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23.50KB ,
资源ID:1712800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128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海合会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大国外交.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海合会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大国外交.doc

1、1海合会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大国外交摘要:20 世纪末以来的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和独立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海合会从科索沃的伊斯兰背景及其民族遭遇入手,一方面支持科索沃穆斯林的权益及获得伊斯兰国家身份,另一方面支持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行动,承认欧盟在科索沃独立等问题上的主导作用,这实则体现了海合会游走于伊斯兰体系和现代国际体系之间的双重合法性建构。海合会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大国外交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这对于考察海合会对地区和全球其他事务的参与提供了经典案例和分析视角。 关键词:海合会;科索沃;北约与美欧;伊斯兰;体系与合法性 文章编号:1673-5161(2013)01-0034-16 中图分类号:

2、DS01 文献标码:A 海合会自 1981 年 5 月成立以来,在 30 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大国外交路径,这主要表现在四个不同层面:首先是针对世界大国的外交活动,以谋求主要世界大国的政治与军事支持为主;其次是争做伊斯兰世界大国的外交活动,利用其作为伊斯兰教发源地并坐拥麦加、麦地那两大圣地的宗教优势,谋求自身在伊斯兰教世界的盟主地位,伊斯兰世界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便是其主要载体;再次是争做阿拉伯世界大国的外交活动,通过巨额油气收入来介入并主导阿盟决策,并最终达到掌控阿拉伯世界话语权的目的;最后是确保海湾地区大国的外交活动,在海湾地区传统的海湾君主国、伊朗和伊拉克“三足鼎立”2中

3、增强实力,并促使力量天平向自身倾斜(参见图一) 。 事实上,这四个层面并非相互平行,而是在实践中相互交错。科索沃问题作为冷战结束后西方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支点,海合会及其成员国在此问题上所展开的大国外交活动便具有鲜明的多维度色彩,这不仅是海合会参与欧洲事务和伊斯兰事务的积极平台,更是其参与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契机。 一、海合会对科索沃战争的间接支持(19981999 年) 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持续了数十年,中东伊斯兰世界也被卷入其中:一方面,南也门和阿富汗建立的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政权,以及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泛社会主义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共和政权纷纷倒入苏联阵营;另一方面,海湾君主国、北

4、也门等传统伊斯兰君主国出于对共产主义无神论和暴力革命的恐惧而倒入西方阵营。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所认为的“历史的终结”在充满乐观的同时,再次将对未来世界的担忧指向伊斯兰世界。亨廷顿则进一步点明了文明会取代意识形态成为新的斗争形式,并较多提及了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与碰撞。 尽管伊斯兰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西方学界所设想的、后冷战时代西方所面临的主要敌人之一,但美国在“911”事件前仍难以确定其敌人,伊斯兰世界并非美国考虑的全部,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仍是其重要考量对象。不仅如此,1998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针对南联盟所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在新旧历史的交替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一

5、方面,米洛舍维奇政权被视为共产党的残余势力,打击米氏政权是冷3战的一种延续;另一方面,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所遭遇到的种族清洗令西方感到忧虑,北约与科索沃穆斯林势力的联合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对冷战后时代文明和谐共处的一种调和试验。实际上,米洛舍维奇在担任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领导者时反对民族主义,但“早在 1989 年初,米洛舍维奇便试图通过将其自身从一个共产主义者转变成一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来保持权力,其所作的宪法修改取消了穆斯林科索沃的自治,并派兵平息可预见的随之而来的动荡。 ” 由于冷战后的 19912001 年的 10 年过渡期内,国际体系转型加剧,

6、但旧有的矛盾也得到空间的释放。尽管美国在沙特的驻军行为招致本拉登为首的伊斯兰激进分子的暴力乃至恐怖主义袭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在 20 世纪九十年代伊斯兰与西方之间是一种剧烈性的对抗状态。阿富汗共产党政权崩溃后从军阀混战中崛起的塔利班势力便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并且在“911”事件之后美国仍期望与塔利班保持早先的合作关系,这表现出冷战后十年伊斯兰与西方的合作一面。不仅如此,通过海湾战争谋求西方保护且获得海湾大国地位的海合会国家更是进一步与美国和北约站到一边。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客观来看,当时的海合会并未高度关注科索沃问题,对科索沃所发生的事情及其对于新旧历史交替的意义并未有着深度的察觉,但维护与美国和北约

