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14KB ,
资源ID:1710790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107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学生选课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学生选课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oc

1、1大学生选课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制度的改革,学分制以其有效性、灵活性和机动性的特点而被很多高校采用。选课制作为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选课制度的实施情况直接决定了学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文章针对大学生这一主体,对于影响大学生选课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更好地适用和引导大学生的选课行为,达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目的,为增强高校的课程设计、提高教学管理科学性以及老师授课效果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选课行为;影响因素 随着高等院校实施学分制改革,选课制度作为基础和核心,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大学生选课行为存在一定程度波动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具体表现为大量

2、的弃选、补选和退选,这样浪费教学资源,消磨学生时间和精力,同时授课教师难以进行科学地安排和管理。笔者从影响大学生选课行为的因素出发,以求找出影响大学生选课决策的因素,从而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完善选课制度提供依据。 一、研究情况评述 目前,针对大学生选课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不同的学者对于行为研究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目前主流的研究关注的影响因素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制度性因素,诸如选课程序不够完善、对课程的考核形式相对2单一、选课的自由度比较小。另一方面主要是着眼就大学生主体的内在动机,诸如好奇心随着年纪增长在逐渐减弱,为了修满学分等。选课

3、制度推行的环境和制度本身对大学生的选课动机会产生影响,因而上述研究将选课制度的客观存在与大学生主体内在动机割裂开来,不利于全面反映大学生选课。本研究将影响大学生选课行为的客观制度与大学生主体的内在动机相结合,旨在更加全面的了解影响大学生选课行为的因素。二、选课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调查背景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南京某 211 高校抽取 500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 20 名学生进行访谈。 2. 研究方法及指标说明 采用本研究小组编制的大学生选课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问卷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背景部分、选课行为现状及选课行为影响因素。背景部分调查关于填写问卷人

4、的性别、年级、专业类别、省份等;影响选课行为的因素列举了会对选课行为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如学分高低、课堂内容、授课老师、个人的兴趣爱好等。 影响因素的测度采用 7 分量表,用 0-7 分表示对于选课行为产生影响的程度,0 分表示没有丝毫的影响作用,7 分表示十分重要,得分越高,表示影响程度越深,也就是在具体选课时产生的作用越大。在针对某一因素进行分析时,将 0 分定义为“没有影响” ,1 分和 2 分定义为“有点3重要” ,3 分和 4 分定义为“比较重要” 、5 分和 6 分定义为“重要” 、7 分定义为“非常重要” 。 3. 研究程序 在南京某 211 高校校区内进行随机性的问卷发放,在向

5、被调查人说明注意事项之后,等待被测人员填写问卷,完成之后立即收回,保证问卷结果之间的独立性。本次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 478 份,有效率为95.6%。其中涉及到男女比例为 1:1.66;大一与大二、大三、大四的人数比例为:1:1.84:0.62:0.05;调查人员的性别。年级分布受到该校实际男女比例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大四学生的课程比较少,很多在校外进行实习,所以将本科三年级一下作为调查的主体。收回问卷之后运用 SPSS19.0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二)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 14 个因素进行了评分,即与课程本身相关的“学分高低” 、课程内容” 、 “上课时段” 、 “课程的考核方式”

6、;与授课环境有关的“授课教师” 、 “考试通过率” 、 “课堂气氛” ;与学生个体有关的“兴趣爱好” 、 “好奇心” 、 “自己的修课计划” 、 “可供支配的课余时间” ;与外界建议有关的“家庭成员的意见” 、 “同学(学长学姐)建议” 、 “网上相关讨论” 、 “教学大纲的说明” ;与选课制度相关的“学分制收费” 。 在对于 478 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各因素得分如下表所示: 表 1 大学生选课行为各项影响因素的得分 因素 学分高低 课程内容 上课时间 考核方式 授课老师 考试通过率 课堂气氛 兴趣爱好 4得分 4.99 5.49 4.68 5.15 5.13 5.81 4.94 5.7

