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摘 要 现在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素质问题,这些心理素质问题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成为了学生自身,各高校和社会的共同诉求。 关键词 大学生;学校;社会;心理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教育职业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一个逐步壮大且极富活力的团体,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是备受瞩目的明日之星,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了大量的调研,笔者发现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1.学习目的不
2、明确 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中学时代,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进入大学后,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尽管成绩还算理想,但学习虽然努力却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 ”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 ”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22.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
3、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 3.报复心理 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 4.异性交往困惑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这些大学生主要因为不能正确区别和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部分大
4、学生划不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从而把友情幻成爱情。但由于一些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文化传统,认为男女之间除了爱情就没有其它什么了,使得他们还没有树立起正确“异性朋友观” 。 可见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3二、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
5、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
6、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4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总之,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的成长,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大学生们一定能够逐步地纠正自己的一些不良心理问题,以一个更加澄澈和纯净的心灵来面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婷婷.当代大学生心理N.法治周末,2009-9-10. 2其其格.谈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A.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 2008 年年会论文集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