7、为代表的世界大国势力的战略合作关系是其重要考量。简而言之,海合会并未将科索沃问题看作是一个关切自身利益的问题,只是出于盟友的道义和安全利益需求而采取“顺水推舟”的活动。据埃及金字塔报报道:“有部分阿拉伯国4家毫无保留地支持北约行动,如海合会大部分成员国赞同美国政策,因此这些国家没有采取任何反对的举动,或对北约的干预并不关心。阿联酋宣布派遣 150 名军人赴法国训练,以参与维护科索沃和平的任何国际行动。摩洛哥也与海合会态度相近,约旦国王从贝尔格莱德撤回约旦大使。 ”除此之外,海合会还对美国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发动的对伊拉克的空袭活动持支持态度,为美国“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战略试验铺路。1999 年

8、 5 月 23 日,对伊拉克空袭编队就有来自土耳其空军基地的 12 个美英战斗机编队和来自沙特、科威特空军基地的 34 批战斗机。科索沃战争导致西方与中俄之间的对峙与冲突,但北约对战争结果的不确定和大国的相互妥协促成了科索沃问题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联合国安理会于1999 年 6 月 10 日通过 1244 号决议,其核心思想是既承认南联盟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又认为科索沃必须实现实质性自治。联合国接替北约对科索沃实施托管,并成立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UNMIK) 。1244 号决议得到安理会 15 个理事国的 14 票赞成、1 票弃权(中国)而通过,其中包括非常任理事国中的两个伊斯兰国家

9、海合会国家巴林和东盟成员国马来西亚。 即便如此,从国际社会的关注度来看,主流思潮关注的是世界大国,如中俄等对于科索沃战争的态度。甚至极少有人关注到海合会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对于科索沃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海合会在科索沃问题上的低调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海合会更多关注海湾战争以后的海湾地区局势,尤其是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与西方的博弈及其对海合会的威胁,科索沃从来就不是海合会关注的重心;其次,海合会当时只5具备地区大国实力,对于成为世界大国议题的科索沃问题并无过多话语权,其态度无关轻重;最后,科索沃当时更多使用西方的种族清洗话语,并未大力重塑其伊斯兰形象,这一点也很难让伊斯兰国家产生身份共鸣,

10、甚至巴尔干地区伊斯兰宗教传统的长期衰微以及前南政权长期以来的无神论教育造成了科索沃的长期世俗化,穆斯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族群代号而未必拥有宗教意义。 在宗教层面,海合会对科索沃的支持力度远远比不上那些伊斯兰圣战者,如一名埃及伊斯兰主义者宣称:“对我而言,科索沃与波斯尼亚同等重要” ,许多穆斯林通过捐款、组织志愿者、向政府施压等形式予以支持;在世俗层面,伊拉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原苏联的泛社会主义盟友坚决反对西方的“人道主义干涉” ;这些构成了西方所认为的,伊斯兰世界因科索沃问题而导致的分裂。这种分裂也为 21 世纪初以来中东伊斯兰世界的权力格局转移埋下伏笔。 二、海合会对科索沃独立的直接支持

11、(2008 年迄今) 美国通过科索沃战争来维护其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这场战争对于西方的军事战略、外交战略转型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随着米洛舍维奇政权被迫接受北约条件,自 1999 年开始,科索沃便处于联合国的托管之下,南联盟已失去对科索沃的有效治理。随着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的化解,科索沃问题逐渐降温。包括海合会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其他政治、军事、经济和气候治理等议题。 “911”事件的爆发使伊斯兰与西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越发凸显,也标志着冷战结束后,宗教与文明取代意识形态成为了国际关系冲突与和平的分界线。美国以科索沃战争为伏笔,以阿富汗战争为预演,以伊6拉克战争为突破口,大力打击新的与残存

12、的反西方势力。在美国的中东“反恐”战争如火如荼之际,科索沃局势相对平静。2008 年 2 月 17 日,科索沃议会投票,宣布“科索沃共和国”从塞尔维亚正式独立,并要求国际承认。从科索沃战争到科索沃独立的十年历程来看,西方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因此,科索沃一方面按照西方的标准进行政权建设,以加入欧盟为目标;另一方面,作为穆斯林为主体的“科索沃共和国”也希望从伊斯兰世界获得更多支持,从国际承认的角度找到宗教上的突破口。即便如此,科索沃宣布独立之初,海合会为首的伊斯兰世界并未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这与科索沃的世俗化以及普通民众对伊斯兰教的认同度有着密切关联,欧盟化与伊斯兰教如何调和也值得继

