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12KB ,
资源ID:1709744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097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经济崛起的比较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经济崛起的比较与解析.doc

1、1安徽经济崛起的比较与解析摘要:通过对安徽与全国、中部各省及江浙两省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发现安徽经济已呈现加速崛起态势。继而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投资持续增长、承接产业转移、国家战略覆盖、创新驱动等五个方面解析了安徽经济加速崛起的背后支撑因素,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安徽经济;运行态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3-0075-006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安徽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对比分析安徽与全国、中部各省及江浙两省的经济增长

2、状况,并就安徽经济运行态势进行判断,找寻其背后支撑因素,提出保持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徽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 (一)安徽经济增长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安徽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率先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 35 年间,安徽 GDP 从 1978 年的 113.96 亿元增长到 2013 年的19038.9 亿元1,年均经济增长率达 10.9%,其中增长速度有 26 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初期,安徽 GDP 增长速度曾低于全国,1991 年2甚至出现负增长。迈入新世纪后,除 2003、2007 年安徽 GDP 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外,其他年份均高于

3、全国,20062012 年安徽 GDP 增长速度均在 12%以上,20082012 连续五年安徽 GDP 增速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三个百分点以上,2013 年领先全国 2.7 个百分点。 (二)安徽经济增长与中部省份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 GDP 增长速度在中部地区排名中大多居于中上游。19792013 年间,安徽 GDP 增长速度有 22 年超过江西省,有 19 年超过山西省与湖南省,有 17 年超过河南省,有 14 年超过湖北省。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安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GDP 增长速度分别在 2006 年、2008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超过山西省、河南省、江西省、

4、湖南省、湖北省,2012 年为 12.1%,2013 年为 10.4%,稳居中部第一位。 (三)安徽经济增长与江苏、浙江两省的比较 安徽是华东六省一市的成员之一,有与江浙比、向江浙看齐的习惯。1978 年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 GDP 总量分别为 249.24 亿元、123.72亿元和 113.96 亿元,到 2013 年则分别为 59162 亿元、37568.49 亿元和19038.9 亿元,表明伴随着改革开放,安徽与江苏、浙江的差距反而扩大了。但“十一五”以来,安徽 GDP 增长速度不断加快,逐渐缩小了与江苏、浙江之间的差距。2008 年安徽 GDP 增长速度达到 12.7%,首次超过江浙

5、两省,且这种领先优势一直保持。 (四)安徽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的变化 安徽虽然把握了改革开放的先机,但并没有赢来发展优势。其原因是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比我们更好地把握了改革开放的机3遇。通过 19782012 年我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排名,我们发现,19781993 年间安徽省始终保持第 13 名,19941999 年在13、14、15 名之间波动,2008 年至今一直保持在 14 名。总体看来安徽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中一直处于中游水平。 同样,对 GDP 增长速度进行排名,2007 年以前安徽 GDP 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中基本处于下游,2008 年开始进入中上游,201

6、1 年后,进入全国前十。这意味着安徽 GDP 开始出现加速增长。 (见表 1) 。 二、安徽经济崛起的原因解析 通过对安徽与全国、中部各省及江苏、浙江两省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十一五”尤其是 2008 年以后,安徽经济呈现加速崛起态势。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强省战略效果显现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其实行正确的发展战略有着必然的联系。安徽经济发展能够驶上快车道,部分得益于“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2006 年, “工业强省”首次作为发展战略写入安徽“十一五”发展规划,作为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2007 年 8 月 16 日,安徽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工业强省大会,明确

7、提出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资源大省向新型工业强省的跨越。 从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看,安徽工业对其贡献率由 2001 年的30.9%上升到 2012 年的 58.2%。从与全国比较看,20012004 年安徽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0 个百分点左右;20052012年安徽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0 个百分点以上,42012 年安徽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7.6 个百分点。 我们看到“十一五”规划至今,安徽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产业集群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著,效果已经显现。20062012 年

8、间,安徽工业增加值由 1885.63 亿元增加到 8025.8 亿元,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 30.67%提高到 46.6%。全省工业增长速度由 2006 年的位居全国第 12 位上升到现在的全国第四、中部第一。2012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1470.2 亿元,增长速度达 11.3%,高于全国 6 个百分点。 (二)投资持续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投资驱动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典型特征,安徽经济也不例外。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大需求来看,安徽净出口比例较低,经济的需求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之间的此消彼涨。进入新世纪后,在拉动安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

9、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12012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数据显示,只有 2001 年安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 2) 。(二)壮大民营经济,搭建经济崛起新支点 民营经济是安徽经济崛起的重要支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到“半壁江山” ,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新格局。 “十一五”期间,安徽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 16.2%,增幅高于全省 GDP2.8 个百分点。2011 年安徽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 GDP 的比重为 57.5%,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60%以上,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到经济总量的 50.9%,2012 年更是高达 56%。虽然安徽民营经

10、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江浙等发达地区的绝对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从民营企业数量上看,全国每千人拥有企业是511 个左右,而安徽仅为 6.6 个,全省私营企业数量只相当于江苏省的五分之一、广东省的四分之一、浙江省的三分之一、山东省的二分之一。全国工商联 2012 年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浙江有 142 家企业进入,江苏有 108 家,而安徽仅有 4 家,在中部六省中,我省进入 500强的民营企业数量最少。从以上分析看出,安徽民营经济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为此,一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在研发、设计、物流、供应、品牌等产业链上实现突破。二是贯彻实施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

