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组织机构与工作内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目的是要学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从增强质量意识入手,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改变依赖外部评估的思维定式,自我保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按建、诊、改、升的顺序,逐步推进诊改工作; 加强考核和复核,确保诊改工作的落实。信息技术系特成立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小组,以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切实发挥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全面探索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工作机制,从而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一、领导机构组 长:牛文峰 翟志国副组长:李长文 郭莹洁 成 员:王改香、李祺
2、、贾雅娟二、参与人员信息技术系全体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三、主要工作内容1、增强质量意识,树立全面质量观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效益和价值,人才培养质量也是高职院校提高社会地位、增加社会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应引导全系教师提升质量意识,2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导向,确立符合信息技术系各专业自身实际的办学定位与质量标准。建设现代特色的质量文化。以教师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为重点,强化质量意识,打造质量文化。把质量提升作为全系师生的共同追求,使质量保证成为全系师生的自觉行动。建立专业、课程、教师发展、学生发
3、展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构建合理的运行和改进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教师、管理者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2、改革思维定式,履行主体责任高职院校作为教学质量的创造者,应认真落实并切实履行社会赋予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主体责任,以现代质量文化建设为引领,以目标管理为抓手,以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为基础,构建目标明确、标准详细、制度健全、实施有力、诊断科学、改进有效、螺旋上升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在现有有效的质量保证基础上,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提升管理与服务保障能力;(2)建立周期性、常态化的诊断与改进机制,对专
4、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深入开展自我诊断改进工作,各层面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螺旋上升。3(3)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为基础的数据平台建设,建设具有多终端多渠道信息采集、多功能全覆盖的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为科学诊断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及时进行改进提供数据支撑。、3、注重工作方法,推进诊改实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主要工作方针是“自我保证”。是一种内生性需求,由质量生成主体设定标准,是常态化工作,需要与日常工作融
5、合成一体。因此,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要从自主设定目标和标准开始起步。将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作为诊改工作的主体,分别设定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目标和标准,将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落实在制度化、常态化的诊改过程中。4、创新工作思路,渐进推行诊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涉及到学校每位教职员工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的改变,必须迎难而上,推陈出新,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逐步推行诊改工作的深入。(1)先学后做,明确诊改内涵。组织全系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山西省诊改工作相关的文件精神,理解诊改指标体系的内涵,明确诊改工作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全员参与,通
6、过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专题调研等方式,集中教学、管理人员和行业企业专家的智慧共同完成诊改工作。4(2)先建后诊再改,建设诊改工作链。按照“建、诊、改、升”常态化的诊改工作机制来分步实施,不断完善。“建”,包括建规划,完善目标体系,建立规章制度,完善制度体系,形成制度链。有了目标和标准,才能够在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和管理服务等层面依据问题导向,科学诊断,有效改进,质量才能够实现螺旋上升,不断提高。5、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诊改质量诊改工作不仅是学校内部质量的自我保证,同时,也需要外部的监督和考核,才能确保诊改工作的高质量。(1)建立考核机制。加强对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工作质量的考核,并纳入到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2)建立奖惩机制。对诊改工作进行考核性诊断,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奖励、评优评先挂钩,确保实现各项诊改工作目标,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形成动力机制。(3)建立保障机制。根据诊改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分析实现目标任务所需的资源条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保证诊改工作的顺利实施。信息技术系二 0 一八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