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旅游活动中各主体的伦理学思考【摘 要】在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不道德现象层出不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旅游活动中的各主体道德弱化、不文明行为频频出现的原因有两方面:从各主体自身来说是缺乏道德意识;从整个社会来说是旅游经济的线性发展。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主体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之间的道德行为可以构成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可以是恶性循环也可以是良性循环。 【关键词】旅游活动中的各主体;伦理学;思考;旅游经济线性发展;批判 一、案例引入 事件一:2013 年 4 月 10 日, 六女孩泸沽湖旅游拒绝“走婚”遭导游强迫下跪写检讨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导游打人事件已屡见不鲜。
2、事件二:2013 年 4 月 30 日晚 11 时在陈先生去湖北神农架景区上厕所时滑倒致粉碎性骨折。在送回武汉治疗的途中,却不料司机半途“甩客” ,经过警察出面协调,景区竟“不情不愿”地安排其转乘公共交通工具返武汉,陈先生忍受剧痛和高血压折磨长达 20 小时才回到武汉进行治疗。 事件三:2013 年 6 月 16 日,海南三亚大东海海滩附近一头宽吻海豚搁浅,在等待救助的过程中,一些游客和市民却纷纷抱起奄奄一息的海2豚合影,因为救护不当呛水至海豚肺功能衰竭死亡。 案例反映的都是发生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这些不良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与我们的旅游活动中,这给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社会、道德环境等各方
3、面带来负面影响,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带来危害,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从各主体自身来说是缺乏道德意识;二是旅游经济的线性发展。 二、旅游伦理学概念分析 中国传统伦理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关于如何为人处世的道德,具体说,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道德准则、人生理想、道德思考和道德学说的总和。代表性的有以中国古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为中心的伦理道德,其主要是处理人与人相处时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 旅游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旅游学科中一个新兴而又重要的分支学科。旅游伦理学以发生在
4、旅游实践过程中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旅游活动领域和过程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而被提上研究日程。从旅游活动中出现的许多违背伦理的现象看,加强旅游伦理研究与建设已经非常紧迫。作为法律与规制的补充剂,旅游伦理在调解以服务为基本特色的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冲突方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三、旅游活动中的各主体道德行为的伦理学思考 绝大多数的人类行为与决策都带有伦理特征,旅游行为也不例外。3旅游活动过程中除了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外,还涉及旅游景区(景区管理者、景区从业人员、当地居民) 、旅游企业(开发经营者) 、旅游者、政府等人的行为。 (一)旅游者 旅游者既是旅游的主
5、体也是旅游伦理的主体,要提高旅游伦理的主体意识,旅游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近些年,随着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利用闲暇时间外出观光、度假的游客日渐增多。然而,在一股股旅游热潮来袭之时,我们同样也意识到,加强国民出行文明、道德行为,也已经迫在眉睫。 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旅游经验不足、环保意识差、道德感弱化等,是引起游客普遍道德弱化的主观原因;法制建设不健全导致旅游者的法制观念淡薄、旅游目的地管理机制不完善、社会对旅游公共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等是引起游客普遍道德弱化的客观原因。对于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主要有:1、树立环保意识,旅游过程中注意自身行为,逐渐消除旅游陋习;树立旅游文化意识,尊重旅游目的
6、地人们的风俗习惯,注意礼仪。2、旅游者要养成良好的旅游消费习惯,物质与精神消费相协调。3、充分发挥旅游活动的教化功能。将旅游伦理价值观念和旅游伦理规范应用到旅游活动中,培养游客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减少游客在旅游中的不当行为。最终使游客能尊重、鉴别和欣赏地方文化习俗,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妥善处理好旅游者本身与目的地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景区 4由于旅游景区的异质性,当地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的程度往往不高,受教育程度低,在旅游快速发展的带动和冲击下,经济利益促使当地部分居民的思维和价值取向也发生偏差,出现以经济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纷纷以各种方式赚取旅游利益,无视道德和社会影响,使得各种
7、丑陋现象不断发生。再加上当前旅游景区在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缺失,导致游客利益和景区社会形象受到“双输” 。甚至一些重量级旅游景区也因为文化商业化现象严重而失去了“本、真、性” ,为了提高旅游效益且迎合旅游者“游兴”的需要,盲目地将很多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经过改头换面后推介给旅游者,使当地传统文化习俗商业化、庸俗化。 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着手:1、从旅游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引入旅游伦理观念,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倡旅游诚信服务。2、改进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制度,改善旅游环境的道德氛围。3、旅游景区全体员工应加强旅游环境环保意识,景区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景区资源的保
8、护工作,同时鼓励所有的员工都参与对游客的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的内容涉及到资源保护时。4、旅游景区应采取有效的游客管理措施、员工管理措施以及景区生态环境的管理措施。 (三)旅游企业 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要不要遵循各种道德规范呢?到现在为止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没有多大的实质性的意义了。旅游企业与伦理道德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联系,而这种关系涉及企业的道德背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与法律及企业不断变化的社会角色和经营5使命等,这既不是社会强加的,也不是企业自身杜撰的,而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旅游企业的伦理思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外部的社会措施(加快企业的体制改革,适应不