7、2 因素 好奇心 修课计划 课余时间 家庭成员建议 同学建议 网上讨论 大纲说明 学分制收费 得分 4.67 4.49 4.56 2.58 4.41 3.68 3.42 3.54 在影响大学生选课因素中,打分位于前五的依次是:“考试通过率” 、“兴趣爱好” 、 “课程内容” 、 “考核方式” 、 “授课老师” 。 考试通过率成为了众多学子关心的第一大问题,经调查发现很多高校都存在不及格科目门数达到一定数量将会被劝退的规定,因而大多数学生十分看重考试通过率。同时一些高校规定,一旦有挂科现象出现,该生会被取消免试保研的资格。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会将考试通过率作为是否选修一门课程的考虑条件。笔者认

8、为考试通过率在众多因素中得分最高并不能作为大学生选课行为存在功利性的表征,这是一种基于自身状况的正常反应。此外,很多高校对学生进行的评奖评优活动时,考试成绩作为重要参考,挂科的学生很难拥有参与竞争的机会。 “兴趣爱好”作为第二大因素,说明大部分学生在进行选课时还是将自身的兴趣爱好取向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分和比较容易通过的课程。 “教学大纲”作为学生修课的指导,在打分排名中比较低,隐射出同学们平时对于教学大纲的利用不是很充分,笔者在调查的时候也发现有很多学生不清楚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专业的修课安排,甚至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即将升入大四的学生也没有去按照本科生培养方案查看自己是否达到

9、了毕业要求,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好奇心”在5这边得分比较落后,与其他学者的研究反差比较大。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大学实行的 GPA 计分方式使得一门课程考试结果不理想就会对全部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而是转向身边同学(学长、学姐)的建议,以求能够将风险降低。 针对四大主要因素的横向对比,如表 2 所示 表 2 四大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分布 课程内容 兴趣爱好 考试通过率 考核方式 没有影响 3 0.6% 4 0.8% 7 1.5% 8 1.7% 有点重要 19 3.9% 8 1.7% 12 2.6% 23 4.8% 比较重要 78 16.4

10、% 64 13.4% 59 12.3% 106 22.2% 重要 231 48.3% 222 46.4% 194 40.5% 233 48.7% 非常重要 147 30.8% 180 37.7% 206 43.1% 108 22.6% 就“课程内容” 、 “兴趣爱好” 、 “考试通过率”及“考核方式”这四种影响因素横向比较来看,考试通过率是大多数学生都十分看重的一个因素,近 96%的学生选择比较看重及更深的程度,只有 1.5%的学生认为考试通过率对于自己的选课决策没有任何影响,也是在所有因素中唯一一个认为它“非常重要”超过了“重要”层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考试通过率之所以排名靠前,表明了本科生规

11、避风险这一本性,它在学生进行决策时发挥着“保障”的作用,通过率比较高甚至“零挂科”的科目给学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不排除有些学生在知道通过率较高的情况下会降低学习的热情,有懒散的行为出现。 6课程内容和兴趣爱好分别类属于课程本身和学生个体,学生看重自身兴趣爱好,注重自身发展,在学习中会更加有动力,增强学习效果。课程内容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定,学生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权利。在进行选课决策时,课程内容与自身兴趣爱好是否契合常常成为学生是否进行选修的关键因素。 对于考核方式的主要性,学生的看法较前三大因素有所区别。在后续的问卷设计中,调查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 3 本科生更喜欢的课程考核方式 写论文

12、 120 24.64% 小组陈述 44 9.03% 出勤率 94 19.3% 开卷考试 224 46% 闭卷考试 7 1.44% 本科生对课程考核的方式需求趋于多样化,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及出勤率排在前列。目前普遍实行的“闭卷考试”成为调查中支持率最低的形式,不少文科生将期末考试戏称为“默写大赛” ,可见考核形式单一给大学生带来一定消极的影响。 (三)本科生其他特征对选课因素的影响 表 4 不同学科类型学生看重选课影响因素类型 学科类型 看重任课老师职称 任课老师知名度 任课老师风格 工学 计数 4 31 40 所占比例(%) 5.3% 41.3% 53.3% 7管理 计数 6 27 43 所占

