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17KB ,
资源ID:1709937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099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doc

1、1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摘要: 曾国藩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是“八德” 、 “三戒” 、 “三治” ;修身养性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立定志向,格物致知,反省改过,不忮不求,平淡恬静;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对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曾国藩;修身养性;大学生;品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 B2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3)02-0068-05 曾国藩认为修身养性就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他认为修身养性是一切学术事业的基石, “进德、修业”是读书人的两件大事,他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

2、: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1又说:“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 ”2 由此可见,曾国藩已将修身养性与事业发展,乃至家族兴衰联系在一起。他的修身养性之道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提出了为人立身处世、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基本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具有积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 一、曾国藩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 曾国藩的修身养性之道来源于他所恪守的圣哲前贤的理论和典籍,2也是他阅世日久积累的经验。他的修身养性之道包涵了“身心”两个方面,认为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他曰:“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则

3、志强而身亦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 ”3他的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有:“八德” 、 “三戒” 、 “三治”等。 1.“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曾国藩把“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做为道德规范,他说:“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曾为泽儿言之,宜转告与鸿儿,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 ”4 后来,在日记中将“忠”换为“孝” , “恕”换成“信” 。曾国藩所提倡的“八德” ,既是他自己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常以此作为家训教育子侄。他认为能实践八德的纲要,就可以达到内外兼备的修养。 “勤”,指勤奋、习劳,不断去做,尽力去做。在八德中“勤”居首位

4、,这与他重视“身躬力行”的思想有关,他认为“勤”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标准,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居家、居官、居军,皆以勤字为本。他认为:“勤则兴,懒则败。 ”5“俭” ,指节俭、朴素。他说:“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 ”6又曰:“为后人惜余福,除欲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7 由此可见,俭朴是居家之道,也是为后人造福之道。 “刚” ,指坚毅意志,刚强性格。他强调:“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8曾国藩坚信“担当大事”是成就功业的基本素质,他主张从“自修处求强”就是“刚” 。 “明” ,指穷经达理,高明、精明。他说:“明有二端: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

5、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9曾国藩提出无论高明还是精明都应3当趋于平实,做到有自知之明,降心抑志,事事求精,勤于治学。 “孝” ,为孝顺、孝敬及孝道。曾国藩把侍奉父母、个人立身修行及忠心为国的德性,都认为是孝顺的表现。他说:“盖君子之孝,尤重于立身,内之型家式乡,外之报国惠民。 ”10“信” ,指诚信、忠恕。曾国藩处于人心虚伪的时代,认为只有“诚信”才是立身修德的方法。他在给李鸿章信中写道:“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极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改变。 ”11他曾言: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曾国藩秉持此理念,在一生之中知人、识人、用人,使得天下英雄才杰都钦服其“诚

6、信忠恕” 。 “谦” ,指谨言、慎行。是曾国藩成就其大业、修成大儒的秘诀之一。他认为人太过“自满自傲” ,将招致灾祸,“谦退”则可得到“长久”的益处。 “浑” ,指处世圆融。在事务是非曲直上,不可太过逞强自己,总得留有余地与自己和他人,作为“惜福惜势”之道。曾国藩希望子弟能体会、领悟“八德”的真实意义,实践修习养心,那么优良的品德便会慢慢形成。 2.“三戒”:态度戒骄、生活戒奢、作息戒逸 为了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曾国藩把“三戒”作为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一是态度戒骄。 “骄”是万恶之首,曾国藩要求子弟绝不能染上,他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

7、弟其戒之。 ”12曾国藩认为后辈子弟出世,都是在衣食无缺的环境下出生的,没有见过祖辈前人艰苦困苦的模样,担心子弟在不知不觉中沾染上骄傲之性。曾国藩期望子弟能彻底的自我反省一番,他说:“贤弟欲戒子侄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4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 ”13二是生活戒奢。曾家因曾国藩中举,挤身世禄之家,但曾国藩不想因此而改变纯朴家风,在日记曾自我反省曰:“闻家中修整富厚堂屋宇,用钱共七千串之多,不知何以浩费如此,深为骇叹。今小民皆食草根,官员亦多穷困,而吾居高位,骄奢若此,且盗廉俭之虚名,惭愧何地!以后当于此等处痛下针砭。 ”14尽管曾国藩身居高官,却总把戒除“奢侈”作为生

