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08KB ,
资源ID:169251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925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招生地区差异的现状、主要原因及其对策中的关键问题.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招生地区差异的现状、主要原因及其对策中的关键问题.doc

1、1高考招生地区差异的现状、主要原因及其对策中的关键问题摘要:当前我国高考招生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部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较为集中地区的考生被高校、特别是名牌高校录取的比例往往是一些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省份考生的几十倍。高考招生中存在的这种极不公平现象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加快推进教育公平进程的强烈愿望。2012年 8 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 ,各地异地高考政策即将陆续出台。由于此项政策会引发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在高考录取方面的利益之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逐步推进的异地高考政策。 关键词

2、:教育公平;地区差异;异地高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037-04 一、高考招生地区差异十分明显 前段时间,有多位自河南的考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呼吁社会关注高考户籍歧视和教育公平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多年,使得许多高考大省的考生在当地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了进入优质高校学习的机会。与此同时,一些来自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省市的考生,却可以凭借当地高考招生的先天优势,相对轻松地考入名牌大学,这种趋势近年来甚2至有更为严重的倾向。一些高考大省考生与高等教育发达地区考生的名校录取率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以北京大学 2012 年在北京当地和部

3、分高考大省的招生计划为例: 从表 1 中不难看出,与北京大学的北京考生录取率相比,其它省份被北京大学的录取概率完全不在同一数量级上。数据显示,北京考生考取北京大学无疑具有其它省份考生无法企及的地缘优势。一位北京考生考取北京大学的概率约为河南考生的 62.77 倍,这也就不难理解有位河南考生会产生送北京大学一块“北京人大学”牌匾的想法了。不过,河南还不是考取北京大学竞争最为激烈的省份,安徽考生考上北京大学的概率仅为北京考生的约百分之一!每万名安徽考生中仅有不到一人会被北大录取,真正实现了“万里挑一”!即使其它录取率相对高一些的省份,每万名考生中被北大录取的概率也不会超过两人。但是,这种招生政策中

4、的不公平现象绝不仅仅只出现在北京大学一所高校,从表 2 中可以看出,另一所名校复旦大学在招生计划中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倾向性。从这两所高校所在地考生被其录取的比例与其它部分省份考生录取比例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当地考生考取两所高校的概率基本上都是其它一些高考大省考生的 40100 倍,两所高校在外省招生的比例基本上维持在每万名考生录取不超过 2 人的水平。可以说,其它省市的高考考生在这场并不公平的高考竞争中,其实从一开始已经被名校所在地考生远远甩在了身后。 就地域而言,由于当地政府对所在地高校进行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大量投入,进行校园软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建设,从而在招生政策上适3当向本地考生有所倾斜

5、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从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地域性的倾斜显然已经超过了一个公正合理的范围。 虽然近年来一些名牌高校也增加了在外省招生的指标,录取过程中也会在生源优秀的省份适当增加当年的录取名额,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日益本地化的趋势,不少名牌高校俨然成了各自所在省市的“自留地” ,本地学生在这些高校中占据了越来越高的比例。由此,引发了公众对于名校招生地域性歧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指责。 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造成高考招生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其实,关于高考招生计划中的地域性歧视并非只存在于名校中,大部分高校在其所在地投放的招生名额都远高于其它省份,只是由于名气不如一些名牌大学,而较少

6、得到公众的关注。造成高考招生过程中这一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校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仍以上面列举的几个省份目前拥有的 211高校数量及其 2012 年在各自省内的招生计划为例: 从表 3 中不难发现,拥有较多优质高校省份的考生考上本省 211 高校的概率通常都是一些高等教育欠发达省份考生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这些省份往往更容易实现考生在省(市)内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这个目标对于拥有全国规模最大高考考生队伍的河南省来说,在目前尚无 985高校、211 高校也仅有郑州大学一所的情况下,要想实现考生主要就读当地优质高校,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因此从总体上来看,目前

7、存在的高考录取情况地区差异明显的根本性原因,还是在于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上的地区不平衡。对于每年高考报名人数不足 10 万的北京、上海等高等教4育发达省市而言,由于汇集了全国大多数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机构,考生自然可以凭借本地区在高等教育资源上的优势地位获取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和挑选高等教育机构的机会。而对于像河南这样考生人数众多、但本地高等教育尚欠发达,不能完全满足当地考生需求,并且外省高水平高校在其招生计划又十分有限的省份,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三、高考大省应当加快推进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谈到 2012 年的主要任务时曾强调:“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

