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03.50KB ,
资源ID:1689609      下载积分:8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896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doc

1、1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摘要】 “养成良好习惯”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在科学课上,我们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观察、实验和思维习惯,才能保证探究的高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 培养 实验习惯 一、培养学生制定完善的实验方案 比如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一课,三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这节课是学生刚刚开始制定完整的实验方案,那我们就要在制定方案时多用一些时间,启发学生制定其中一种方法的实验方案,再放手让学生根据第一个实验方案,制定另外两种方法的实验方案。我是这样来引导他

2、们制定方案的:我拿出一块方糖,问:“把它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溶解 师:是的(板书:溶解) 师:(实物投影:方糖放入水中):可是溶解的太慢了,怎么加快它的溶解? (板书:溶解的快与慢)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溶解的快与慢。 我们先来看一些现象,人们在洗衣服时,先加入热水,倒入洗衣粉,再用手轻轻搅拌,为什么?药品都制成粉末状。看到这些现象,你想到2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板书:搅拌 用热水 碾碎等)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但这些方法是不是都能加快溶解呢?比如怎样证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用红粉笔在搅拌下画一条横线)我们先各自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方法。 (教师相应出示

3、剪贴画。 ) 生:方糖大小要差不多。 生:水要放的一样多,温度也要一样。 (最好都是冷水) 生:杯子的大小要一样。 生:放入水中的时间要一样。 教师注意追问:为什么必须一样? 师: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这些条件都必须相同,我们就把它们看成这个实验中的相同条件。 (板书:相同条件)那什么是不同条件呢?生答: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还能有别的不同条件吗?为什么?假如有了两个不同的条件,最后实验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我们能肯定是谁影响了实验效果吗?所以这个条件,也只能有这一个条件是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板书:不同条件)同学们,其实在我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板书:对比实

4、验) 学生实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有了前面一个实验,那么用热水和碾碎这两种方法学生就可以自己设计方案和验证了。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待制定完方案后,学生实验能快速完成,现象明显,比较容易得出结论。小学四年级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制定完备的实验方3案的能力,再经过五年级六年级的不断巩固加深,相信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制定实验方案了。 二、细心实验,获得准确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运动和力 、 时间的测量和六年级形状与结构等章节,有很多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只有收集到准确的实验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在上抵抗弯曲这课时,学生在研究横梁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之前,我先让学生讨论

5、和明确实验中需要的材料及注意事项。在实验中,为了实验效果明显,我们需要宽度成倍增加的横梁,横梁其它的厚度、材料、长度等因素都保持不变。对于重物有什么要求,通过讨论,得出重物大小要一样,都要放在横梁中间,一个一个轻轻的放。有了横梁和重物,还要两个一模一样的柱子,才能实验。最后当横梁碰到底时,横梁能承受重物的个数我们也作了规定,为了实验公平,我们规定当横梁碰到底,重物的个数,最后一个不算,作为标准。制定了这样的实验方案,取得的数据就更严谨些。虽然这种现象看起来是小事,但学生的习惯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这种习惯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上不断培养和强化,最终成为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 三、组织学生全体分

6、析数据得出结论,培养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还是我在上抵抗弯曲这课时,我把每组学生增加横梁厚度,它的抗弯曲能力情况的数据汇总到了一张表格上,学生通过观察数据,一起得出,增加横梁厚度抗弯曲能力增强的结论。但这个结论和你们的猜测一样吗?差距大吗?差距大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说出4了增加横梁厚度,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强的结论来。然后我再把增加宽度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通过一比较,学生发现增加横梁厚度比增加宽度它的抗弯曲能力要更强,更有效。这里的几个结论是大多数学生得出的,得到了全体学生的认可。实验结论有时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只有多数学生参与讨论得出来,才能内化学生的知识,否则与灌输教学没有区别。很多科学课这一过程过于简单,甚至是一带而过,成了少数学生的重头戏,没有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 ”当学生离开小学,都养成了哪些探究的好习惯,往往比他学会了哪些知识更重要,这些好习惯可以帮助他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后面的知识。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编辑/赵军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