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13KB ,
资源ID:1710455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104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清华简《系年》看“共和”与“共和行政”.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清华简《系年》看“共和”与“共和行政”.doc

1、1从清华简系年看“共和”与“共和行政”提 要:被司马迁称之为“共和元年”的前 841 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事件。对于“国人暴动”爆发后的西周王朝政局,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极为简略地将其记述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共和”时期长达十四年之久,史称这段时期的政局为“共和行政” 。学界对于“共和”及“共和行政”的原义聚讼纷纭,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运用多重证据和社会背景分析的方法,将汉代以前的传世文献与清华简、金文等新出资料相结合,认为“共和”是共伯和的简称,得出了“共和行政”实为共伯和名义上摄行王政但由周、召二公实际执政掌权的结论。 关键词:清华简

2、系年 ;共和;周厉王;共伯和;共和行政 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以“共和元年”作为起始之年,中国历史自此有了确切的纪年。 “共和元年”也即前 841 年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爆发了“国人暴动” ;其二,西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 。司马迁在定义“共和元年”时,应是本于“共和行政”的史实。由此可见, “共和行政”在周代社会政治进程中,当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相当深远影响。但对于“共和行政”究为何指的问题,古今学界聚讼已逾千年之久。总体而言,前贤对于“共和行政”问题大致形成了两种说法:以史记为代表的文献说是“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1 而以古本竹书纪年为代表的文献则说是“共伯和干王位” 。1

3、文献说法不同,历代学2者对其认识也就迥然有别,难以形成一种较为统一的认识。 近年新出清华简系年开篇即记述了“共伯和”参与“共和行政”的事情,2 一方面更进一步证明了“共和行政”事件在两周之际社会变革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另一方面, 系年所记与古本竹书纪年 、 吕氏春秋?开春论 、 庄子?让王 、 鲁连子等文献有关“共和”与“共和行政”记载说法若合符契,从而成为我们重新认识“共和行政”问题的重要线索。笔者不揣浅陋,欲结合新材料对“共和行政”问题作一重新探讨,以期收到一丝管窥之效。 一 “共和”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其文曰:“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司马贞史记

4、索隐解“共和”曰:“宣王少,周召二公相王室,故曰共和。 ”3 该解释是对“共和”以及“共和行政”的一种很具代表性的说法。从中可以看出,司马贞认为的“共和行政”就是指国人暴动发生后,厉王出逃,宣王年少,召、周二公相与协和,共理国政,别无任何其他第三者(比如“共伯和” )参与最高执政的一段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坚持认为“共和行政”就是指“召公、周公二相行政”的学者们也多认同司马贞的看法。显然,这种认识是将“共和”一词看作某种政权组织形态,取“相与协和”与“共理国政”之联合意义。与此相反,坚持认为“共和行政”即“共伯和干王位”的学者们则是把“共和”一词当作一个名词看待,认为“共和”是指人名,即“共伯和

5、” 。 既然“共和”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 ,并且对“共和”认识的差异3也主要缘于对史记相关记载的理解不同,所以就很有必要对“共和”以及“共和行政”等相关词例在史记中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共和”以及“共和行政”主要见于下述诸例: (1) 史记?周本纪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 ”4 (2) 史记?三代世表载:“于是以五帝系谍 、 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 ”5 (3) 史记?三代世表载:“厉王胡,以恶闻(遇)乱,出奔,遂死于彘。共和,二伯行政。 ”6 (4)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

6、师始,而共和行政焉。 ”1 (5)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于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表见春秋 、 国语 ,学者所讥盛衰大指著于篇,为成学治古文者要删焉。 ”2 (6)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共和元年,厉王子居召公宫,是为宣王。王少,大臣共和行政。 ”3 (7)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宣王即位,共和罢。 ”4 史记上述记载中的“共和”一词常与某一位历史人物相对应,构成了以下八种人物对应关系:召公周公共和、共和厉王、黄帝共和、厉王胡共和二伯、共和孔子、共和厉王子召公宣王、王大臣共和、宣王共和,因此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语境, 史记中的“共和”一词明显偏向名词性质。另4外, 史记?三代世表以表格

