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27KB ,
资源ID:1708867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088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儒林外史》反诘疑问句研究.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儒林外史》反诘疑问句研究.doc

1、1儒林外史反诘疑问句研究摘要 儒林外史是清代中叶著名长篇白话小说,其语言反映了所处时代与所创作地域的语言特点。本文选取儒林外史中以疑问代词、疑问副词为标志的反诘疑问句作为一个封闭范围,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地、系统地进行研究,以期揭示清代中叶汉语疑问句系统向现代汉语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反诘疑问句;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 H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191-06 引言 儒林外史 (以下简称儒 )是清代中叶吴敬梓所创作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这部著作不仅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

2、状况。因此,我们对书中出现的疑问句进行统计,为 1659 例;其中反诘疑问句有 568 例,而以疑问代词、疑问副词为标志的反诘疑问句有 423 例。本文选择儒林外史中的这两类反诘疑问句进行研究,略探汉语疑问句的历史变化特点。 一、用疑问代词标志的反诘诘问句 在儒中,以疑问代词作为语言形式标记构成反诘疑问句的有 302例,约占全部疑问句的 18.2%。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形式的反诘疑问句2都是借助特指问里的疑问代词来构成的,一般体现出任指性或虚指性。 (一) “怎”字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 在儒中,带有“怎”字标记的反诘疑问句共有 151 例,占反诘疑问句总数的 26.5%。其中,单用“怎”的反诘问

3、句有 17 例:而复用形式有 134 例。 1 用“怎么”标志反诘问句有 53 例,一般位于句首或者句中,作状语、谓语,表示原因。例如: (1)老师托我汶上县苟玫,我怎么并不照应?大意极了!(第七回)(2)杜慎卿道:“天下多少大事,讲那皋门、雉门怎么?” (第二十九回) “怎么”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宋代。根据前人研究,一般认为在唐代, “怎么”这个词虽然没有出现,但与之相当的词已经出现,并且有过多种书写形式。而对于“怎么”的真正来源,专家学者争议较多。但要注意的是“怎么”可以位于动词之后,意义相当于“做什么” ,这是现代汉语里没有的用法,比较特殊,约始见于北宋景德传灯录 ,元明时期用得较广,到

4、近代汉语后期已经不再使用,如儒林外史中也只是出现上述 1 例。 2 用“怎的”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42 例,主要作状语、谓语、宾语,用来表示原因、状况、方式等。意思相当于“怎么、怎么样” 。例如: (1)他是一县之主,你怎的这样怠慢他?(第一回) (2)你做舅舅的人,怎的做不得主?(第六回) 33 用“怎”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17 例,见于句首或句中,作状语,表方式或原因,相当于“怎么”或“为什么” 。例如: (1)怎晓得他有甚事?(第五十回) (2)季苇萧道:“才子佳人,正宜及时行乐,先生怎反如此说?”(第三十回) 在儒中,用“怎么”标志反诘问的句子有 53 例,而用“怎”的有 17 例;但在现

5、代汉语中, “怎”一般不再单独使用,主要用“怎么” 。由此看, 儒中这两个词数量的不等,正是显示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性。 4 用“怎样”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5 例,见于句中,作谓语或状语。例如: (1)差人回来坐下,说道:“他家里交结钦犯,藏着钦赃,若还首出来,就是杀头充军的罪,他还敢怎样你?” (第十三回) (2)陈和尚道:“听见四先生令表兄要接你同到福建去,怎样还不见动身?” (第五十四回) 5 用“怎敢”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10 例,一般见于句中,作状语,表示一种与字面相否定的意义。有“不敢”的意思。例如: (1)鲍文卿道:“太老爷有甚么话吩咐,小的怎敢不依?” (第二十五回) (2)裁

6、缝道:“小户人家,怎敢望多?” (第三十一回) 6 用“怎好”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5 例,表字面相反意义,意为“不好” 。例如: 4(1)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我怎好不去贺节?(第二回) (2)郭孝子道:“老先生如此说,怎好推辞?只是贱性山野,不能在衙门里住。贵治若有甚么庵堂,送我去住两天罢。 ”(第三十八回) 7 用“怎得”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2 例,一般否定句中谓语动词,带有“没有理由、或不应该”的意思。例如: (1)大哥,我倒不解,他家大老那宗笔下,怎得会补起廪来的?(第五回) (2)他不知今日应承了几家,他这个时候怎得来?(第六回) 8 用“怎生”标志反诘疑

