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用智慧开启音乐人生近日读了旅美钢琴家茅为蕙的孩子学钢琴 父母先上课旅美钢琴家茅为蕙与琴童父母的一席谈之后颇有感慨。作者是美国南加州大学音乐艺术学博士、钢琴系教授、茅为蕙钢琴艺术中心创始人。在书中,她以一个演奏家和教育家的双重身份,通过自己的学琴经历和教学实践与中国数万万学习钢琴的琴童及其父母分享钢琴人生,畅谈琴童在学琴道路上所遭遇的各种境况。 全书一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之间为递进关系。第一部分为入门篇:钢琴与成长。该部分的内容阐明音乐人生要从正确的选择开始,可以说是拉开钢琴学习的序幕。第二部分是瓶颈篇:家有琴童初长成。深入探讨琴童在钢琴学习中遭遇的各种困惑,但这些又是琴童必须面对的具体
2、而又棘手的问题,能引发每位琴童父母的普遍思考。第三部分是收获篇:开启音乐人生。该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对前面两个部分内容的再度深入思考,既体现出学有所成的自信与骄傲,又有面对未来的选择所表现出的从容与淡定。与国内已出版的其他普及音乐教育的论著相比,该书有如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问题的典型性与普遍性 由于本书是写给琴童父母的一席谈,因而在写作思路上作者是以琴童父母的角度作为阐述问题的出发点,重在“(父母)提出问题(作者)解答问题” ,即“问答式”的思维模式对现实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2解答。对于琴童父母来说,每一个具体问题都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例如:如何发现孩子的音乐天赋?如何为孩子选择钢琴
3、老师?孩子学钢琴父母应该建立怎样的良好心态?如何看待时下热门的钢琴考级现象?如何让孩子快乐地学琴?父母如何才能建立一种健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爱上音乐可见,孩子学钢琴不仅是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更是一个家庭教育直面的新课题。而作者对于这些问题的剖析与解答既生动活泼又深刻严谨,既具有感染力又富有哲理性,其解答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一问一答,而是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1.问卷自测法。书中设计有若干问题,父母可通过自我检测来查找问题的原因。如: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家长该如何看待?作者设置了十个自测问题来帮助父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而引起自我反思。对于钢琴学习,父母应当去除一些功利的想法,主要是要看孩子
4、的喜好,学琴是为了丰富孩子的情感和他们的幸福成长,不要让钢琴成为他们心中的“牢笼” ,让音乐教育还其本来面目,爱好则是最好的老师。于是,问题的答案便在家长的自我测试与反省中昭然若揭。 2.例举法。此方法并不拘泥于问题本身就事论事,而是旁征博引相关案例,通过事实分析使人茅塞顿开。如:他需要一个钢琴偶像吗?作者以李斯特童年时就具备勤奋好学的精神为案例,进而阐明“艺术家的成功,是不能一味去模仿的家长可以做的,是尽量开发自己孩子的能量,在允许的条件下促使孩子做一个努力、勤奋、有文化、性格好的幸福人 ”。因此,不能成为郎朗不要紧,但若是让学琴成为孩子们终生拒绝音乐的理由,那么,他们将失去一项人生的美好体
5、验。 33.比较分析法。本书对于问题的解答既考虑到琴童自身发展的个体差异、不同城市区域间的文化差异,还考虑到国际间教育理念的不同。如:学琴的最佳年龄是几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真正回答起来却并非仅用一个数字来填空就可以的。作者在此就用比较分析法来解答:“如果你用中文搜索引擎搜,答案会是 4 岁,外国人的回答会是 6 到 7 岁。主观上我赞同前者,客观上我也赞成 6 岁开始学,因为 46 岁是最能培养良好的手指机能的年龄段。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是先上几节集体大课,再开始上一对一小课的经验。 ”当然, “那还要因人而异” ,因为这涉及个体的差异性,还应该考虑孩子的不同性格。 可见,以问题的典型性来反映
6、琴童父母的普遍心理,这样的解答使文章具有贴近读者生活的真切、生动的现实性,同时又不乏渗透钢琴教育理念的深刻性。 二、论述的具体性与客观性 本书围绕琴童学琴的历程,以钢琴学习的入门阶段、成长阶段、收获阶段这三个标志性的过程来定格文本的结构框架,同时以父母在孩子学琴经历中遭遇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为线索贯穿始终。综观全文,其论述方式是在系统性的文体中突显具体而又客观的现实问题。 第一章“音乐人生,从正确选择开始” ,作者对琴童和父母所接触钢琴音乐的初始阶段极其关注:从父母胎教音乐的选择到孩子们的钢琴亲子早教课;从父母对孩子音乐潜质的判断到孩子弹响第一个音符;从父母确定孩子的学琴年龄到钢琴老师的角色选择。
7、对于每一个开始的选择,作者严谨缜密的论述背后无不体现出周全细微的思考。 4第二章“八十八个琴键,十个弱小的手指”探讨了孩子们上钢琴课前的准备工作,从一架合格的钢琴是学琴的前提到钢琴教材的选择,再到父母的陪练,这些环节都是琴童父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有两个细节问题不可小觑。一是,琴谱要让孩子自己拿。时下很多琴童认为学琴是父母要求学的,练琴是做给父母看的,因此,琴童的琴谱和书本让家长帮忙拿的现象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是父母对孩子在很多方面存在“包办意识” ,没有给孩子养成独立意识。作者指出,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要从小事做起。再者是关于初学琴童,妈妈一定要陪练的问题。学琴这件事确实不仅仅是孩
8、子一个人的事情,在孩子学琴之前,父母应该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然而现实生活中,父母的准备工作往往只停留在物质基础方面,以为买了钢琴报了学习班就成了,剩下的事情就看孩子了,殊不知,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于初学琴童来说,父母能否给予大量的支持和时间是十分关键的,家庭成员能否为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十分重要。 在第三章“练琴生活不枯燥”中,有两个观点发人深省:1.业余可以,随便不可以。很多父母送孩子学钢琴,只是为了陶冶情操,并没有打算走专业道路。但正如作者指出的“业余,不代表随便” ,倘若抱着随便学学的态度,不仅荒废学业,更有甚者,会养成放任自流的不良心态,最后只会弹几首错误百出、面目全