7、形式大体记录了五帝以及夏商周三代诸王的世系延续情况,排在最末尾的即是对“共和”的记载,其文曰:“共和,二伯行政。 ”5 紧跟史记?三代世表之后的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 年表也以表格形式较为完整地记载了自“共和”以至周敬王的世系延续情况,其表头即谓:“共和元年,厉王子居召公宫,是为宣王。王少,大臣共和行政。 ”6 从两表的正文记述以及表格记录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是将“共和”与前后诸王相提并论,他们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因此, “共和”很可能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他具有类似于王的地位与形象,甚至于好像还以他的“名号”作了一段时期的纪年,即“共和”纪年。7 综之,就“共和”与“共和行政”而言,司

8、马迁在史记相关记述中虽然语焉不详,但他并没有明确表明“共和行政”就是指“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别无任何第三者(比如共伯和 )参与最高执政的一段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这一层意思。因此,我们对坚持认为“共和行政”就是指“召公和周公二相行政”的学者们的认识需要重新加以分析,对其不必完全据信。 二 如果仅从字面意义上解释,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也可以被理解为:召公、周公二相协同合作,彼此相应,以处理王朝事务。于是,取他们“协同合作,彼此相应”的意思,在对内对外名号上,将这一王位虚空的混乱时期宣称为“共和” 。但是,联系到各种文献记载的实际情况,这种理解和解释就讲不通了。理由如下: 第一,正如5

9、前文所分析指出的, 史记中对“共和”的多处记载大都倾向于名词性质,偏指某一位具有类似于王的地位与形象的历史人物。如果把“共和行政”看作“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则与史记中有关“共和”的上述记载指意不甚吻合,因而也就很难说是对“共和行政”之“共和”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与理解。 第二,新出清华简系年为战国时期历史记录,其中对“共伯和”此人在“国人暴动”发生后进退周王室的经历有着大略记述,其文曰:“至于厉王,厉王大虐于周,卿李(士) 、诸正、万民弗忍于厥心,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十又四年,厉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归于宋(宗) 。 ”8 这是目前为止有关共和行政的最新历史材料,倘若材料不伪且记录

10、无误的话,则明确证明“国人暴动”发生后,周厉王出奔于彘,共伯和入主周王室,暂代周天子主持了十四年的王朝政治局面。准此,可以理所当然地把共和行政之“共和”理解为是直接取号于“共伯和”此人之名位。而以“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的说法来解释共和行政,要么是司马迁本人误解了历史事实,要么是司马迁本意别有所指,而后人却误读了司马迁文义。 第三, 古本竹书纪年 、 吕氏春秋 、 庄子等先秦典籍中的相关记载表明, “国人暴动”发生后,周厉王“奔彘” ,共地之君“共伯和”出面主持宗周地区危乱的时局,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共伯和”参与执政的这段时期,即指“共和行政” 。以上将“共和”解释为“召公、周公

11、二相协同合作,彼此相应,以处理王朝事务”的理解无法对古本竹书纪年 、 吕氏春秋 、 庄子等先秦典籍中“共伯和”或“共伯”及6其相关事迹的记载作出合理的解释,更无法对古今众多学者所坚持认为的“共和行政”即指“共伯和干王位”之类的认识作出有力的反驳。 第四,西周厉、宣时期的青铜器(如师簋 、 师?簋 、 师晨鼎 、师俞簋 、 谏簋 、 元年师兑簋 、 三年师兑簋等)铭文对“伯和父” 、 “师和父” 、 “司马共”等历史人物有着明确的记载。据相关研究可知,这些人与“共伯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综合各种情况分析来看,他们很可能是指同一个人,即“共伯和” 。1 如果将“共和”解释为“召公、周公二相协同合