13、续观察。 科索沃将入盟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从地理位置和政权体制角度来看,其可行性高于土耳其。科索沃普通民众和西方学者的看法比较具有普遍性,如一位科索沃大学教授指出:“这里的人都是穆斯林,但他们像欧洲人那样思考” ;一位美国教授指出:“这里的穆斯林将他们自己定位为穆斯林精简版(MuslimLite) ”;一位科索沃酒吧服务员认为:“我们是穆斯林,但不是真的” ;一名科索沃企业家认为:“我们从来都不是实践的穆斯林,如同中东的那些人首先,我们是阿尔巴尼亚人。宗教位居第二” ;宗教在科索沃是私人领域而非公共领域的存在,一位科索沃人指出:“我们从未讨论过它” , “一年前,我才发现,我的一位好友是天主教

14、徒,而且我们在过去十年一直是好友”:一名科索沃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甚至认为伊斯兰只是奥斯曼帝国强迫改宗留下的遗产,只是一7种既成事实。不仅如此,科索沃伊斯兰宗教界对于伊斯兰瓦哈比运动也保持着高度警惕, “我们费尽辛劳来阻止这些类型的运动” , “这些类型的运动对所有的国家、信仰和宗教来说都是危险的。已在这些领域培育了的传统的伊斯兰教是对未来的最好保障。假如我们允许外国人前来并通过他们的思想将我们推向战争,那么局势将会失控” 。从科索沃民众和宗教界的态度,不难看出海合会对承认科索沃独立的暂时迟疑之因。海合会国家在科索沃独立之初的宗教迟疑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科索沃标志着一种分离主义倾向, “是否这是

15、沙特阿拉伯为何不支持科索沃出现之因?” “对于沙特人而言,真正的威胁来自邻国伊拉克,它将会击破被诸如彼得加尔布雷思(Peter Galbraith)之类的专家所预言的什叶派一逊尼派一库尔德人连线。并且这种击破随后将会被证明是传染性的:所有的海合会国家可能都需要沙特的牵头。 ” 针对伊斯兰世界的广泛迟疑,科索沃政府乃至宗教界在谋求国际社会承认问题上的态度存在高度一致。2008 年的朝觐活动是科索沃打开伊斯兰世界外交突破口的关键性活动。科索沃战争以后,科索沃民众持联合国科索沃临管会颁发的护照出境,2008 年宣布独立以后,换发“科索沃共和国”护照。这些手持科索沃新护照的穆斯林借道伊斯兰国家前往沙特

16、履行朝觐功课的行为对于伊斯兰国家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的模糊政策是一个巨大冲击。当时阿拉伯国家中仅有阿联酋一国承认科索沃独立。虽然“人们带着新护照充满热情地踏上朝觐之路” ,但一些科索沃朝觐者害怕其朝觐之旅止步于叙利亚与约旦边界,因为这两国尚未承认科索沃;而对那些直飞沙特的科索沃朝觐者,沙特当时虽未承认科索沃,但将科8索沃新护照视为有效的旅行证明文件。科索沃以朝觐为契机的国民外交活动对于展示科索沃新护照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并取得了预期效果。海合会国家以及其他伊斯兰国家开始承认科索沃甚至建立外交关系。 从表一不难看出,迄今为止,伊斯兰国家中对科索沃独立持支持态度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海合会六国与约旦)

17、、东非(科摩罗、吉布提、索马里三国) 、东南亚(马来西亚、文莱两国)以及北非毛里塔尼亚和中亚的阿富汗。科索沃官员通过出访海合会国家,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对伊斯兰世界的外交局面。2011 年 5 月,科索沃外长恩费尔霍哈伊(Envar Hozhai)访问沙特并同沙特外交大臣沙特费萨尔王子进行会谈,其议题涉及双边合作以及外交承认问题。2011 年 6 月,科索沃驻沙特使馆代办雷杰普白夏(Rexhep Boja)尤为强调不承认科索沃会阻碍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公民开展的自由运动,他敦促海合会所有国家和其他伊斯兰国家尽快承认科索沃,他认为:“尽管科索沃主权获外交承认的长期奋斗目标正在缓慢且持续地实现,但