7、问句有 1 例,见于句中,作状语,表示方式。例如: 况我看见你不喜理这烦剧的事,怎生是好?(第七回) 关于“怎生”的来源,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前人研究,一般认为是来自“作勿生” 。而“怎生”一词的出现约是五代时期,保存于敦煌文书中;另外,蒋绍愚先生也认为, “怎”是“作”字受了“勿”或“没”声母的影响而产生的音变,带上了-m 尾。冯春田(2000)认为, “怎生”的产生晚于“作勿生” 、 “作没生” 。目前,现代汉语中,把“怎的”列为方言词语看待,意为“怎么” 、 “怎么样” ,一般出现于下江官话(江淮方言区) 。就儒而言,用“怎的”标志反诘问句是 42 例,而用“怎的”是 1 例,可见,在清中叶

8、时, “怎生”的反诘用法几乎消失。 9 用“怎能”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4 例,见于句中,作状语,意为“不能” ,表否定意义。例如: 5(1)只是家兄而今两脚站开,差人却在我这里吵闹要人,我怎能丢了家里的事,出外去寻他?(第五回) (2)老妇人道:“我怎能救你?我若说破了,我的性命也难保。 ”(第三十八回) 10 用“怎肯”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12 例。作状语,表一种否定意义“不能” 。例如: (1)姚五爷笑道:“一定没有拜。若拜了他们,怎肯还来拜你?”(第四十六回) (2)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和我们相与?(第五十五回) (二) “那”字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 在儒中,带有“那”

9、字标记的反诘疑问句共有 76 例,占反诘疑问句总数的 13.3%。 1 用“那”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4 例,作定语、状语,见于句首或句中,表一种否定的反诘语意。例如: (1)船上那些人道:“狗攮的奴才!你睁开驴眼看看灯笼上的字!船是那家的船?” (第九回) (2)你我做官的人,只知有皇上,那知有教亲?(第四回) 疑问代词“那”在近代汉语中用如“哪” 。这种情况大约出现在汉魏时期,主要是用于表反诘问,以后一直延续下来。 2 用“那里”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38 例,见于句中或句首;从语意上看,不表示“处所”之义。而表反诘否定的意思;在用法上基本和现代汉语的“哪里”相同。例如: 6(1)就是周相公不还,

10、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第三回) (2)大哥,这是那里话?(第六回)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 “那里”是疑问代词“那”的复合形式,就其在汉语发展史上的流变看,疑问代词“那里”又作“阿那里” ,约见于晚唐五代时期:宋代以后,一般广泛使用“那里” ,而“阿那里”这种形式则只是见于禅宗文献。 3 用“那个”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17 例,见于句首、句中或句尾,用作定语、主语及宾语。例如: (1)我儿子又小,你叫我托那个?(第五回) (2)船家道:“你灯上挂着相府,我知道你是那个宰相家?” (第九回) 在此,我们要强调的是, “那个”作为疑问代词“那”的复合形式,又有“阿那个”之形式,较多见于

11、五代文献;宋以后, “那个”较广泛流行,而“阿那个”则只是见于禅宗文献。在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哪个”用如近代汉语的“那个” ,有两种意思:一是表“哪一个” ;二是表“谁” 。但是,对于第二个意思,一般只是用于方言中,并不能广泛使用。4 用“那得”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3 例,用来否定动词,意为“不得、不能(够) ”。例如: (1)我们几年京华尘土中,那得见这样幽雅景致?(第八回) (2)牛老道:“老哥!我这小生意,日用还糊不过来,那得这一项7银子做这一件事?” (第二十一回) 5 用“那一个”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4 例,作主语,表任指。例如: (1)倒是我这雪斋先生诗名大,府、司、院、道,现任的官

12、员,那一个不来拜他?(第十八回) (2)船家道:“这大呆的顶头风,前头就是黄天荡,昨晚一号几十只船都湾在这里,那一个敢开?” (第二十二回) 6 用“那有”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10 例,见于句首或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有” ,意为“没有” 。例如: (1) 本草上那有这句话?(第二十四回) (2)我笑着说:“我一个庄农人家,那有官做?” (第十六回) (三) “什”字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 在儒中,用“什”字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有 41 例,约占全部反诘疑问句的 7.2%。 1 用“甚么”标志反诰疑问句有 39 例,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末,作定语、宾语、状语。例如: (1)我替二房立嗣,与他甚

13、么相干?(第六回) (2)你穿这样衣裳,叫那读书的人穿甚么?(第二十四回) 2 用“甚”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1 例。例如: 周进听了这话,自己想:“瘫子掉在井里,捞起也是坐。 有甚亏负我?” (第二回) 3 用“什么”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1 例,见于句尾,作宾语。例如: 她出来说道:“只管换这些人参、黄连做什么?” (第五十四回) 8(四) “何”字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 儒中用“何”标志的反诘疑问句有 18 例,约占全部反诘疑问旬的 3.1%:在句中作宾语、定语或状语。例如: (1)四公子向三公子道:“我们就同诸友做一个人头会 ,有何不可?” (第十三回) (2)季苇萧道:“尊府之事,何人不知?”