12、作,彼此相应,以处理王朝事务”的话,我们就无法对上述青铜器铭文中的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也无法对文献记载中的“共伯和”以及“卫武公”等历史人物的身份作出恰当的分析,更无法对铭文与文献中记载的上述相关人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作出令人信服的诠释。 第五,如果“共和行政”果真只是指“召公、周公二相行政”的话,那么召公、周公在当时就有极大的权势和能力来控制住“国人暴动”后混乱的社会局面;但是,当“国人”包围召公之宫,要求交出太子时,召公表现既悲伤又无奈,以致于最后不得不舍弃自己的亲生儿子以保全太子的性命。不难看出, “国人暴动”爆发后,周、召二公所能控制的力量与叛乱势力相比,还是比较弱小的。以当时的危急形

13、势而论,周、召二公如果仅凭他们当时所能控制的力量,自身尚且难保,怎么能够阻止和镇压“国人”的反叛呢?至于单独执掌王朝最高政务,那就更谈不上了。周、召二公只有联合其他强势人物及其力量,才能共同应对危乱的时局。因此,在当时的危急情况下,这一强势人物只能是善于加强自我7修养,且个人才能极为出众,在地方诸侯和诸多公卿大夫们的心目中享有极高的美誉,而在“共和行政”前后,已经是一位很有权势和威望的政坛风云人物。结合前述相关材料, “共伯和”摄行王政恰是适当人选。 既然将“共和行政”理解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的说法很难讲通,那么就可以重新思考史记?周本纪中所记载的“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一语,是否

14、有新的理解的可能。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史记中对“共和”的记载多偏指某一具体的人以及由此人所代表的年号。因此, “共和”很有可能是指“共伯和”这个具体的人以及以“共伯和”之名位代指的时代称谓。如果我们将“共和”理解为“共伯和” ,同时,将“号”字解释为“名号” 、 “宣称” 、 “号称” 、 “名义上”等义,2则“号曰共和”即可理解为“名义上说是共伯和执政”之类的意思。那么, 史记所载的“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一语就可理解和解释为:召公、周公以及共伯和三公共同参与控制动荡时期的政治局面,名义上是以共伯和为主导,打着他的旗帜号曰“共和” ,但实际上主持和执掌具体行政事务的人却是召公、周公二

15、相。另外,据此也可推知, 史记?三代世表中“共和,二伯行政”的世系记载可以理解为:以共伯和的名号为主导的“共和”政府时期,名义上是以共伯和为主导,但具体执掌行政事务的人实际上是召公、周公二伯。 应该说,这种理解是可以讲得通的。首先, 古本竹书纪年 、 吕氏春秋 、 庄子等先秦典籍中确实对“共伯和”此人以及“共伯和干王位”的事迹有所记载,相关解释可从这些记载中得到文献实证。其次,金文中有对“伯和父” 、 “师和父” 、 “司马共”等历史人物相关史实的记8载,并且他们与“共伯和”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上解释就可以得到相关青铜器铭文的印证。再次,新出战国简牍材料对共伯和接替周厉王临时主持王朝政治局面有着

16、明确记载,这不仅从多重证据角度证明了“共伯和”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实际存在,同时也更进一步证实了共和行政之“共和”本义所指与共伯和此人有着密切联系。清华简系年 、 竹书纪年 、 吕氏春秋以及庄子等相关材料均为战国时期及其以前的历史记录,也是目前所知与“共和行政”事件发生时代最为接近的历史记录,它们均提及“共伯和”参与“共和行政”的事情,其可信度应该是相当高的。诸如清华简系年 、 竹书纪年等材料内容甚至连司马迁本人也未及见到,其信息也就在史记中未曾反映出来,遂在“共和行政”问题上造成了后世诸多误解。 综之, “共和行政”之“共和”首先是指“共伯和”这位具体的历史人物,其次它还指以“共伯和”之名号代

