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运用趣味诱导激发学习动机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智商与情商衔接的桥梁,动机的产生源于兴趣的激活。历史是人文学科,教材中富含着社会、自然与科学发展规律的趣味故事,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故事进行诱导,会有力地激发学生的正向动机,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教学;趣味诱导;作用;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257-01 历史教学怎样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呢?笔者通过实践体会到:要达此目的,必须跳出传统老套路,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趣味资料恰当地引入课堂,使遥远的历史形象化,生动化,会达到寓教于乐,使学生产
2、生爱学、乐学的动机。 1.趣味诱导的意义与价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使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教育创新的国家难以发展,没有创新的国家难以兴盛,没有教师教学方式与教法的创新素质教育就会是一纸空文。在实施新课程改的过程中,教师的首先首要任务是更新观念,努力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他们强烈的正向学习动机。怎样激发兴趣,强化动机方法很多,而趣味诱导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使用价值。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2教师应多掌握相关知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这
3、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导课时的趣味激发 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犹如小说的“引子“,戏剧的“序幕“,乐章的“前奏“。起着集中注意、酝酿情绪、引起兴趣、激发动机、带入情境、切入主题等作用。使学生初步知道学什么,诱发求知欲望;了解为什么要学,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要做到巧妙导入新课,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或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者创设情境激起想象;或者运用对比引导思维,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讲授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们都知道明朝航海家郑和,他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长达 30
4、 年的时间里率领船队先后航海 7 次,到达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后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有一次郑和率领船队出海后,突然遇到暴风雨使他们迷失方向,大家都惊慌失措时,郑和不紧不慢地拿出一样东西看了看,然后吩咐舵手向左前进。“请问,郑和看到的是什么东西?学生的答案纷纭,而我就趁势引入: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内容中就有同学们想知道的答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我们看看郑和究竟拿出了什么!这样创设悬念,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师生心理上的同步,有利于教师授课时的发挥,提高教学质量。一堂课的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十分重视并精心设计“导入“这一起始环节,力图从一开始就
5、抓住学生的心,架设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打开历史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通道。用有趣味的问题为教3学过程开路,创设覆盖每一单元、每一节、特别是每一具体问题的情境,诱导学生兴致盎然地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过渡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 导语至少有两项功能:其一,创设覆盖本节课的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产生认知本课的需求;其二,提出具体问题,作为学生完成本课时学习任务的起点。例如:讲明朝君权的强化时,我首先请同学们听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吃了些什么菜?喝了些什么酒?宋濂一一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
6、一张地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时的详细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那么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呢?他们听谁的指挥呢?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材料的运用和问题的设置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的引入课题。 3.授课时的趣味激发 这应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出发,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适当引用一些谜语、对联或者典故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另外还能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和文学欣赏水平。如:讲授勃兴的中华文化这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理解战国末年楚国屈原的文学成就和爱国政治活动,感悟其爱国精神,我讲了湖南汨罗江
7、玉笥山上屈子祠的楹联:“哀怨托离骚 ,生面别开诗赋组;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湘汉人“显见屈原把爱国报复寄托在离骚当中,而离骚又开创了一代楚辞体诗风,其爱国精神激励着“汉湘“民众。这幅对联,4一是吸引了学生向深探究其内在含义的究竟;二是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诗话的优美,受到文化熏陶;第三,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将授课过程转化为探究过程,趣味盎然,可谓一举数得。但是要注意,调动兴趣的内容要切合实际,既要讲究活泼新颖,又要能让学生融入情境。比如:讲授合同为一家时,引用唐太宗拿谜语考禄东赞的典故,可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禄东赞,老师出题,看看哪个禄东赞更聪明!通过这样的情景假设,可以使学生感到很新奇,很有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4.结课时的趣味激发 新学期新一节的绪论课,历史教师可以考虑用悬念性结尾:除了向学生介绍即将学习的课程的特点、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外,在结尾时,不妨展示其中一两个有趣的“片断“或者精彩的“镜头“,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理解性较强的内容也可以设立巧妙的疑问,诱发学生积极探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总之,在探寻新课程前进之路,注重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今天,恰当地运用趣味教学法,会大大增加历史教学的魅力,增加吸引学生的向心力,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是提升历史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根本与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