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体育新课标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摘 要: 本文以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为指导,对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探讨新课标下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人类社会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取得进步与发展,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学生是创新教育的承担者与体现者,我国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薄弱环节。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教学方法过死, “满堂灌” 、 “注入式”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学生的评价单一死板这些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一、创造创新的学习环境 体育新课标,伴随着由“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教学模式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要给教师教学自主权,在教学的空间与时间、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要尊重教师的选择。一方面承认并允许学生有个体差异,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和爱好。 21.尊重学生,发现个性。对有“棱角”的学生,教师要见“怪”不怪,主动接近他们,了解其个性,以求健康发展。每位教师都必须善于“不拘一格看学生” ,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
3、长,做新时代的“伯乐” 。 2.创造“育场” ,培养个性。反对强求划一的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和发挥个性、特长相统一的教育原则,使学生的创新个性得到培养。 3.因势利导,发展个性。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如组织课外竞赛活动,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此外,教师在平时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 、 “标新立异” ,使学生成长为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新世纪弄潮儿。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体育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思想深处架起一座通往创新之路的“立交桥” 。教师立足于开发学生
4、的潜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学到创新的方法和本领,并养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好习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尝试各种动作。具体方法:体育课结束时,布置第二课堂的内容。学生根据内容课后创新,创新内容包括固定项目新方法的创新、新项目的创新。上课时公布选用的内容和创新名单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的激情。如,在学习投掷时,可以提出要求:运用“推”的方法,让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动作,可以是单手的、双手的、正向的、背向的、侧向的等,不一而足;除了投、掷、撇、抛、推、3扔等方法外,你还能想象出哪些与投掷有关的动作?对于新颖及创新的动作大加赞扬,并指出优缺点,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练习,体验新动
5、作。教师要善于创设疑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自行创编成套动作。在体操、韵律操、武术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易到难系统掌握、复习教学大纲规定技术动作;其次充实教材中没有安排,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简单易学的各种技术动作。如前滚翻可变化为双手抱膝、手放胸前、两腿交叉、分腿、直腿、双人、鱼跃前滚翻等动作。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化。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1.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产生的最基本要求是思维的活跃性。学生思维的活跃有赖于学生身心积极主动参与,必须营造宽松、和
6、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前提是教师必须有创造性地工作,自觉、积极地营造课堂民主氛围,主动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角色,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甘愿充当学生的铺路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民主意识强的教师往往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 体育学科教学自执行课程标准以来,以“三基”为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与当前的素质教育不相适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4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时,就能在最大
7、程度上从事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思考问题,构建一种形式安全、思维活跃的具有创新功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如进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形。比赛阵形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站位,三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学生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从而充分调动动眼、动脑、动手、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3.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精
8、神。 每一位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创新必须求变求异,而求变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的思维过程,它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创新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质疑、解惑。如跑步教学时设问:腿蹬地腾空后,为什么要折叠起来前摆?推铅球的出手角度为什么是 4042而不是 45呢?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讨论,各抒己见,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开发潜力,发展个性,促进多向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授学生求变、求异的学习方法。如
9、:动作方法的创新。以小组为5单位轮流领操,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创造力的机会。如:练习舞蹈时,在学生掌握规定动作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创编动作方法,自己选择音乐曲目。另外,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如在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单杠等练习中,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启发学生,使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求新求异的欲望,在自创动作的练习中充分展示想象力、创造力。如在教“弯道跑”技术时,教师让学生体验动作练习后,再启发和引导学生理解身体向内倾斜是物理中学习的离心力原理,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培养学生
10、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培养及开发离不开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学科体育,其教学活动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今后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体育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注重营造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营造愉悦、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不断鼓励学生发现、认识、创造,使学生得到足够表现自己才华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养成认真思考、求异求新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书(初中). 2体育与健康(7-12 年级)课程标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