17、称的西周晚期一段独特历史时期,以及西周厉、宣之际王朝中央临时政治运行局面。 三 西周中晚期以来,周王室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内忧外患窘迫局势,这种困境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族入侵和地方反叛;另一个是王朝中央财政危机。抵御外族入侵和镇压地方反叛需要民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这方面耗费的主要承担者是周王室,但随着分封制的持续广泛推行以及王朝末期固有的公卿自利取向和地方离心倾向的日益加剧,昔日周王室的支配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每况愈下,直接导致周王室经济衰退,财力枯竭。到了西周厉、宣时期,外族入侵和地方反叛态势非但未能减弱,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解除和应对这些威胁与反叛必须诉诸武力,9长期的战争已经使得周王室

18、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而或被动或主动地组织和发动新的战争又迫在眉睫,面临日益困穷窘迫局面的周王室必须费尽心力设法扩大兵源和财源。现实局面和客观形势逼迫着周王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以求摆脱困境,减缓衰弱趋势。可以断言,西周厉、宣之际的一系列社会变革都与西周中晚期以来这种社会局势有着直接或间接地关系。 周厉王顺应时代潮流,断然推行社会变革措施, “专利”之举便是其中一项“速效”自救手段。然而,周厉王虽然果敢刚毅,胸怀远大抱负,但毕竟缺乏政治智慧,正如晁福林先生所说“周厉王是一位志大才疏的角色” 。1 周厉王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控制力和支配力,不顾大贵族的反对,一意孤行地推行“专利”政策,并采取“

19、弭谤”之类的极端高压措施,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地反叛运动“国人暴动” 。该暴动是一场有预谋地政治叛乱运动,叛乱主体力量为京师地区的“国人” ,2 部分公卿贵族是叛乱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甚至于有个别地方诸侯也暗地响应。3 叛乱势力的力量强大,形势发展得异常迅猛,周王室显得很被动,甚至都来不及调动和组织镇压的力量。周厉王在极度惊慌之中,仓促逃亡彘地,王位一时虚空,宗周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西周王朝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在此危急时刻,周公、召公与共伯和三人临危受难,果断地组织起一个“临时中央政府” 。周厉王逃亡了,厉王太子静(即后来的周宣王)年龄尚幼,临时政府积极动员、争取和团结一切可以组织调动的力量与叛乱势力

20、进行斡旋和斗争,4 努力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各方力量联合推举共伯和暂代周天子处理王朝政务。 10在“临时政府”中,共伯和因掌管最高军政,在镇压叛乱和稳定时局方面,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共伯和在王位虚空,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临时摄行王政,即代行周天子处理王朝政务。1 因此,至少在名义上,共伯和在临时政府中处于首要地位,他是最高执政,临时政府打着他的旗号,名曰“共和” , “共和”临时政府的行政活动也就被称为“共和行政” 。也许正是本于以上事实,因之就有了清华简系年开篇第 1 章中“至于厉王,厉王大虐于周,卿士、诸正、万民弗忍于厥心,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2 的历史记录,也就有了古本竹书纪年中

21、“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3 以及史记正义所引鲁连子中“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4 等文献的说法。共伯和虽在名义上是最高执政,但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中,周公、召公毕竟是周王室世卿,他们经验丰富,资历深厚,实为掌权者,他们对共伯和既联合又牵制。所以,在“共和行政”的政局中,周、召二公仍然是主体行政的执行者和操纵者。司马迁在史记中特别强调“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应是本于上述史实。 “共和行政”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西周中晚期以来王室衰微,诸侯坐大以及诸多社会矛盾的产物。另一方面,它虽然稳定了当时危急的社会政局,使得西周王朝得以继续运转,但它毕竟对周王朝原有宗法体系、统治秩序以及社会传统理念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改变。可以认为, “共和行政”不仅是两周之际社会变革的产物,而且也拉开了两周之际更为剧烈社会变革的帷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