14、(第三十回) (五) “谁”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 用“谁”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 儒中共出现 12 例,约占全部反诘疑问句的 2.1%;其中,单用例为 5 例,复合形式为 7 例。例如: (1)差人道:“他今日就要递。这是犯关节的事,谁人敢捺?”(第十三回) (2)那老爹道:“客官,你行路的人,谁家顶着房子走?借住不妨。”(第三十五回) (六) “孰”字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 儒中用“孰”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有 1 例,约占全部反诘疑问句的 0.1%。就“孰”本身来说,它是个文言虚词,用于反诘问句,有“抉择”之意,相当于“哪一个” 。例如: 杜少卿道:“人孰无母?这是我该帮你的。 ”(第三十一回) (七

15、) “安”字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 儒中用“安”作标记的反诘疑问句有 3 例,约占全部反诘疑问句的 0.5%。 “安”是个文言疑问代词;它在句中作状语,主要用于反问,有“怎么、不可能或哪里”之意。例如: 9(1)杜少卿道:“我也听见这话,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我正要去问他。 ”(第四十一回) (2)安能一身在凤阳科试,又一身在无为州诈赃?(第四十五回) (八)疑问代词与语气助词搭配构成的反诘疑问句 在儒中,疑问代词与“的” 、 “呢” 、 “了” 、 “的呢” 、 “哩”等语气助词连用构成反诘疑问句,有 22 例,约占全部反诘疑问句的 3.8%。 (1)丈人道:“放屁!你是该人的

16、钱,怎是我用你的?” (第五十四回) (2)陈木南道:“怎好就请教的?” (第五十三回) (3)那有我两个人私相授受的呢?(第五十二回) 二、用疑问副词标志的反诘疑问句 在儒中,以疑问副词作为语言形式标记构成反诘疑问句的有 121例,约占全部疑问句的 7.2%。 (一) “难道”作标记的反诘疑问旬 在儒中,用“难道”标记的反诘疑问句共出现 62 例,约占全部反诘疑问句的 10.9%;其间,主要是单独用“难道”或与“不成” 、 “还” 、“不是” 、 “不” 、 “没有”等搭配连用构成反诘疑问句。 1 用“难道”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34 例。例如: (1)胡屠户诧异道:“难道这等没福?” (第三回

17、) (2)陈和甫儿子道:“万一猪不生这个头,难道他也来问我要钱?”(第五十四回) “难道”是一个副词,常用在反诘疑问句中,加强反问语气。它大10约出现在宋代,元明时期开始广泛使用;明清时期, “难道”和语气词“么”搭配连用现象开始增多,直到现代汉语中仍然沿用。 2 用“难道不成”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13 例。例如: (1)难道你们不赔严老爷的药,严老爷还有些贴与你不成?(第六回) (2)只这几天水路搭船,到了旱路上,我难道还想坐山轿不成?(第十五回) “难道不成”是个典型的表示反诘语气的固定形式。这种句式约始见于元明时期,清代开始广泛使用,直到现代汉语仍然保存,相当于“难道吗” 。 3 用 “难道还”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2 例。例如: (1)马二先生正色道:“难道先生这样大名还站不得封面?只是你我两个,只可独站,不可合站,其中有个缘故。 ”(第十三回) (2)黄球道:“只要三老爹把这事办的妥当,我是好处,多寡分几两银子罢了,难道我还同你老人家争?” (第十九回) 4 用“难道不是”标志反诘疑问句有 4 例。例如: (1)差人道:“先生,象你这样血心为朋友,难道我们当差的心不是肉做的?” (第十四回) (2)我原说是美男,原不是象个女人。你难道看的不是?(第三十回) 5 用“难道不”标志反诘疑问句 有 6 例。例如: (1)邹吉甫道:“杨先生是个忠厚不过的人,难道会装身分故意躲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