18、普里什蒂纳在争取获得伊斯兰合作组织整个团体的支持上失败了” 。2012 年 1 月,科索沃总统阿蒂费特。亚希亚加(Atifete Jahjaga)前往阿联酋出席世界未来能源峰会(WFES2012) ,并利用此机会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谈以谋求联合国承认。2012 年 6 月,科索沃总理哈辛塔奇(Hashim Thaci)访问沙特,他与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艾克麦尔艾丁伊赫桑奥卢(Ekmeleddin Ihsanoglu)会谈时提及科索沃加入该组织的问题,伊赫桑奥卢揭示了伊合组织自 1996 年以来对科索沃独立权力的支持。塔奇指出:“科索沃在无视人民政治、宗教与文化权利的国家当局的统治下,遭遇了大

19、量不公9与压迫。在独立并获得包括 30 个伊合组织成员国在内的 91 个国家承认之后,目前该组织期待科索沃尽快成为联合国和伊合组织的成员国” ,“科索沃决定在下一个阶段进一步加强与伊合组织的联系” 。 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与科索沃互动密切,除了互打宗教牌实现双赢之外,沙特还关照到欧盟对科索沃独立的支持。对于欧盟而言,科索沃处于欧洲巴尔干地区,其安全与稳定关涉欧盟利益。欧盟积极在联合国安理会1244 号决议的框架下参与科索沃问题的解决以及科索沃实质性自治的实现,并期望利用联合国的合法框架实现自身目的。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一直是大国与南联盟的关切,1244 号决议只是 1999 年情势下兼顾各方利益

20、的一种妥协之举。欧盟希望最大可能地主导科索沃事务并逐步突破1244 号决议。第一,早在 2002 年 11 月,欧盟便在科索沃建立了“稳定跟踪机制” (STM) ,实际上是欧盟与主权国家之间“稳定与联系协议”(SAA)的变体。第二,2005 年,芬兰前总统阿赫蒂萨里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为科索沃最终地位谈判特使,并于 2006 年初在奥地利建立联合国科索沃特使办公室(UNOSEK) 。2007 年 2 月,一项名为“阿赫蒂萨里计划” (Ahtisaari Plan)的科索沃前途方案被提出,该方案呼吁给予科索沃更多的国际介入,也期望科索沃独立参与各种国际机构,阿赫蒂萨里指出:“我们已与重要的国际

21、伙伴进行了广泛协商,尤其是联络小组(Contact Group) 、欧盟与北约。它们介入了已采取的每一个步骤,并且对该进程的支持贯穿始终。 ”第三,欧盟于 2008 年 2 月 16 日向科索沃派出“欧盟科索沃法治特派团” (EULEX Kosovo) ,施以警察和司法方面的影响力,这招致俄罗斯与塞尔维亚的反对,当年 11 月欧盟承诺该特派10团不实施“阿赫蒂萨里计划”后有所缓解。第四,2008 年开始,欧盟向科索沃指派国际民事代表(ICR)与欧盟特别代表(EUSR) ,其中前者由欧美国家组成的“国际指导团” (ISG)任命,后者由欧盟理事会任命。虽然欧盟成员国塞浦路斯、希腊、罗马尼亚、斯洛伐

22、克、西班牙不承认科索沃独立,但“国际指导团”的诞生实际代表着欧盟对科索沃独立的支持态度;国际民事代表本来就是“阿赫蒂萨里计划”的设计,欧盟将皮特费斯(Pieter Feith)同时任命为首任欧盟特别代表与首任国际民事代表的做法不过是某种变通。2010 年 7 月 22 日,国际法院判决科索沃独立宣言并不违法。随着 2012 年 9 月 10 日国际民事代表处完成托管任务以后,欧盟特别代表成为欧盟与科索沃唯一的合法联系渠道。第五,欧盟近年在吸收科索沃入盟问题上尺度越来越大,欧盟长期以来将入盟前景作为诱饵,促使塞尔维亚不断对科索沃做出让步,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甚至于 2012 年 2 月 24 日签署

23、了星号协定 (Asterisk Agreement) ,塞尔维亚接受科索沃以“科索沃”而非“科索沃共和国” ,亦非原有的“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名义参与地区事务并与欧盟各机构建立直接联系,以及与外国签署协定,塞尔维亚也不再在科索沃代表与会的情形下拒绝参会。在此背景下,2012 年 10 月 10 日,欧盟委员会指出,与科索沃签署稳定与合作协议并无法律障碍,完全的主权国家身份并非必要条件,其前提是科索沃在法治、公共行政、保护少数民族、贸易等领域获得更多的进步。 海合会了解欧盟、美国和北约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合作与冲突,尤其是欧美之间的矛盾。因此,海合会 6 国虽自 2008 年 10 月2011 年 10 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