13、比例(%) 7.9% 35.5% 56.6% 经济 计数 9 14 40 所占比例(%) 14.3% 22.2% 63.5% 理学 计数 4 19 58 所占比例(%) 4.9% 23.5% 71.6% 农学 计数 11 51 82 所占比例(%) 7.6% 35.4% 57% 由上述图表可见,上述几个学科的学子都比较偏重于任课老师的授课风格,就横行比较来看,工学学生对于老师的知名度和任课风格都比较看重,经济类学生对于老师职称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学科。笔者认为,学科的性质发挥一定作用,对本科生主体来说,工学,理学以及管理,农学等掌握的都是基本原理,任课老师职称影响不是很大,然而经济类问题的训

14、练常常需要任课老师高屋建瓴,学生比较希望能够接受更权威的知识传授。 表 5 不同学科类型本科生希望学到的知识 学科类型 专业知识 专业以外知识 无所谓 工学 计数 18 41 16 所占比例(%) 24 54.7 21.3 管理 计数 14 52 10 所占比例(%) 18.4 68.4 13.2 经济 计数 7 43 12 8所占比例(%) 11.1 68.3 20.6 理学 计数 16 51 14 所占比例(%) 19.8 63 17.2 农学 计数 19 94 31 所占比例(%) 13.2 65.3 21.5 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较为期望能够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然而不同学科类型本科生的

15、意愿有所差别。工学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意愿比其他学科学生更加强烈,这与学科本身要求有关。在关于专业以外知识学习中,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生更加积极,管理学和经济学都是在理论基础上联系实际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仅仅学习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同时,无所谓在各个专业类型中都占据一定比例,显示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目的性。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 (一)大学生选课行为不存在盲目性,更多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选择 调查发现,面对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本科生首先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划定可选课程,其次考虑老师的考核方式、考试通过率、老师的讲课方式等因素,最终做出选课决策。访谈中一些学生选择了与专业类型差距较大的课程,

16、经了解是在自身兴趣爱好基础上兼顾课程成绩评定结果。故大学生的选课行为本身是理智的,是在外界条件既定情况下达到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本科生职业规划具有多样性,选择继续深造需要考研的学生会放松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向考研复习;选择就业的9学生会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专业课程学习和更多课外实践。 (二)影响大学生选课行为的因素偏重于个人层面,制度所发挥的影响力不够 在对于影响大学生选课行为的 16 个因素进行调查时,与外在制度有关的“学分制收费” 、 “教学大纲的说明”等排名比较落户。在学生进行选课决策时,诸如此类因素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本科生培养方案等明文规定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顺利修满学分

17、,达到毕业要求。如果学生对这些文件的解读不够,造成进入高年级后繁重的修课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学校选修课制度和相关课程性质的宣传解读,诸如组织教学秘书进行培养方案解读,便于学生安排自身修课计划。 (三)影响大学生选课行为的因素缺乏各类学生的专业特性 在对于不同专业类型学生与上课关注内容的相关分析时,发现不同专业展现出趋同现象。即之后从事不同职业类型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没有独特性,从事工科方面工作的学生并没有比从事管理方面的学生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取,同样,从事管理的学生也没有更加关注专业知识以外社会经验的选择。这样的现象对于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工作不利,不能锻炼他们就业需要的特质。 学校可以从课程设置上对不同类型专业有所区分。理工科可以增加专业技能的培养,管理类增加管理实务方面的训练。通过外在的制度改变促使学生更加关注与专业要求相关的因素,更好的适应外来发展的需10要。 参考文献 1 纪滨,秦锋,马丽.大学生的选课行为及心理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2 纪滨,马丽,姚文锐,汪小燕.大学生选课心理与影响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作者简介:侯婷婷(1992- ) ,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南京农业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