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把整个心灵献给大自然一、教学设计背景 本学期的一次作文训练,我让学生写的是“下雪” ,阅罢作文,我沮丧至极。失望过后,我开始了深刻的反省。我仔细研究学生的作文,找到了他们共同存在的两个大问题:缺少细致观察的能力,缺少感悟生活的能力,我与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后,还给予了必要的指导。第二次训练,我决定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去上观察说话课。按“看雪接雪尝雪玩雪”的顺序进行教学。 在野外教育的课堂中,春天,春满大地的情景;夏天火一般的颜色;秋天,秋风送爽,那丰收的景象;冬天,雪花飘飘,都激起孩子们梦幻般的遐想。因为想象,因为童话,给整个田野,大地罩上了诱人的色彩,这是展现无穷生命力的世界。那也是孩子
2、编写童话的最生动的素材,那是思维和语言的源泉。 二、教学目的 1.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2.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书面作文打好基础。 三、教学设计 导入:对于雪花,同学们可能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大家在冬天天气寒冷时都见过雪,说陌生是因为我们很少认真地关注过它,感受过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用心感受的人或事物,都是陌生的。现2在让我们走出课堂,奔向大自然,和雪融入到一起吧。 孩子们看见那一片片雪花在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便欢呼着置身到那美景中。 “下雪啦!下雪啦!” “好美的雪啊!” “老师,老师,我可以和雪花一起跳舞吗?” “雪下得好大呀!” “雪花正在欢快地跳舞呢!” 孩子们还兴
3、奋地仰起头,眨着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程老师,雪花这么美,为什么它不开得久一点呢?” 接着其他孩子又相继提出: “雪花是谁种的呢?” “雪花有几个花瓣呢?” “程老师,你说天上那棵树肯定很大吧!不然树上的雪花掉不完呢?” “雪花怎么没有香味呢?” 随即我让孩子们仔细地观察雪花并做雪花姑娘,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角色的转换,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从感受雪花外在的美,在不知不觉中去体验雪花心中的美, “美”总是会激起孩子们的“爱” 。他们谁也舍不得雪花落在地上一下子从我们视眼中消失掉,他们抬起头,摊开小手:一朵,一朵,聚在小小的手掌中,小小的雪花成了孩子心目中的精灵。片刻,几乎是同时,孩子抬起头,
4、伸开双臂,在雪中旋转着,旋转着,瞬间孩子们俨然成了真的“雪花姑娘”了,这个美丽的,童话3式的美景闪现在我眼前。孩子们也睁大了眼睛瞧着,乐了。我顺着孩子情感的脉搏,让大家一起来编“雪花姑娘”的童话。刚才观察雪花获得的直接的美的感受,对雪花姑娘的新奇、怜爱,连同编童话故事需要幻想的形式,都激起了孩子们创造的欲望。 ) 雪花飘飘,雪人手舞足蹈,此景此情构成了最佳的创造情境,孩子们身心俱适,一对对想象的翅膀扇动起来了。 有孩子说:“我飘起来了,我飞起来了,我要飞到雪花家里去瞧瞧。”这个开头很具情感色彩。我就顺着孩子的思绪启发:“你在雪花家里看见了什么?” 孩子想了想说:“我看见雪花妈妈正在哭呢!” “
5、那她为什么要哭呢?你去问问好吗?” 于是那个孩子就很有礼貌地问:雪花妈妈,你为什么哭啊? 我连忙以雪花妈妈的角色说:“我们的孩子逃跑了,我找不到他们呢!” “逃跑?你们想雪花姑娘为什么要逃跑?你们想雪花姑娘是怎么逃跑?以后又会发生什么呢?”我接过孩子的话茬,进一步启发。 于是有个孩子深情地说:“那是一个寒冷的深夜,雪花姑娘等妈妈睡了,她悄悄地开了后门逃走了。 ” 我想此时,孩子的脑海中随着他们的想象和语言描述,一定看到了雪花姑娘在深夜逃跑的画面。 “雪花在空中尽情地舞蹈着,它终于跳累了,轻轻地落在地上休息,可是雪花姑娘没想到自己会变成了水,那怎么办呢?”在孩子们思维呆4滞时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6、 有孩子说:“我去拿一个瓶子把它装在瓶子里,夏天可以作为治菲子的天然药水。 ” “老师,雪花落在我的嘴里了,凉凉的,甜甜的。 ”我连忙接过话茬子:“你想把它留在”学生受到启发,说:“我想把它留在我的心中。 ” 风停了,雪止了。雪花姑娘为大地披上了美丽的银装。 这时,一个小女孩说:“我想和雪花姑娘玩玩,行吗?” 这个小女孩的一句话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玩雪的情景,我连忙说:“行啊!” 孩子玩得尽兴处,就会向我诉说:“老师,我和某某打雪球,他扔在我的身上,好像是在挠痒痒。 另一个孩子跑过来用他那双稚嫩的小手拉着我一边跑一边说:“程老师,我堆了个雪人,你快来瞧瞧。 ” 站在雪人面前,我乘机问:“这么漂亮的雪娃娃,你是怎么堆成的?” “老师,我们先用雪把它堆成身子,然后用雪捏了一个尾巴,又用雪捏了一对耳朵,最后拿红线当嘴巴,用雪捏成一个小球当鼻子,用黑色的线当眼睛,堆好了,我们很开心。 ” 雪花姑娘在天上留念人间,想起小朋友,所以,每年都会下来 (孩子久久地伫立在披着银装的大地上,他们为自己的智慧震惊,又为自己的创造而兴奋不已。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童话,5这是能够吹燃孩子思想和言语火花的清爽微风。 ”这是“起源周围世界的这种灵感爆发。 ”而野外则是孩子思维和语言取之不尽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