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物流运输配套设施在校企合作中的实践摘要:物流以其多学科交叉而成为新兴的专业,特别是在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物流产业运行协作上,从物流企业与相关人员、设备、物料、信息等构成要素中来科学规划与实施,来促进物流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新型模式,在物流专业教育实践中,强化合作办学的教育理念,凸显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良好对接。文章将以衡阳技师学院物流专业发展为例,从物流运输配套实践中来探讨其发展方向及改革路径。 关键词:衡阳技师学院物流专业;校企合作;运输配套设施;教改模式;对策建议 衡阳技师学院物流专业创办于 1982 年,是全国开办物流最早的学校之
2、一。现有学生 640 人。本专业现为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衡阳市示范特色专业、衡阳市物流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湖南省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国家仓管员考试基地、衡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单位。物流专业开办以来一直走校企合作的路子,现在已经与新邦物流等多家物流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物流专业教学与校企合作的路上总结了很多的经验。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场机制下竞争方式的推进,物流已经成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物流运输配套设施建设在物流经济产业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构建物流经济带,拓宽物流经济空间的主要举措。校企合作作为现代职业院校创新办学模式,
3、破解职业院校软硬件资源整合难题的有效途径,从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与实践中,拓宽合作深度和广度,融入改革理念,创新教学体制,缓解技术教育资金不足的有效手段,更能够从增强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综合效益上获取理想的目标。 一、校企合作模式及浅层次合作的弊端分析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旨在从学校和企业双方利益的整合上,从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市场化需求上进行深化融合,破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瓶颈问题,也为企业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的质量在于合作性育人,尤其是从深化教育改革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校企合作在深入发展进程中,其模式是多元化的,其方式主
4、要表现在:一是采用校企联合方式来办学。衡阳技师学院经常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2014 年一年讲座达 5 人次;还聘请了行业专家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校企合作编写校本教材 3 部。对于企业来说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生产目标,而学校教育则以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为本。企业派驻行业专家参与到学校人才教育中,特别是学校师资与企业的合作,从定岗进修或共同参与课题中来促进知识技能的融合,发挥各自的人才优势和技术实力,进而为增强学校人才的实践性,提升学校人才就业率创造了条件。二是采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衡阳技师学院物流专业的学生每年都要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之后再在工作岗位上进行
5、实习,将理论知识深入到实践中,然后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这种工学交替理论的深入,就是从学科理论学习与实践融合的过程,引导学生从企业岗位实践中来认识理论,应用理论,促进校企双方对育人目标的完成。企业可以从岗位人才需求上提出“预订” ,而学校在学科设置及教学组织上进行针对性培养,并通过具体的实践环节来保障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就业率。三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在校企合作中的有效方式,通过具体合同的签订,从校企双方资源整合上来凸显职业学校科研与教学能力,企业生产实践环节的多方融合,有助于让学生从进校门到进岗位一站式完成。该校物流专业与上海利丰物流、新
6、邦物流、佳吉快运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每年订单班毕业的学生都顺利进入实习工资岗位,学生企业反映都非常好。这种模式从教学实效性上能够保障学生就业,也基本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尽管校企合作模式多元化,但就其内涵及合作层次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多种弊端亟需要加以改善。一是对于合作机制及人才培养长远目标缺乏保障。特别是从企业短视行为的普遍存在,对于政府财政或政策的支持上,一些企业缺乏难以从人才培养的长远性上加以调整的思维。企业都是已利益为中心,学校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之间时间漫长,收效甚微,企业并不是特别愿意对学校的教育做过多的投入。二是校企合作上企业参与度普遍不够,特别是对于学校来说,在
7、适应市场、转变办学理念上,多数学校主动发起校企合作,而企业响应度或参与动力不够,也影响了校企合作成效的取得。三是校企合作中双方自身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在顺应企业人才需求上,学校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优化,来凸显职业教育专业性和适应性,而在学生毕业后对企业需求又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缺乏有力保障,加剧了校企人才培养矛盾。四是院校自身科研能力不够也影响了校企合作质量。 二、物流运输配套设施在校企合作中的运用 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的支撑,特别是对于物流资源和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来说,要从区域间、部门间的合作中来优化物流设施及资源的整合,促进物流产业结构的升级。物流在校企合作中
8、存在的问题也是阶段性的,对于联合与互动需要从多方面的来加以改善和保障。 (一)物流运输配套设施建设必要性研究 发展现代物流业,注重对物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特别是从校企合作中强化物流企业内部管理,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销售及再生资源的有效回收。可见,在培养物流企业运输配套设施专业人才中,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着力从物流枢纽中心上来优化交通运输业、搭建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与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凸显物流运输效率和整体优势。如加大对高速路网的建设,完善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实现省际间各类路网的有效互补,强化枢纽衔接与集疏运配套,发挥运输配套一体化管理合力。注重信息技术在运输配套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从城市
9、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合中促进各主体的合理分工和协作。如针对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更新与升级,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极力解决运输工具的调度,防范交通运输堵塞,降低交通运输“三废”的治理。 (二)以物流运输配套设施建设为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物流运输配套设施是构建现代物流格局的重要环节,在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上,要积极从物流技术入手,构建利益共享,凸显“产学研”三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局面。在师资教学上,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的优化,特别从教师参与物流企业实践,从企业岗位技能上来优化知识体系,增强教师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如做好物流中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高效的物流配套配送网络,强化城市
10、群间可达度。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特别是从物流业技能实训和实习上,拓宽校企合作的广度。如利用实训来加大对校企产业的对接与融合,注重实践知识讲座的开展,增进校企人才的流动,激发学生对学科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合作成效 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需要将各实训工作纳入课程教学与改革中,教师要从校企合作中做好帮扶引领工作,切实从运输配套设施的运用中增进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特别是在物流科研实践中,从企业物流到供应链物流,强化对协同理念的贯穿,促进物流产业各环节、各子系统间的合理化运作。如结合物流运输配套设施建设实际,从合作上鼓励企业对技术服务、营销服务、检验测试、材
11、料零配件等设备的维修、运输和金融服务工作,优化各产业集群配套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注重物流产业中介机构的引导,从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上,强化场地、资金、人才的培训。 三、结语 总之,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体系的构建关键要从实训中强化与企业的关联,并能够从物流学科特点中,发挥平台优势,破解教与学的矛盾,从深化校企合作层次上推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应龙,刘娟,张玉华,张咏梅.校企深度合作新模式的建立以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J.当代职业教育,2013(09). 2占挺.GZ 学院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与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伍诗莹.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动态属性分析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作者单位:衡阳技师学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