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育场域中符号暴力的运作方式探析摘要:符号暴力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这个概念,布迪厄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认为从教育行动从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段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行动客观上都是一种符号暴力113。遵循布迪厄所推崇的关系主义原则,将符号暴力与场域、关系、资本等其他重要概念相结合,阐释教育场域中符号暴力的运作方式。关键词:教育场域;符号暴力;教育工作;教育政策推行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209-02在布迪厄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对教育性质的深刻分析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符号暴力。正如他在再
2、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一书中明确指出的,尽管教育承担着众多的功能,但其最重要的功能,乃是通过作为相对独立的垄断着符号暴力合法实施的社会机制,在中立性的外衣之下,使它灌输的文化专断得以再生产,从而有助于集团或阶级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再生产。理解符号暴力和教育场域、文化资本、惯习之间的关系,是理解符号暴力教育理论的基础,更是分析教育场域中符号暴力运作空间和运作方式的前提。一、符号暴力与教育场域、文化资本、惯习布迪厄在对教育进行分析的时候,遵循的是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即不孤立地分析对象,因为特定分析对象的特征的绝大部分恰恰来自于2它所处的特定空间里与其他对象的客观关系之中2。因此,他从惯习、场域和资
3、本的概念出发,深刻揭示了学校教育中符号暴力的运作及其隐蔽性,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具有自己建制特征、专业利益、资本分配和转换机制的场域,是一种新的社会不平等机制。所谓的符号暴力,是指在一个社会行动者本身合谋的情况下,施加在他身上的暴力。行动者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种暴力,反而认可了这种暴力。符号暴力概念表明了布迪厄的一个基本观念:社会的支配秩序依靠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沉默的暴力” ,现代社会中最能体现符号暴力运作过程的就是各种教育行动。符号暴力、场域、资本和惯习是非常紧密的一组概念。所有社会行动都在一定的场域中展开,教育行动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于教育场域。就其作为一种客观性社会存在而言,教育场域指在教育
4、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3。布迪厄对教育场域的分析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将之放在与权力场域的关系中进行思考。他认为教育场域既依附于权力场域,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并且正是这种表面的独立性有利于其对主文化的再生产,因为这可以使它在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的掩护下获得充分的合法性,从而使得教育对象毫无保留地接受主文化的灌输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惯习” 。在教育场域中,文化资本是其权力的中轴。文化资本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身体化的形态,体现在人们身心中根深蒂固的那些性情倾向之中;二是客体化的形态,体现在那
5、些文化物品之中;三是制度化的形态,体现在那些特定的制度安排上4。处于不同地位的主体占有的文化资本3不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布迪厄的理论中,教育行动即为符号暴力;在教育场域中,占有较多文化资本的主体更有权力对其他主体施加符号暴力;而由于文化资本占有量不同所导致的惯习的不同决定着行动者的行动,使得占有较少文化资本的人成为符号暴力的受众。理解了符号暴力与教育场域、文化资本、惯习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理解符号暴力教育理论的基础。二、教育工作是教育场域中符号暴力运作的主要方式教育工作蕴含在教育行动中,指的是一种灌输工作,一种需要长期进行,以提供一种持续性培养,使文化专断内化为自身习性的工作。它可以在教育行
6、动终止后长期存在14。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学校中的教育工作,亦称之为主教育行动。在一个给定的社会构成中,主教育行动通过教育工作得以完成。教育工作完成的越好,就越能强加主文化的合法性。这就是说,它不仅向教育行动的合法对象(即受教育者) ,而且向被统治阶级的成员,更完全地强加对主专断真相的不知,从而有助于把主文化合法性的承认强加给被统治集团或阶级的成员,并使其内化为他们的“惯习” 。与此同时,教育工作具有保持秩序,即再生产各集团或阶级之间权力关系结构的功能150。教育工作的产品,一个是将主文化内化为自身“惯习”的完美的人,一个是各阶级之间的权力关系结构。所以可以说,教育工作时符号暴力运作的最