8、活的主要理念,他非常担心子弟讲奢侈,期望子弟能谨守家规。三是作息戒逸。富贵人家钱财无虑,呼婢御奴,很少亲自做事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懒散放纵,好逸恶劳的习性。所以曾国藩常以做事不勤劳来自我反省,他说:“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余于三四月内不治一事,于居家之道大有所损,愧悚无已。 ”15曾国藩时时督促自己应保持勤奋的状态,不使自己流于安逸放纵。他也以此精神教育子弟,他说:“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 ”16 3.“三治”:治心、治身、治口 “三治”是指治心、治身、治口三方面。一是治心以去其忿欲之毒为主。曾国藩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曰忿,阴恶曰欲。 ”17

9、他提出:“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谓知节啬也。 ”18 “惩忿”就是“戒恼怒” ,因恼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肝火上升,进而残害身心。而“窒欲”就是“知节啬” ,好名好胜的心太甚,不知节制适可而为,可能太过沉溺而迷失自我。曾国藩劝告九弟:“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19又曰:“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5勇。 ”20当时,曾国荃受围城困扰,又因军务繁忙,患了肝病,引起曾国藩的关心。曾国藩要求诸弟不管事情有多忙,平日应多做修养功夫,以防忿欲来时,能够以平和之气调整心情,以免伤及身体。二是治身以多运动、重卫生为主。他说

10、:“治身之道,必防其患,刚恶曰暴,柔恶曰慢。 ”21曾国藩经常鼓励诸弟子侄多做运动,认为运动能使筋骨活络,血气顺畅,可以保持应有的体力和精力,认为“习射”和“步行”是最好的二种运动。曾国藩要求诸弟子侄应注意养生六事,他说:“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勖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射足以习威仪,强筋力,子弟宜多习) ,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22“饭后千步”是能促肠胃蠕动的饭后运动,而“习射”自古以来,都是士大夫用以活动筋骨的项目。曾国藩期望子弟通过运动来强健身体。在卫生方面,曾国藩特别注重“睡前洗脚” ,他认为“

11、睡前洗脚”除有清洁干净、注重卫生的功用外,每天洗脚搓足,或可按摩穴脉,促进血液循环,也是保养身体的一种方法。三是治口以慎其言、节饮食为主。他说“治口之道,二者交惕,曰慎言语,曰节饮食。 ”23 慎言就是少说话,不乱说话。妄言为君人的弊端,因言多必失,妄言无诚。他曾说:“言多谐谑,又不出自中心之诚,每日言语之失,直是鬼蜮情状,遑问其他。 ”24言出于不诚之心,则为妄言妄语,言语既失其恭敬,则其他行为举止必不正,所以平日应立身修养,正心自然能正人。 “节饮食”是指进食时间固定,食不可过饱,不求山珍海味,只求食物美味营养等。他说:“吾近夜饮不用荤菜,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令极烂如鸡肉,味6美无比,必可

12、以资培养(菜不必贵,适口则足养人) ,试炖与尔母食之。”25曾国藩认为美味的食物更胜于珍贵药材,饮食应只求适口及足够营养就会有益身体的健康。 二、曾国藩修身养性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1.立定志向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先立志,要立志向圣人学习,要立志学做圣人的事业。曾国藩深知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不辞辛苦的决心,要想成就丰功伟绩是不可能的。他写了五箴自勉,也勉励弟侄。 五箴第一为立志,主要是以先哲为典范,荷道以躬。在五箴序言中他体现了他立志的自觉性。他说,我少年时不能自强自立,时光不停流逝,于是到了今天。在古人已经学有所成的年龄,而我还是这样庸庸碌碌,能不令人伤感吗?在他的立志箴中可看

13、出曾国藩立志的坚强决心。他说,辉煌的先哲,他们不也是一个普通人?藐小的我自己,也同样是父母所生。天给予我的已经堪称丰厚,我如果背弃天而贪图逸乐,就会遭到灾祸。一生中的后悔积累到千万次,到头来将是一事无成。过去的过失已无法挽回,一切从今天重新开始,我要用铁肩担当起道义,用自己的口和笔将它不断宣传。只要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将永远不忘记自已的誓言!曾国藩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只要一息尚存,书要读,积极向上之心永不改,并以困知勉行之功向古人学习。“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 ”26曾国藩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要努力实行,以图自强。他曰:“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

14、,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7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27“打脱牙,和血吞”正是曾国藩“困知勉行”的真实写照。 2.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 ,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是读书人作为修身进德的纲领。曾国藩特别重视“格物”和“诚意”二个条目,他说:“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共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 ”28曾国藩认为八目中能使人成功的,唯有“格物”和“诚意

15、”二目。曾国藩以其友吴竹如先生为榜样,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对于一事一物都穷究其道理。他对“格物”理解为:“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 ”29曾国藩将身、心、意、知、家、国、天下都视为物,需要加以“格物”才可知道事物的道理,这种穷究事物的根本道理的方法,用在增进德性术业上,就是追求最完美的德性和最高深的学问。 3.反省改过 曾国藩把书写日记作为反躬自省的方法和工具,他几乎每日都要事无巨细地进行反思,总结成败得失,然后在“成” 、 “得”处发扬,在“败” 、 “失

