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74.50KB ,
资源ID:1698628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986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郑州轻工业学院《马克思原理概论》历年试题答案汇总.doc)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郑州轻工业学院《马克思原理概论》历年试题答案汇总.doc

1、一、名词解释(从下列 7 题中任选 5 题作答,若多做,则以前 5 题为准。每题4 分,共计 20 分) 1.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范畴。 2.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3. 真理:是人们对于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4. 经济基础:是社会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5.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 剩余价值: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7. 垄断:少数资本主义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和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1.实践 :

2、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部分和各要素之间相互影 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是人们凭借抽象思维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 4.经济革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而的总和。 5.商品:是用于交换的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6.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编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位。 7.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8. 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

3、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9. 矛盾的统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10. 适度: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范围。 11.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12.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4. 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

4、来出发点的运动。1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 A 】 。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C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 。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3.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 。 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 对立统一的观点 D 辩证否定的观点 4.实践和认识的主

5、体是指【 B 】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C所有的人 D人的意识 5感觉、知觉、表象是【 A 】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D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6.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 】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 7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 A.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产品的交换方式 8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6、】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9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10.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D 】 。 .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 。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门哲学的基本问题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 。 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 实践的 3. 设

7、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D 】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4.时间的特点【 A 】 。 A一维性 B二维性 C三维性 D 四维性 5意识的本质【 B 】 。 A各种感觉的综合 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D “绝对精神”的体现 6. 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 D 】 。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7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 A 】 。 A. 农民插秧种稻 B. 医生诊病开药 C. 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D. 科学家做物理实验8生产力是反映【

8、A 】 。 A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 B人与社会关系的范畴C人与人关系的范畴 D 人与工具关系的范畴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B 】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C社会分工决定 D 生产资料私有制绝定10.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 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11. 生产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B 】 。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 流12. 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B 】 。 .劳动时间和停工时间 .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 销售时间和购买时间 .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13.社会再生产

9、的核心问题是【 D 】 。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规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C 】 。 A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B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 价值规律 15.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是通过【 B 】 。 A个人联合实现的 B参与制实现的 C自由竞争实现的 D垄断竞争实现的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 【 D 】 A.惫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惫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C.惫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2.唯物

10、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D 】 A.唯物辫证法的范畴体系 B.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3.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 【 B 】 A.它具有客观实在性 B.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它具有形式多样性 D.它具有社会历史性 4.在工作中防止“过”和“不及”的关键在于 【 C 】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后后 .B.认识事物的量 C.把握事物的度 D.确定事物的质 5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D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6.决定商品价位量的是 【

11、A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问 B.鼓多劳动时问 C.个别劳动时问 D.最少劳动时间8.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决定作用的是 【 C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科学技术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消费资料成为商品 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 1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D 】 A.“代理制” B.“企业联合” C.“个人联合” D.“参与制”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 。 A. 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 与时俱进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12、 】 。 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 3. 在对待运动和静止的问题上,辩证法的典型命题是【 D 】 。 A. 天不变,道亦不变 B. 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C. 此亦彼矣,彼矣此矣 D .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重要前提是【 A 】 。 A尊重客观规律 B要有正确理论作指导 C要确立正确的活动方案 D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C 】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6. 真理和缪论的

13、本质界限在于【 C 】 。 A 是否符合人们的利益和愿望 B.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 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7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 D 】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8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B 】 。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9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

14、产关系的矛盾 10.剩余价值率是【 A 】 。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 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 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 剩余价值与固定资本的比率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 1 分,共 5 分) 1马克思主义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CE 】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E. 科学社会主义 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BCD 】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E 经

15、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ABCD E 】 。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 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E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到理性认识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B 】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C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D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E 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5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B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存手段 D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 ABD】 。 A. 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古

16、希腊罗马哲学 D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 联系的特点是【 ABC 】 。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虚构性 E 神授性 3. 辩证的否定是【ABCD 】 。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 扬弃 E 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B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C自然条件 D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E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5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AB 】 。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奖金 D 泰罗制 E 福禄制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的理论来源有 【BCD】

17、 A.古希腊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E.英国经验论哲学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哲学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BCD 】 A.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B. 意识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指异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意识对人的行为和生理具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E.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ABDE 】 A.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B.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C.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 ”认识路线 D. 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E.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4.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正确的观

18、点有【ABCDF】 A.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基础 B.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C.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发展且有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F.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其有能动的反作用 5.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有【ABC】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 F.不变资本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E.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BCE 】 。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B人类社

19、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C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 D 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 E 物质材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 下面说法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ABCD 】 。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千里之提,溃以蚁穴 C.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 防微杜渐 4.一切商品都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 ABDE 】 。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没有价值就没有使用价值 D 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E 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

20、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CD 】 。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C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 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E. 劳动者拥有的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值四、简答题(从下列 7 题中任选 5 题作答,若多做,则以前 5 题为准。每题9 分,共 45 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哪个为第一性、哪个为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思维.还是存在(2 分) 。它是划分唯物主

21、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 2、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P45、46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自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

22、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3、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P49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

23、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5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5、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

24、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1)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建立起来。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力被另一种生产力代替以后,旧的生产关系也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适合与阻碍的程度 ,又依适合与否的程度而定。 6、

25、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47、148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 第四,

26、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简述质变和量变的含义及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2)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

27、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的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变和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间接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 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P99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

28、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建立起来。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力被另一种生产力代替以后,旧的生产关系也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适合与阻碍的程度 ,又依适合与否的程度

29、而定。 5、简述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多数;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2)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简述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1)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30、。P187 第五章 形成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发展的原因:国家垄断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凌家于私人垄断主义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产生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 分)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哪个为第一性、哪个为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思维.还是存

31、在(2 分) 。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a) 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d)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它体现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3.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

32、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用表现在:(4 分)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4 分)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 矛盾双方的斗争 . 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波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

33、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就是事物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是指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它不改变事物的质,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2 分) 质变就是前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之中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和统一物的分解。 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实

34、践是认识的基础。 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2 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分) 6.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是什么?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I 分)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2 分) 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

35、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为关系.(1 分) 抽象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2 分) 联系: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2 分) 7.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价值规津是指商品价值 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墓础,实行等价交换。 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8.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以劳

36、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值。.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衣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同惫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2)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