11、民营经济的意见 (皖发?2013?7 号) ,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激发主体活力、加强督察、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消除歧视性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平等宽松的市场环境。四是鼓励全民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氛围,强化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的保护,出台民营经济奖励政策,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7 (三)做大“合芜马” ,培育经济崛起核心增长极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产业集聚,对周边地区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中部地区崛起和“三个强省”建设过程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至关重要。一是做大合肥。近几年,合肥较好发挥了“增长极

12、”的带动作用。2012 年合肥市生产总值(GDP)4164.3 亿元,同比增长 13.6%,高于全国、全省 5.8 和 1.5 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省会城市前列,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占全省的 24.2%。2013 年,合肥市生产总值 4672.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5%,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 3.8 和1.1 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上升到 24.5%。要通过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6建设、产业合作及园区共建、农业、旅游业、人力资源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合肥经济圈良性发展,支持合肥建成 1000 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二是芜马同城化。芜湖与马鞍山,虽然是安徽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

13、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但由于体量不够大,单独一个城市很难成为带动安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如 2012 年,芜湖市的GDP 是 1873.63 亿元,马鞍山市的 GDP 为 1233.94 亿元,两市 GDP 相加只占全省的 18%,合肥市的三分之二。与此同时,一个是皖江连接长三角的桥头堡,一个是连接皖江和江淮的中转站;一个是工业城市,一个是轻工业城市,产业的互补性很强。随着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芜湖、马鞍山的空间距离不断缩小,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不断增强,可以说同城化的条件已具备。所以,要通过推动芜湖与马鞍山同城化发展,使其成为推动安徽经济发展又一增长极。8 (四)培育新消费热点,深挖经济崛起内

14、需潜力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也是投资和就业增长的动力。2012 年,安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685.6 亿元,同比增长 16%,增速居全国第二。安徽要坚持扩大消费需求政策,不断开拓新的消费领域,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保证消费“马车”稳步快跑。首先要加快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一卡通”的应用范围,消除居民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放心地投资消费。其次,扩大新兴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政府要陆续制定刺激居民消费的新政策,着重启动住房、汽车、旅游等潜力大且对相关产业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消费项目,优化消费结构,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7上购物、远程服务

15、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消费模式。最后,还要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的规章制度,确保消费安全。 (五)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夯实经济崛起基石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城镇化发展要以“县城为中心,大中小城市结合”的发展道路。十八大以来, “新型城镇化”成了研究的热点,县域城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无疑成为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着力点。2012 年,安徽 62 个县(市)GDP 总量突破 8000 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 48.8%,增速 13.3%,快于全省 1.2 个百分点,自 2005 年以来已连续八年快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县域经济在安徽实现经济崛起过程中作用不可估量。为此,全省要坚持内培外

16、引,为县域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培育完善的县域资本市场,深化县域内国有企业改革,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让县外优质金融资源流入县内,以解决县域经济崛起的最大障碍资金缺乏;要发展优势经济,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引进先进技术,形成与县域发展基础相适应、与县域优势相关联的差异化支柱产业;同时,还要着力提高县域经济的科技含量,把优秀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推到关键性岗位,逐步提高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六)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塑造经济崛起新引擎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安徽“十二五”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 1 个百分点,拉动 GDP 增长 1

17、.5 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 10 万元的建设投资。9近年来,安徽城镇化发展正处于加速阶段,2007 至 2012 五年间年均增长 1.56 个百分点,20128年达到 46.5%。但与全国相比,低 6.1 个百分点;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相比低 1.44 个百分点。安徽城镇化水平的相对滞后,同时也说明安徽城镇化发展提升潜力巨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推动合肥、芜湖、安庆、蚌埠、阜阳、黄山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合肥都市圈和芜马都市圈(两圈) 、皖江城市带和淮蚌合芜宣发展带(两带) 、皖北城市群和皖南城市群(两群)空间结构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中

18、小城市。其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加强综合交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防灾减灾体系、资源供应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镇信息化水平,推进城(下转第 84 页) (上接第 79 页)市智能化管理,建设“智慧城市” 。最后,促进产城融合。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实现产业集聚与城镇布局相融合。 参考文献: 1于桂艳,牟荣康.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长白学刊,2012, (03):158-159. 2王强.皖江示范区建

19、成三年成效显著N.中国联合商报,2013-4-8( F02). 3张可云,项目.安徽省各地区 GDP 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J.江淮论坛,2012, (01):19-23. 4洪功翔等.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M.北京:9科学出版社,2013. 5朱门添,杜欣怡.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区域税负与税收竞争之空间考察J.求索,2013, (01):26-28. 6石峰.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性及收敛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06):766-771. 7王嘉.城镇化不只是农民进城J.中国人大,2010, (18):6. 8魏学文,刘文烈.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发展路径研究J.齐鲁学刊,2012, (06):82-87. 9陈立泰.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西部论坛,2012,22(02):95-101. (责任编辑 明 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