16、“处痛改,其严谨之状,令人赞服。他在日记有如此8的记载:“凡事之须逐日检点者,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况进德修业之事乎?”30 他常与志趣远大,博学多闻的朋友相互讨论、相互砥砺。 “往复讨论,以实学相砥砺。其为日记,力求改过,多痛自劾责之言。 ”31也常见朋友在其日记上的眉批注解,如日记所载:记昨日、今日事。日来自治愈疏矣,绝无瑟怀之意,何贵有此日课之册!看来只是好名。眉批注:既知名心为累,当如大敌克之。这种朋友之间的砥砺鼓舞,以追求更完美人格的作法,是曾国藩“见贤思齐”的表现。“在中国古代,曾国藩大概是对自反省和批判最多的人之一,不仅严厉,而且荷细,如针如刺,直指心灵中最漆黑的部分。也许你

17、不佩服他的功业,不佩服他的道德,也不佩服他的文章,但你不得不佩服他对自我剖析的勇毅。 ”32曾国藩认为“知错改过”是人最可贵的心性。他说:“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 ”33“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34他在日记中写道:“自立志自新以来,至今五十余日,未曾改得一过。 ”35他就发狠说:“此后直须彻底荡涤,一丝不放松。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6从这儿切一刀,之前死了,发誓重做新人。一个有勇气的人不是面对敌人而是面对自己,敢于面对自己,才是真正的勇敢。能把自己的错误一点点记下来,然后每天看,触目惊心,就可以改

18、正自己。 4.不忮不求 曾国藩以“不忮不求”教人修身养性,认为内心如果没有嫉妒和贪求的想法,就可以培养完善的德性。他说:“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宜于此二者痛下9工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 ”37曾国藩认为“名心太切,俗见太重”之人,常因“患得患失”扰乱于心,造成心胸狭隘格局不高。他曾反省自己说:“近来焦虑过多,无一日游于坦荡之天,总由于名心太切,俗见太重二端。名心切,故于学问无成,德行未立,不胜其愧馁。 ”38又曰:“凡喜誉恶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适足以欺世盗名。 ”39曾国藩以为如果能抱持“不忮不求”的心态,便可去

19、除污心,树立高超品格,增进德性的修养。 5.平淡恬静 曾国藩认为认为精神的修养,一是要“静” ,二是要平淡恬静。 “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 ”40曾国藩曾在日记里反思说:“日内不敬不静,常致劳乏。以后须从心正气顺四字上体验。”41就是说碰到事儿的时候,心中不静,不仅事儿做不好,而且还不养生,还容易导致困乏。他特别主张静坐。认为不论压力大,一定要找时间静坐,这可以使自己得到很好的放松与休息,引发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可以从容地仔细考虑问题。 “心正气顺”是什么呢?就是淡泊守志。他在家训里说过一句名言: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一个人临事淡定、冷静、从容,不要问他看过多少书、上过多

20、少学,这个人一定是有学问的人。心中不藏万卷书,没有很深的见识,断难养成临事不躁的从容气质。他在日记说:“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42看淡富贵功名利禄,便不会招致纷争,引来烦恼,这将使人受益终生。 三、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对大学生品德建设的启示 10曾国藩认为惟修身养性可以提高气质,惟修身养性可以提高人格,惟修身养性可以光耀人生。他的修身养性之道对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1.志存高远,自强不息 曾国藩认为修身养性的目的就是立志成为圣贤之人,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当今大学生,应把为国效力,为民谋利,为社会的繁荣、安定

21、、和睦作为自己的明确志向和奋斗目标。要把个人成才的道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胸怀天下,情系众生,立志成大事,立志有所作为。但有的大学生因为考试不及格、恋爱不成、就业受挫等,就对生活失去信心,一蹶不振,从此沉沦下去,甚至选择错误的做法和道路,误入歧途。这就是没有坚定的志向,没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没有对自身约束的一种坚持,自我提升的一种坚定的表现。大学生应当通过修身养性来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品行,增强心理素质,静下心来,踏实认真地学习和做事,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发扬曾国藩那种“困知勉行”的功力,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八德自勉,克己内省 曾国藩认为要实现“八德”自勉,内外兼修,必须要“克己内省,见贤思齐” 。 “克己内省,见贤思齐”对今天开展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具有深刻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和能力,找出自我道德意识发展过程中优点和不足之处,比如:能够在比自己优秀的同学身上得到启发,善于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并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