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让自学伴随学生成长【摘要】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 求知者 课堂的主人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84-01 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方面应以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主要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前提是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那么,怎样在
2、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是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中进行读书、讨论、交流的。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六解放” 。首先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敢说,想说,乐说。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思维的火花才得以碰撞,语文课堂才将变得生动、轻松,学生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自然学习劲头就更足了。 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让四人一小组合作读文,我巡回2观察,发现学生都情不自禁地笑了。于是打破了预先设计的教案,随即问学生: “孩子们,你们为什么笑呢?” “老师,种葫芦的人太
3、傻了?” “葫芦叶上长了虫子,他不治,光盯着葫芦看,有什么用?” “邻居劝他,他还不听,真傻!” “” 听到孩子们一句句精彩的表述,我非常感动。以前我总以为孩子理解不到位,要我们一步步指引、分析,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实践证明,是我错了,我低估孩子们了。 根据课堂上的这一生成,随机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态度教育,并进行了说话训练。 “是啊,孩子们,你们说的太好了,果实的成长离不开叶子的帮助,就像我们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己平时的努力一样。你们可不能像种葫芦人那样一无所获!” “从现在开始,你们准备怎么做?”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我庆幸,给了孩子们说的机会,让他们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
4、,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其次,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将相和时,以课题为切入口,抓住关键词“和” ,通过讨论学生已明白将相是由“和”到“不和”再到“和” 。然后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部分,并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很快学生便投入到紧张而轻松3的学习中去,为交流做充分的准备。这样启发式的导语,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使本节课的学习有了针对性,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独立学习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久保持,关键还在于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能力的形成、阅读效率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先决条件。阅读教学之前,要让学生认真预习,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或勾,或画,或读,或思。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习惯便会养成,自学能力也会提高。 2.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我们要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 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学完课文,我让学生再读文末的句子:“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针对两小儿的笑,我让学生讨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并说说原因。起初形成两种观点:一种是嘲笑,一种是欣慰的笑。此时再让学生辩论,双方唇枪舌战,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
6、最后大家通过读文,一致认为,两小儿发现圣人孔子也有不知道的事情,不由得欣慰地笑了。像这样的机会,文本中蕴含很多,只要我们老师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善于启发,那便会成为宝贵的课堂资源。学生的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4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活动增强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在听、说的基础上,上升为读、写,而在读、写的过程中加进了说和演,提供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开辟运用语言的天地。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了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更强。在教学中我是这样
7、做的: 1.演。针对教材中故事性强、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当小演员,演一演” ,学生的积极性颇高。 例如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我采用了表演的学习方法。以八位同学为一个小组,组内合作,展开比赛。学生先挑选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再认真地研读文本,然后进行排练。表演结束后,要评出最佳演员,最佳创意者,最佳导演。因为要演,学生得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诸多因素,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角色;因为要评,表演时学生得认真欣赏,整个过程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情绪高涨,多方面的能力得以培养,自身得到了充分锻炼。 2.辩。 “辩”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8、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在教学手指一文时,采用了这一方法,学生自己选择内容:肯吃苦的大拇指,机敏的食指,养尊处优的中指,体态秀丽的无名指和小拇指。然后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辩论,到底谁的能力强?“辩”要有凭有据,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对方唇枪舌战。看着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听着他们一句句的质问、对白,我深深5地感到,学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展示自我,内化语言,提高素质。 “好习惯,益终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课堂上只要我们教师遵循了“兴趣-方法-训练”这一原则,学生的自学能力定会慢慢形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陶行知教育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