉2了没有。 (生自由练读)谁能给大家范读一次? 生:我来给大家读一次。 (生抑扬顿挫的读) 师:读得真好,带大家读一次。 (生领读)好,谁还要读吗?可以对子之间互相读。 (生对子互读)谁
3、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生:我来读“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漓江水绿的特点。 师:想想应怎样读呢? 生:应读得活泼一些,带着对漓江水的喜爱来读。 (生读) 师:对,还有吗?“绿”字是不是应拖长音呢?要重读,这里还出现了三个“啊” ,你知道分别读什么音吗?(听录音朗读,注意“啊”的变调)大家再试着读读这三句话。 生:轻轻地读。 师:老师来范读一次,然后男、女生赛读,看谁读得好。 (师范读,男女生赛读) 师:请你们自己评一评,读得如何?(师指导,该句应读得平整、舒缓,然后,全班读一遍) 片段二: 师:这三个分句形象地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而且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那应
4、该怎样读呢?谁能读一下? 生:我来读,我觉得“秀、奇、险”应该重读,语速要适中,语调要柔和。 (生读)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怎样?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呢?联系第二段3的读法,看看“啊”字应该怎样读。现在老师让大家听录音朗读,注意听。 生:(认真地听,有的还在书上标注。 ) 师:听出来了吧, “啊”字要发生变调,在“秀”字后边读“哇” ,在“奇”后读“呀” ,在“险”后读“哪” ,大家试着读读,语气要豪放一些。 生自由读。 师: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语速太慢了,不要有拖音,听老师读。 (生轻轻跟读)大家找到感觉了吗?现在大家再读。 案例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
5、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片段一中,这位教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自由读、领读、对子互读、师生读、听录音读、男女生赛读等,让学生读中有思考,读中有感悟。应该说,这节课中,文本的朗读是充分的、扎实的,特别是通过“啊”在不同字音后面的读法更是提高了他们的朗读兴趣。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因为它是一种能训练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当学生读不准“啊”的变调时,教师及时让他们先听录音朗读,再让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带着情感和体4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
6、,语感也便随之产生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片段二中就朗读形式来说,和片段一相比要少得多,尤其教师采用齐读的形式不利于学生张扬个性,不容易发现个别学生的优缺点,造成拖音严重,没有节奏。只有恰当地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能读有所获。读描写桂林的山的特点时,应多让学生听几遍录音,让读得好的学生范读、领读,带着对桂林的山的喜爱和赞美的情感朗读,再结合画面,让学生边读边想,这样才能读出感情。 综合两个片段,都缺少老师的激励评价。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朗读的语气生硬,没有活力,学生自卑思想重。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只要读好了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朗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两节课的教学,固然两位老师都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面对新时代有更高要求的孩子们,更 要“多阅读,重积累” 。 (作者单位 襄垣县一小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