8、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若想彻底地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这种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合理统筹全国的教育资源,在发展政策方面向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进行一定的倾斜,使得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能够加快发展步伐,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满足当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教育经费占 GDP4%的背景下,一些高等教育欠发达的高考大省应当抓住这一教育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大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的投入,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当地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资金用在解决高等教育发展最

9、需要的地方,切实推动当地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四、异地高考政策顺应时代要求,需综合考虑、逐步推进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教育的发展绝不是一项立竿见影、能够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成效的工作。在逐步向教育公平化和均衡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5行政部门还需要针对现实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从内地省份涌入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寻找工作和发展的机会,目前已经成为了这些城市发展不可缺少也不能忽视的一个群体。但是,由于固有的户籍制度形成的壁垒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些尚未取得生活和居住城市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迁入城市接受过若干年的基础教育后,仍需回

10、到户籍所在地的省份参加高考,不得不与当地考生激烈地竞争十分有限的名校录取机会,这从感情和合理性方面都让人难以接受。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众针对这种在高考招生中一直存在的地域性歧视现象,表达了期盼早日改变教育不公平现状的强烈愿望。 随着中国教育公平化进程的推进,一些教育发达省份如上海,率先针对部分符合一定条件的非上海户籍人员的子女开放了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大门,但这一政策涉及的大多数是高端人才,能够覆盖范围毕竟非常有限。2012 年 8 月 30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门起草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 ,规定各地要在年底前出台解决办法,提出适合当

11、地情况的具体办法和准入条件,将会惠及更多人群的“异地高考”政策已经明确摆上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目前,山东省的异地高考方案已经出台,各地的异地高考也将陆续公布。公众盼望已久的“异地高考”终于浮出了水面。 然而,正如其它任何事物一样,异地高考也存在两面性。它在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升学机会的同时,势必会影响到流入6地居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据最近一项网站统计的数据表明,46%的网民表示支持异地高考,29%的人表示反对,另外有 26%则持中立的态度。但是,对于在目前高考录取中占有相对优势地位,同时也是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居民,则有 95%的人表示了反对,他

12、们认为大量外来考生涌入北京和上海,不仅会挤占本地考生的高考录取名额,而且将占用高中资源,影响当地的教育质量。由此可见这项工作开展的阻力之大。 由于目前高考录取地区性差异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涉及利益群体的多样性,异地高考方案绝不可能实行简单的一刀切,而应当是一个综合考虑、逐步推进的过程。目前异地高考方案中的主流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学籍、学生家长工作和纳税情况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这种做法的指导思想主要是考虑到拥有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地区的教育资源现状和城市的承受能力。设想倘若完全放开异地高考,那么随之而来的后果必然导致大量人口涌向优质教育集中的区域,占用这些地区大量的教育资源,严重影响到当地教育质量,特别是

13、高中教育的质量以及本地考生正常的升学,由此必然会引发社会稳定问题。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对于异地高考设立的准入门槛过高,那么这项政策仅仅只能对极少部分高端人才的子女适用,而将占外来人员主流且在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进城务工人员拒之门外,那么这项政策的社会意义也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异地高考工作需要同时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在不影响到本地考生升学机会的前提下,设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准入门槛,在城市承受能力范围内尽可能为更7多的非户籍人员子女提供能够在当地参加高考的便利,并根据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能够让更多的人群受惠。 更重要的是要加快推进高考及其配套制度的改革,逐步建

14、立起全国统一测试与高考自主招生相结合的考试招生体系,完善该体系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保证高校招生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性,有效遏制其中的腐败现象,这样才能使得考生无论在何地进行高考,都可以获得平等的被评价权,通过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地域性的先天优势获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又是一个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谈到社会公平正义的话题时曾表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首先是教育,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公平是为人人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国将继续把这件事情做好。”尽管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还会面对许多的困难和问题,而且它也不能解决教育公平的所有问题。对于高考招生政策的改进,这只是前进了一小步,但中国的教育事业却因此向着公平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相信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中国的教育必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朝着更加优质均衡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马有.“教育公平及其实现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 2肖莉.“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 (6). 83余雅风.“异地高考如何促进教育公平”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 (8).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