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思考【摘要】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是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勇于责任承担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文从当前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出发,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现象进行探析,明确责任担当教育的内容,探索增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使大学生明确责任担当和德性要求,激发和培养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责任担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是伦理学中古老又重要的范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中,责任的含义不断扩展,责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肩负着祖国重任,更应担当起责任。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
2、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的冲击,不少大学生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模糊的倾向,责任担当意识弱化。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加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已然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提升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重要性 责任担当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指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使青年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担当的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他们热爱国家、乐观自信、敢于承担,但在肯定主流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利己性,重个人理想,轻社会集体理想,忽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等。因
3、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的教育势在必行。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都强调责任担当的重要性。从孔孟之道的“当仁不让” “舍我其谁” ,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再到胡锦涛同志对青年“四个新一代”的殷切寄语,都体现了传统文化把责任担当教育作为培养健康人格的追求。当代大学生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通过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梦”的期许,有梦就有追求,有追求就要有奋斗和拼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必须敢于担当,积极主动为之奋斗和付出,为之不计个人得失
4、而团结一致的信念。由此可见,我国的民族观念与教育理念对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重视和践行。 (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素质 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是实现道德素质提升的关键所在。责任担当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德行发展的内在基础和核心,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担当教育,提高责任担当意识,激发责任担当情感,内化为自觉行动。既要鼓励大学生勇于获得胜利,也要求大学生有勇于承担挫折与失败的责任,作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同时也要在自觉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通过这样的教育,正确定位人生价值观,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
5、。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降低的原因探析 (1)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交流与传播更为迅速方便。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入侵,网络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都强烈的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使得部分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对社会责任感的态度日渐冷漠,加上新旧道德伦理观念的冲撞,使得他们开始极少的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2)教育制度和手段的不完善。责任担当意识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也须依靠教育来实现。但在目前的教育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责任担当教育多局限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践性。其次,忽视发挥大学生在责任担当的主体性作用,多以灌输为主,没有
6、内化为行为实践。最后,重智轻德的教育现象,造成学生只读圣贤的书呆子现状,与社会分割开来,不利于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 (3)家庭环境的影响及自我心理的不成熟。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充次着矛盾和冲突,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和溺爱使得学生出现自私、冷漠,缺乏正义感。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他们不屑于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大多奉行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他们以自我为重,很少顾及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责任担当意识薄弱,且停留在浅层的感性认识上,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大学生的这些心理不成熟性极大地制约着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 党的
7、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教育要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起到先行作用,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之中,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培养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感,辩证的看待问题,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矛盾,加强价值判断力,践行责任担当。 (二)调动大学生责任担当主体能动性,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责任担当是道德自律的重要内容,勇于责任担当是构建高尚道德人格的必由路径。要重视人的主体需要,注重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启发引导学生内
8、在的教育需求,营造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学会判断、学会负责,履行应尽职责,实现自我价值,将责任担当的坚定意志最终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习惯,从而培养大学生责任主体的身份。 (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责任担当能力 大学生责任担当主体性的提高,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责任担当,只有在承担责任的实践中才能得到良好的情感和强烈的心理体验。通过模范学习,聆听励志讲座等强化自我责任感,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开展丰富的支教活动、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大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切实体会责任担当的重要内涵。通过社会实践,使责任担当的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总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历史重任,要把个人发展和社会要求联系起来,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递社会正能量,不辜负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担当。 参考文献: 1高玉卓.用行动担当责任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谢志远.增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实效性的构想J.教育评论,2005, (4).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