9、非的钢琴曲。事实上,学琴这件事不仅仅是习得钢琴技能,获得美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尤其是孩子的自律性、责任心的培养。2.鼓励比批评更有力量。我们的父母往往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审视孩子们的种种行为,包括学琴,对孩子5弹奏的作品经常会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其实,在琴童练琴过程中,父母往往是第一听众,他们需要仔细聆听和适时赞美孩子才能使琴童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状态。对此,作者呼吁:“我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够 90?鼓励,10?说哪里可以做得更好,0?用于批评。 ” 在第四章“黑白键上的童年”中,作者把目光聚焦到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问题:学业和琴业如何平衡?对于该问题,作者主要从如何安排练琴时间入手,指
10、出:“找出孩子生活里浪费的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这样不仅能抽出时间练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做事的效率。 ” 本书最后两章内容是对前面论述的总结和拓展,在经过漫长的钢琴学习历程之后,琴童如何选择未来的道路,是做职业钢琴家,还是成为业余音乐爱好者?这就涉及如何与音乐相处的问题。对于两种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作者以极其真诚、中肯的言语来告白, “梦想值得鼓励,但一定要预期到最不好的结果是什么,孩子和家长能不能接受,特别是家长,要把自己的思想调理好,给孩子好的引导” 。读罢全文,不得不赞叹作者对于种种问题所具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的解析力,其阐述问题的具体性与客观性,剖析问题的透彻性与全面性令人由衷地叹服!
11、 三、理念的独特性与新颖性 从钢琴学习的角度来看,本书无疑是帮助琴童父母和教师们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的实用指导性的书籍;从儿童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作者独特新颖的教育理念能使读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进新知,走出思想误区,从而建立一种健康的教育方式。 1.学习钢琴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唯一选择。时下,中国有许多家长6不顾孩子兴趣而让孩子学习钢琴,甚至一些家长为了圆自己儿时的学琴梦想使自己不再遗憾而要求孩子学琴。为此,作者指出:“在学琴的事情上,家长可以适当引导,但千万不要大包大揽,全盘做主。家长遗憾没有学到的本领,不一定是孩子的强项。 ”此外, “家长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弥补孩子的缺点。培养孩
12、子,成就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钢琴不是唯一的选择。 ”此外,作者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反映了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异:在国外学习弦乐器的孩子比中国的多。国外每所学校都有弦乐队,学生们觉得弦乐队是一个集体的团队,身在其中有归属感。相较而言,钢琴则是一件独奏乐器,演奏形式较为单一、枯燥。但是中国家长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更出众,认为钢琴独奏能让孩子显得与众不同。作者指出:“不要忘了你的孩子今后还是个社会人 。”因此,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很值得提倡。 2.欣赏多种音乐表演形式能促进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孩子学习钢琴是培养良好音乐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许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音乐修
13、养让孩子选择学习钢琴,殊不知乐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也不是只有通过学习钢琴的方式获得的。事实上,在孩童时期,通过游戏的方式接触音乐是训练音乐感知能力和激发音乐兴趣的良好时机。另外,欣赏多种音乐表演形式也能较好地促进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作者指出:“童声合唱、钢琴音乐会、芭蕾舞剧所有这些形式的演出,都可以带孩子去看,他的学习能力是出乎大人意料的包括多媒体的音乐会、动画片的音乐会,这些都非常好。孩子学钢琴但未必一定要听钢琴的独奏会。 ”因此,在孩7子学琴这件事情上,父母除了陪练,还要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多种音乐表演形式,增强音乐感知能力。此外,欣赏完音乐会之后父母应尽量倾听孩
14、子们的感受,让他们充分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即便是比较幼稚的评论,父母也应该予以正面引导和鼓励。孩子对音乐的情感,有赖于家长对他们有意识地培养和熏陶。 3.鼓励父母给孩子创造演出的机会。本文作者非常尊重孩子个体的意愿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尤其是十分重视孩子表演能力的培养。在琴童的学琴历程中,从关起门来练琴到走出去表演,从幕后到台前,这一步跨越性转变对于孩子的音乐成长来说非常关键。在此,作者给家长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供参考。比如,建议家长将孩子弹奏的钢琴曲录成简易的 CD,送给朋友们欣赏,请朋友们给孩子写信表示鼓励和赞赏等。此外,作者指出:“做家长的,要多多给孩子创造机会,不管这演出在你看来是否重要,但机会对孩子来说每次都是宝贵的。演出前,一定要有足够多的鼓励,一定要帮孩子做好所有的准备。 ”并且,对于孩子上台演奏这件事,作者给家长提出四点务必牢记的原则:第一,表扬,表扬,再表扬!第二,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第三,如果孩子在台上演奏时有失误,家长应该在事后只字不提!第四,客观地观察台上的孩子。 翻阅此书,你会发现书中还穿插了与所探讨问题相关的琴童小词典和琴童小故事,这不仅为读者开阔了眼界,同时又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作者此番精心的安排,恰恰体现出其严谨的写作态度。相信,本书作者的建议和论述能给琴童父母和老师们提供十分有益的指导和帮8助。 陈 芸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