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用开关、负载、 (B )和导线可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路。A 电感 B. 电源 C. 电阻 D. 电容2. 全电路由内电路和(B )两部分组成。A 负载 B. 外电路 C. 附加电路 D. 电源3.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是表明(C ) 。A. 流过任何处的电流为零 B. 流过任一节点的电流为零C . 流过任一节点的瞬间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D. 流过任一回路的电流为零4. 在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式时,若实际电流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相反,则解出的电流(B ) 。A. 为零 B. 为负 C. 为正 D. 可正可负5.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数字表达式为(C ) 。A. IR=0 B. E=0
2、C. IR=E D.(IR+E)=06. 任一回路中各段电压之间的关系符合数字表达式 R=E ,称为(A ) 。A.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B. 叠加原理C.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D. 戴维南定理7.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数字表达式为(C ) 。A. I 入+I 出= I 总 B. I 入+I 出=I 总C. I 入=I 出 D. I 入+I 出=I 总8. 在下图所示的节点 A 上符合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式子是(A ) 。AI5+I6-I4=0 B. I1-I2-I6=0C. I1-I2+I6=0 C. I2-I3+I4=09. 在下图所示的节点 B 上符合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式子是( B ) 。AI5
3、+I6-I4=0 B. I1-I2-I6=0C. I1-I2+I6=0 C. I2-I3+I4=010. 如下图所示的直流电路中,已知 E1=15V,E2=70V,E3=5V , R1=6,R2=5,R3=10 ,R4=2.5 ,R5=15,则支路电流 I5 为(B )A。A5 B. 2 C. 6 D. 811. 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含源二端网络,可用(B )代理二端网络。A. 等效电阻 B. 等效电源 C. 等效电路 D. 等效电势12. 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C ) ,可用等效电源代替此网络。A. 二端网络 B. 四端网络 C. 含源二端网络 D. 含源四端网络13. (D )最适用于求复杂电
4、路中某一条支路的电流。A.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B.齐次原理 C.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D. 戴维南定理14. 一含源二端网络测得短路电流是 4A,开路电压为 10V,则它的等效内阻为(C )。A. 10 B. 4 C. 2.5 D. 0.415. 一含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为 2.5,开路电压为 10V,则它的短路电流为(B )A。A. 10 B. 4 C. 1 D. 2.516. 与一电流源并联内阻为 2,电流源的电流是 5A,可把它等效变换成(C )V 的电压源。A. 5 B. 0.4 C. 10 D. 1517. 一电流源的电流是 10A,并联内阻为 2,当把它等效变换成电压源时,电压源的电压
5、是(C )V。A. 2 B. 5 C. 20 D. 1518. 一电流源的电流 5A,并联内阻为 4,当把它等效变换成电压源时,电压源的电压是(C )V。A. 1.25 B. 10 C. 20 D. 519. 如下图所示,如果 R1=0.2 ,R2=0.2 ,E1=7V,E2=6.2V ,R3=3.2,则流过 R3 的电流是(C )A。A. 5 B. 10 C. 2 D. 620. 如下图所示,已知 E=15V,R1=1,R2=9 ,R3=5,则开路电压 U0 为(A )V。A. 5 B. 10 C. 3 D. 121.如下图所示,已知 E=30V,R1=1,R2=9,R3=20,则开路电压
6、U0 为(D )V。A. 5 B. 10 C. 3 D. 2022. 复杂直流电路指的是(B )的直流电路。A. 含有多个电源 B.不能用电阻串并联关系化简C. 支路数很多 D. 回路数很多23. 叠加原理是分析(C )的一个重要原理。A. 简单电路 B. 复杂电路 C. 线性电路 D. 非线性电路24. 叠加原理不能用于分析(D ) 。A. 简单电路 B. 复杂电路 C. 线性电路 D. 非线性电路25. 节点电压法是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B )方程,从而解得。A. 支路电流 B. 回路电压 C. 节点电流 D. 节点电压26. 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设 E1=5V,R
7、1=10 ,E2=1V,R2=20 , R3=30,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为(B ) 。A. I1=2A,I2=1A,I3=-0.1A B. I1=0.2A,I2=-0.1A,I3=0.1AC. I1=2A,I2=-2A,I3=0.2A D. I1=0.1A,I2=-0.2A,I3=0.2A27.正弦交流电压 U=100sin(628t+60)V,它的频率为(A )Hz。A. 100 B.50 C.60 D. 62828. 关于正弦交流电相量的叙述, (C )的说法不正确。A. 模表示正弦量的有效值 B. 幅角表示正弦量的初相C.幅角表示正弦量的最大值 D.相量只表示正弦量与复数间的对应关系
8、29. 关于正弦交流电相量的叙述,(C )的说法不正确。A. 模表示正弦量的有效值 B. 幅角表示正弦量的初相C. 模表示正弦量的最大值 D.相量只表示正弦量与复数间的对应关系30. 正弦量中用相量形式表示在计算时要求(C ) 。A. 幅值相同 B. 相位相同 C. 频率相同 D. 无要求31.如下图所示,正弦交流点的有效值为(B )mV。A.14.1 B.10 C.0.01 D.10032.如下图所示,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为(A )mV。A.14.1 B.10 C.0.01 D.100 33.如下图所示,正弦交流电角频率为(C )rad/s。A.314 B.628 C.3.14 D.6.283
9、4.如下图所示,正弦交流电的初相位是(B ) 。A./6 B.-/6 C.7/6 D./335.如下图所示,正弦交流电的初相位是(A ) 。A.30 B.60 C.120 D.21036.某元件两端的交流电压滞后于流过它的电流,则该元件为(B ) 。A.感性负载 B.容性负载 C.阻性负载 D.电势负载37.在 RC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角与(D )有关。A.电压、电流的大小 B.电压、电流的相位C.电路元件 R、C 的参数 D.电路元件 R、C 的参数及电源频率38.在 RC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角与(D )有关。A.电压、电流的大小和相位 B.电源频率C.电路元件 R、
10、C 的参数 D.电路元件 R、C 的参数及电源频率39.RL 串联电路的电路复阻抗为(C ) 。A. L+jR B. 1+jRL C. R+jL D. R-jL40.RL 串联电路中电感元件两端电压与电流相位的关系为(C ) 。A.电压落后电流 角 B.电压超前电流 角C.电压超前电流 90 D.电压落后电流 9041. RL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与电流相位的关系为(B ) 。A.电压落后电流 角 B.电压超前电流 角C.电压超前电流 90 D.电压落后电流 9042.在下图中,各线圈的电阻和电感、电源端电压、电灯的电阻及交流电的频率均相同,则最暗的电灯是( ) 。A. a 灯 B. b 灯 C.