7、主要的途径。所有教育行动,或者说教育场域中符号暴力的实施都必须通过教育权威。 “教育权威是一种表现为以合法强加的权利形式实施符号暴力的权4力。 ”150 布迪厄认为,只有当实施教育行动的当局根据某一集团或阶级的文化专断确定的强加方式,并以这些集团或阶级代理人的身份,也就是以受委托掌握符号暴力权力的人的身份行事的时候,才具有教育权威。因此,最常见的教育权威便是教育者,即施教者。 “由于任何实施中的教育行动本身都具有一种教育权威,所以施教者一下子就被认为有资格传授他们所传授的内容,从而被允许使用受到社会认可或保证的惩罚,强迫人们接受他们传授的内容并且控制对这些内容的灌输。 ”129 与此同时, “
8、接受教育的人一下子就要准备承认所传授的信息的合法性以及实施教育的人的教育权威,从而准备接受并内化这种启示。 ”130 教育权威一旦被认为是合法权威,它就能很好地掩饰教育行动是符号暴力的真相,掩饰教育是建立在权力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而且这种目的越是不为人知,教育的目的便越是完全。比如,用情感填充学生的温和方式便成为施展符号暴力权力的有效手段,但这并不改变教育是一种符号暴力的本质。三、教育政策的推行也是一种符号暴力在有关教育场域的符号暴力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学者都主要关注了教育工作(即主教育行动)中符号暴力发挥作用的机制,即认为通过教育工作,符号暴力得以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了教育的再生
9、产功能。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场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场域,教育行动也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工作。整个教育场域的主体包括很多,如各级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各教育机构、各教育媒体、各级学校、教师、学生等。因此符号权力发挥作用的空间也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同时5也存在于各主体之间。布迪厄说过,在他关于教育系统理论中的所有命题和论点, “适合于被当作各阶级集团或阶级之间权利和意识关系系统的任何社会构成,它们的应用范围便得以确定所以没有援引来自学校式的主教育行动的事例,以避免减少,哪怕是暗含的减少涉及各种教育行动的命题的价值。 ”113 基于此,教育主管部门颁布并推广的教育政策,建立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考核制
10、度等,教育媒体宣传教育政策或者教学措施等行为,也都是权威言说者行使符号暴力的具体表现。 在教育场域中,主体主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团体、教育媒体、教育机构、教育者、受教育者等。由于教育场域之中的权力中轴主要是文化权力。文化权力不是抽象的,而是表现为教育管理权力、施教权力和受教权力诸具体形态,生产和再生产于各种教育互动之中。正是文化权力的这些具体形式,编织了教育活动的互动之网,使教育场域得以产生和再生产3。按照权力的分配情况来看,显然高级教育行政部门属于国家统治阶级,占有最多的文化资本,处于文化权力金字塔的高层,占有最高的教育权威,因此也就产生了和其权力相对应的“惯习” ,即控制、管理、影响教
11、育场域中其他主体。而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由于等级的不同,越高级的部门的权力更大,其实施符号暴力的效果也越好。而权威教育媒体,是国家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发言人” ,它占有的文化资本也多,文化权力很大,占有比较高的教育权威,并且由于其作为“媒体”的性质,能够对受众施加非常广泛并且到位符号暴力。至于处于较低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他们在教育场域中占有的文化资本处于较低状态,权力相对较小,其惯习便是在本身“自愿合谋”的情况下执行6各种教育政策、遵循施暴者施予的符号暴力,因此属于符号暴力的受众。一种教育政策的推行,是一种从上而下的,带有强制色彩的行动,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暴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育场
12、域中符号暴力运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主教育行动,一种是通过推行教育政策。前者的运作空间在于课堂之中,发生在学生(受教育者)与教师(教育权威)之间,是从微观层面揭示了符号暴力的运作空间与运作方式;而后者的运作空间在于整个社会结构,主要运作方式为高级教育机构对较低教育机构行使符号暴力。从教育政策代表的是权力阶级意志的意义上讲,教育政策本质是权力阶级对其他阶级行使的符号暴力。只有全面理解了教育场域中符号暴力的运作空间和运作方式,我们才能更好地用符号暴力教育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参考文献:1法布迪厄,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吕鹏.作为一种社会再生产机制的教育读布迪厄与帕斯隆合著的再生产与继承人J/OL.http:/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