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深入语文本质, 促进情感熏陶语文大纲指出:“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 ”这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不应单纯地教一教语文的基础常识、技能训练、解题技巧等,而应加强培养情感及价值观。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 一、教之以情,激荡共鸣涟漪 汉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这充分说明了“情”对于作者和读者的重要作用。只有读者与作者之间搭起心灵的桥,产生共鸣,才可以说是对一篇文章有了较深的理解。因此,对于情感熏陶,对于学生的思想影响,语文学科无疑占有一席之地,
2、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倘若使语文课堂教学“以情为始终” ,就可使学生在情感上“乐其乐,悲其悲矣”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充分“融进角色”呢? 1.倡导导入艺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始导入”这一环节特别重要,在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情感处于未被调动的“处女地”状态,如何漾起学生的情感涟漪,促进学生步入美妙的情境之中呢?我们都有相应的感受体验,即可以是渲染氛围,也可以是创设情境,或高歌一曲,或竞猜谜语,或表演小品,或朗诵诗词,如此种种均可获得较好的功效。总之,课始导入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灵活性的创造,就像一座联系教学中认知和情感的彩虹桥。美好的开场白使学生如亲身领悟到一样,从而2使得文中所描述的
3、情景和事件、情感及内涵强烈撞击学生的心扉,最终产生共鸣,穿越时空、引发兴趣、驰骋想象、激活思维,受到情感熏陶。2.以诵读领悟情感,以诵读渐入佳境,以诵读体悟内涵。把握朗读技巧,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读,促使学生慢慢进入文章的意境,从而感知文本所反映的客观世界,进而受到相应的教育。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看起来好像玄之又玄,其实带领学生琢磨这个“不可言传”的细微的地方,荡起浓浓的激情,深入美妙的意境,靠的无外乎是朗读。 教师融其情、读出情,方能激荡其感情波澜。诚然,语文教材之中有着内容形象生动、言语优美精湛的美文佳作,在教学时,万万不可把知识人为地割裂得千疮百孔,而应该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带动之下进行
4、教学,完成任务。教学时,可从准确的语音、精确的语调、精准的节奏等方面使学生直接感知文章内容,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在这样的美读中,学生如酣如醉,从而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之下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如在教学木兰诗时,我尽可能地发挥朗读的作用。我先示范性地朗读一遍,同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仔细揣摩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之后再把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剖析和吟诵巧妙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对木兰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鲜明:忙碌在织布中的木兰,透露出勤劳能干的劳动本质;手扶机杼轻轻叹息中的木兰,体现了善解人意的优秀品质;行军匆匆、暮色苍茫中的木兰,表现了坚毅勇敢的巾帼品质;凯旋辞官、急切回乡中的木兰
5、,尽显儿女本色。在循循善诱之下,学生从抽象的情感表述到具体生动的形象感知,从单3调的符号走向美妙的旨趣认知,从情感领悟步入熏陶乃至养成习惯。 在这样的情境中,谁不为这突出人物形象的生动形象的语句而陶醉,不为这诗所体现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不对木兰充满敬佩之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种效果是任何刻意剖析、解说都不能比拟的。 3.充分以形象生动且富有表现张力的语言,进行诠释、解析,深化感情。在阐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理解为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解读,而应彼此之间有着情感的沟通交流。在讲解之前,老师应先对教材进行充分备课,作深层的思考,使情感浸渍于文本之中,之后再让这个艺术形象情景再现,在此过程中不
6、仅要把握好全局,做好统筹全局的导演角色,还要进行微观调控,以生动扮好演员角色。 “情感派”名师于漪老师说过:不能把“激情”只看做是“艺术家头上的光环” ,更应是教师这一角色中不可或缺的素养。如在教学最后一课当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时,如果模拟情景,声音也哽咽,茫然乎若失,神情也呆滞,则更容易使学生感受到韩麦尔老师热爱祖国、痛恨敌人的悲愤情绪。我们还应该以生动可感、富有表现张力的语言,以波澜起伏的情感腔调,从意境等方面深层次地挖掘情感内涵。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自己融入文章角色中,才能真正做到审美主体和客观世界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良好效果。 二、展开想象,融进诗情意境 语
7、言艺术是一种抽象的事物,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特点,而想象则是连接表现和再现的桥梁。所以在教育教学时,老师应进行精心的教学语言设计,而且要长于启迪。我们可用诗意的教学语言促使学生展开4丰富的想象,进而慢慢进入文中所蕴含的意境,激发求知欲望,最终达到探究知识、启迪心灵的目的。如此怎样引导呢? 1.巧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时,老师要善于提问。在“疑问教学”中激发学生“追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尽可能达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甚至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所以,在解决问题时,要尽力促使学生进行类推、展开联想、驰骋想象,从而净化心灵。 2.恰当地把多媒体资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进一步促使学生“心入其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受极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促使学生感受美,产生千变万化的情感。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学生常常对西湖雪景缺少直观感触,如适当以幻灯片加以印证,让学生加以想象,这样西湖奇特的雪景便可感可触,理解背诵也就相对容易得多。 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深入文本,以情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那么,课堂教学将如梅花吐蕊蕴芬芳,更生动,让学生欣然神往,如沐春风,得到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