9、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等) ;另一个是企业的内部举措(制定企业的伦理章程,组织员工进行伦理道德培训等) 。对于景区经营开发商而言,在旅游景区的开发评估和规划中,应尊重自然规律,不能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应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鼓励和支持东道区居民参与和景区相关的决策,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 所有的旅游企业,包括各种旅游组织都必须承担起对环境、社会、旅游者和自己员工的伦理责任,在经营中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动态平衡。 (四)政府 任何措施和政策的实施必须要有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做为强有力的后盾,需要政府的号召力和人财物的
10、支持。所以政府应是旅游伦理建设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重视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要对旅游公共道德建设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旅游道德教育,培育人们的旅游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旅游道德意识是为了使旅游活动中的各主体达到一个“慎独” 、 “自律”的效果,然而仅仅靠“慎独” 、 “自律”来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才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加强旅游政策的伦理导向,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建立6并完善旅游监督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要重视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发挥旅游在文化交流和传承中的作用,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激励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主体积极参
11、与到旅游文化建设中来,共同为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而努力;发挥我国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天然优势,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和科技含量、突出旅游文化的特色性;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旅游文化队伍素质,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旅游行业的软实力。 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主体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之间的道德行为可以构成一个循环,可以是恶性循环也可以是良性循环。假如政府、旅游企业等只注重自身利益;景区工作人员态度冷淡、不情不愿、爱理不理;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的扭曲和破坏等,势必会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印象和积极性,从而各主体之间进入一个恶性的道德循环。反之,旅游者就会真正实现旅游的目的-寻
12、求一种心灵的体验,旅游业也会进入和谐健康发展的良性道德循环。 四、对旅游经济线性发展的伦理学批判 旅游经济的线性发展指的是以旅游经济的总量为指标,以游人增长及经济增收为追求,以旅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评价标准而进行的发展。它只重视经济指标,而忽略了社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支持体系三个方面。 虽然,在经济追求与道德的关系上,有学者认为经济利益的追求并不完全与伦理道德相矛盾,而且认为适当范围的经济利益的追求是一种伦理责任。但是,当整个社会在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的时候,7仅仅以单一的旅游经济发展指标为评价指标时,整个社会的不和谐现象也随之更加凸显。下面从伦理学角度,对旅游经济线性发展带来的
13、危害进行分析: (一)评价体系的单一性 在旅游发展的现实中,还是以旅游经济线性发展为主,尤其在政府层面的执行和评价上,经济指标仍然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在以经济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中,一切都可以也必须用金钱来衡量,在旅游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变成纯粹的金钱、利益关系,至于“文化”的媚俗化、民俗的商品化、史迹的现代化在这种单一评价体系下的也屡屡出现。这就使得人的幸福与精神境界的全面提升这一旅游发展的最高目标变成天方夜谭、遥不可及。 (二)发展目标的短视性 在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企业、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目标短视化的参与者和受害者,各级政府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使旅游业产生了
14、许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不惜牺牲生态和人文,大力开发、盲目建设,造成了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目前国内部分旅游景区管理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和修缮不均,非法宰客等主要都是由景区管理者的短视眼光造成的。对于旅游者而言,在旅游经济线性发展,商品化充斥社会,功利追求为主导价值观的情境中,其旅游的动机、消费的心理、旅游行为也深受目标短期化的影响而浮躁和不成熟。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也是“变味”的旅游,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变成了一句空话。 8五、结语 布雷赫特认为要先找到食物,然后再讲道德,从这句话人们不禁想到马斯诺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
15、,旅游不仅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所带动的社会生活层面也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旅游活动中的各主体迫切需要从旅游活动的低层需求转向追求高层次的需求。 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要实现真正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还远远不够,更应是人的现代化,中国的旅游者、景区管理者、景区从业人员、当地居民、旅游企业以及政府等旅游活动中的主体都需要一次 “道德启蒙” 、和旅游伦理教育,这是以往旅游实业界和理论界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要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合理完整的旅游伦理教育体系。让旅游者、景区管理者、景区从业人员、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政府真正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和社会伦理、个人伦理、政治伦理、职业
16、伦理的旅游发展理念,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寿鹏,旷婷玥.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到旅游者道德行为失范J.旅游研究,2011-06-26:56-61. 2 甘婷.中国旅游伦理中有关问题探析J.旅游纵览, 2013-02-23. 3 许亦善.以人为本理念下旅游发展的再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1-05. 4 李娌.浅议旅游景区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管理J.吉林工商学院学9报,2011-03:22-24. 5 杨亚娟.关于旅游景区管理的伦理学思考J.科技信息, 2012-11-05. 作者简介:唐夕汐(1990.08- ) ,湖南邵阳人,云南大学硕士;常飞(1989.01- ) ,安徽亳州人,云南大学硕士。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