11、 c 灯 D. a 灯和 C 灯43.两个阻抗并联的电路的总阻抗的模为(D ) 。A.Z=1/Z1+1/Z2 B.Z=Z1+Z2 C.Z=Z1/Z2 D.1/Z=1/Z1+1/Z244.RLC 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是(B ) 。A.L=C B. L=1/C C. L=C=R D.XL-XC+R=045.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时,3 个(B )且三相电流相等。A.相电压等于线电压的 1.732 倍 B.相电压等于线电压C.相电流等于线电流 D.相电流等于线电流的 1.732 倍46.(B )时,三个相电压等于线电压且三相电流相等。A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 B.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C.三相负载星形联结
12、 D.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联结47.在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对称电路中,相电流的相位(C ) 。A.超前线电流 30 B. 滞后线电流 30C.与线电流相同 D.滞后线电流 角48.在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对称电路中,相电流的(C )。A.相位超前线电流 30 B.相位滞后线电流 30C.幅值与线电流相同 D.幅值是线电流的 1.732 倍49.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中,线电压是指(A )的电压。A.相线之间 B.中性线对地之间 C.相线对零线之间 D.相线对地之间50.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中,相电压是指(C )的电压。A.相线之间 B.中性线对地之间 C.相线对零线之间 D.相线对地之
13、间51.三相对称负载,作联结,若每相负载的阻抗为 38,接在线电压为 380V 的三相交流电路中,则电路的相电流为(B )A。A.22 B.10 C.17.3 D.5.7952.额定电压都为 220V 的 40W、60W 和 100W 的三只灯泡串联在 220V 的电源中,它们的发热量由大到小排列为(B ) 。A.100W、60W、40W B.40W、60W、100WC.100W、40W、60W D.60W、100W、40W53.三相交流电路中,总功率为(B ) 。A.P=3UpIp B.P=3UpIpcos C.P=3UeIecos D.P=3UeIesin54.三相交流电路中,总功率为(A
14、 ) 。A.P=1.73UeIecos B.P=3UpIecosC.P=3UeIpcos D.P=3UeIesin55.带中性线的三相不对称电路通常是指(C ) 。A.相电压不对称 B.线电压不对称 C.负载不对称 D.功率不对称56.带中性线的三相不对称电路中的(D ) 。A.相电压不对称 B.线电压不对称 C.中性点产生位移 D.中性线电流不为零57.三相三线制测量电路总功率可以用二表法或(C )来测量。A.一表法 B.二表法 C.三表法 D.四表法58.测量(A )电路总功率可以用二表法。A.三相三线制 B.三相四线制 C.三相五线制 D.单相59.测量三相四线制电路的总功率时,二表法(
15、D ) 。A.适用于不对称负载 B.适用于对称负载C.适用于不对称负载或对称负载 D.对不对称负载或对称负载都不适用60.工厂为了提高 cos,常采用(B )适当的电容。A.串联 B.并联 C.串联或并联 D.对地跨接61.工厂为了提高 cos,在电路上并联的电容(B ) 。A只能很小 B. 大小可调 C.越大越好 D.小些好62.为了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可采用的措施是降低供电设备的消耗的(B )A.有功功率 B.无功功率 C.电压 D.电流63.当电路的状态或参数发生变化时,电路从原稳定状态(B )进入新的稳定状态。A.立即 B.经过一段时间 C.不会自动 D.经过无限长时间64.当电路的(
16、B )发生变化时,电路从原稳定状态经过过渡过程后进入新的稳定状态。A.状态 B.参数 C.联结方式 D.以上三者65.电感元件在过渡过程中,流过它的电流(C ) 。A.逐渐增加 B.逐渐降低 C.不能突变 D.不变66.电路产生过渡过程的原因是(D ) 。A.电路中存在储能元件 B.电路中元件的储能未变化C.电路发生变化 D.电路发生变化时元件的储能发生变化67.在过渡过程中,电容两端电压(D ) 。A.逐渐增加 B.逐渐降低 C.不变 D.逐渐变化68.电容元件换路定律的应用条件是电容的(A ) 。A.电流 ic 有限 B.电流 ic 无限大 C.电压 Uc 有限 D.电压 Uc 不变69. 电容元件换路定律的应用条件是电感的(C ) 。A.电流 IL 有限 B.电流 IL 无限大 C.电压 UL 有限 D.电压 UL 不变70.电感元件换路定律的应用条件是电感的(B ) 。电流 iL 逐渐增加 B.电压 UL 有限C.电流 iL 不能突变 D.电压 UL 不能突变71. RL 电路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 =(B ) 。A.R/L B.L/R C.RL D.RLt72. RL 电路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 =(B )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