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研究式教学实施保障制度设计摘要研究式教学通常是指一种基于案例与课题研究的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主动性。推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试点,要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进行。从当前来看,高校研究式教学具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学习能力的全面性和教学评估的发展性等特点。并且,可以通过完善教学制度、创新教师评价体系、重建教师评价指标、完善学生评价制度等方面推进高校研究式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高校研究式教学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35-02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围绕研究式教学,各国纷纷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
2、从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学习内容、优化学习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自 1988 年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开设了“自主研究”的课程和相应的项目课程,在高校师生中倡导“主题探究” 、 “设计学习”等研究式教学方法与模式,并出台了与研究式教学模式改革相关的美国研究性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日本还专门设立了以研究式教学为基础的大学生“综合性学习时间” ,让学生通过学科间的跨越、专业间的联合、师生间的互动,来提高学习的兴趣与质量。法国则更进一步,在研究式教学改革与实施中,从中学阶段就开始进行多样化的研究式教学实验。 2一、研究式教学内涵 (一)研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研究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从当前的部分高校实践来
3、看,研究式教学中的“讲授” ,要求教师在讲课中穿插相应的研究案例与项目,把教师的日常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教学。研究式教学中的“学习” ,则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外作业中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课题研究水平与创新发展能力。 (二)研究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研究式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在课内外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研究、探讨问题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学中结合教师提供的案例或自己收集的案例与运用基础理论,与教师共同分析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三)研究式教学的内涵包括不同层面 从宏观层面来看,就是要转变高校课堂教学理念,把更
4、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从中观层面来看,就是要调整学校资源配置,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为研究式教学提供相应的机制;从微观层面来看,就是要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与工作热情,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精心组织、课后悉心总结,改变“满堂灌”式的体统教学方法,并把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第二课堂、教学评价等环节用“研究”结合起来。 二、研究式教学的特点 (一)学习的主体性 3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研究式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究。在整个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
5、二)教学活动的开放性 研究式教学提倡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相关的基础理论之后便围绕专业要点与理论前沿,设立多项、多层次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案例,学生自己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行开放式的研究式教学后,学生可以参与教师设立的研究项目与课题,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开放性。 (三)学习能力的全面性 研究式教学主要注重“研究”的过程,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研究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水平。在研究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富有主动性与能动性,都在互动、
6、交流和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思考与研究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四)教学评估的发展性 教学方式改革了,因此对教学质量的评估方式也应做相应的改革。评估的内容,既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也要注重学生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从总体上看,研究式教学的评估偏重于课堂内外学习的过程,在评估体系的设立中,重点考核学生发现课程问题、分析研究问题、4解决问题的水平与能力。 三、高校采用研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高校教学的独特性是高校运用研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石 高校教学不仅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而且也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激活大学生研究的内在素养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构建有效
7、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独立或合作收集数据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要求提高学习主动性是高校运用研究式教学的实践基础 我们应改变“填鸭式”教学,针对当今社会信息来源广泛的特点,给学生深入研究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探索一个问题。可以说,在互联网日益发展、信息来源日益便捷的今天,学生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参与性与合作性的需求,为高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推广研究式教学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基础。 四、研究式教学实施保障制度设计 (一)完善研究式教学制度 科学的研究式教学管理,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构成体系、理论与实践的要求,建立健全研究式教学制度体系。从国内外的试点与实践来看,当前
8、高校研究式教学制度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相关教学管理制度,要与研究式教学相适应。 2.研究式教学制度要涉及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考核、第二课5堂等方面。 3.要规定教师科研、本科生科研项目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从制度上实现“科研进课堂” 。 4.要从制度上保证,课堂教学设计包含相应的“案例式” 、 “参与式” 、“研究式”教学内容与方法。 (二)创新研究式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教师,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建立与研究式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内容和方法体系,形成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促进研究式教学的长效机制。在考评方面,要结合研究式教学的内容与范畴,构建能够提高教
9、师实施研究式教学积极主动性的评价体系。 1.要注重研究式教学评价主体的选择。学生是研究式教学的直接参加者,也是研究式教学的受益者,对课程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的评价权。研究式教学的效果到底如何,教学质量到底怎样,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意见。 2.由于在研究式教学中,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课题安排、研究方法设计等环节具有较强的业务性,仅靠学生的评价并不能够把研究式教学的效果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也需要从专家、同行、领导的听课力度进行评价,这主要是通过相关人员听课来完成的。 3.发动从事研究式教学的教师主动参与研究式教学效果的评价。要通过校院两级的安排,鼓励参与研究式教学的教师建立相关教学档案,并就研究式
10、教学的理念、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进程与效果进行定期的总结与研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6(三)重建教师研究式教学评价指标 教师对研究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既要有课程组织、项目分析、师生互动、学生反应等指标,又要有能够反映专业发展的研究层次、研究成效、学生收获等指标。 1.充分利用学校、学院、教研室领导听课的方式,判断研究式教学成效,并进行分析评价。 2.加强研究式教学评价机制的科学研究,力求做到评价内容的全面、客观、有效。将教师在研究式教学中体现出的方法、能力、业绩反映至评价体系之中,充分体现研究式教学提出的对学生参与程度、创新能力范畴、科学研究水平。 3.强化考核体系。努力做到期末考核
11、与日常考核统筹,教师个人考评与院室集体考评结合,以增强对研究式教学效果评价的公正、合理。 (四)完善学生研究式教学评价制度 在研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考核制度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制度。 1.与传统教学效果评价不同,常规的终结性期末考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研究式教学。应该采取学习过程评价和最终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把学生的研究成果反映到最终成绩之中。 2.学业成绩的评判要多元化、系统化,要将学生平时的参与及其成效反映到总成绩中,要特别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学生参与水平、研究水平,从而把学生在研究式教学中收获的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反映出来。 7参考文献 1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 2006(2). 2魏淑慧.研究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8(9). 3钟洁,饶颂.推进研究性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集体经济,2009(4). 4曾旭晴,阳光教育,让教育充满阳光建构“阳光校园”的办学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13(4). 责任编辑:覃侣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