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汉字教学改革摘要:汉字教学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教学需求,为了进一步加快汉语国际推广的步伐,我们必须对汉字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编写新型的汉字教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外国针对非汉字汉文化圈的零起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应采取“先语文分进,后语文合流”的教学模式,并进而提出教学中应注重“多认少写、部件教学、提供汉字的使用语境、汉字复现率”等四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编写教材时在选字排序和练习编写方面应采取的若干策略,重点强调了教材编写中应给出汉字的使用语境以及在初级阶段将汉字教学和阅读能力相结合
2、的观点。 关键词:汉字教学 教学模式 教材编写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快速上升,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汉语热正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如何利用这一热潮,进一步加快汉语国际传播的步伐,如何进一步扩大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属于非汉字文化圈,在这些国家推广汉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阻碍就是汉字教学。在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眼中,汉字优美而古老,但是其结构复杂,犹如天书,汉字的难学难记,导致非汉字2文化圈的学生学习汉语时浅尝辄止,往往停留在初级水平,很难跨越中级,甚至因为对汉字的畏难情绪而彻底放弃汉语的学习。 “汉字难”成为“汉语难
3、”的主因,这严重影响了汉语在非汉字文化圈国家中的推广。为了加快汉语国际推广的步伐,我们必须依托汉字认知研究、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改革汉字教学方法和教材,充分展示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汉字成为推动汉语及文化传播的动力,而非阻力。 本文讨论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初级水平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时应采用的教学模式以及编写相应教材时应注意的原则和策略。 二、汉字难学的成因 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是记录汉语时具有形、音、义三要素的最小自然结构单元。正由于汉字这样的特点,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汉字难学难记的观念根深蒂固,汉字教学也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方面。 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4、和精力,但是收效并不理想,于是他们对汉字产生畏难或排斥情绪,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学生自身认知模式和现行的汉字教学模式。 认知方面,神经语言学研究认为,人脑的语言功能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前脑的“布洛卡区”另一个是位于后脑的“威尼克区” 。汉字阅读的主要区域是布洛卡区,而拼音文字阅读的主要区域在威尼克区。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认知模式与汉字文化圈学生的认知模式不同,威 尼克区的记忆主要靠听说。对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习得汉字需要通过布洛卡区的通道,即“视觉-图形-阅读-语言” ,而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3习惯于利用威尼克区的通道来掌握拼音文字的语言,即“听觉-语音-听说-语言” (张必隐,19
5、92) 。因此,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缺乏方块模式概念,往往出现偏误。曲凤荣(2012)将这种偏误概括为四种:部件偏误、笔画偏误、结构混淆、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偏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其拆字、组字能力较差,对汉字本身的字义理解能力较差,进而影响到以字组词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国内普遍采用的汉字教学模式并不适应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目前,国内的大学一般不开设独立的汉字课,或者即使有汉字课,也是依附于综合课的,也就是张朋朋(2007)所谓的“语文一体” “语文并进”模式。 “语文一体”是指在教材编写上语言材料用文字来书写。 “语文并进”是指在教学方式上一边教“语言” ,一边教“文字”
6、, “语”和“文”同 步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不区分“汉语”和“汉字” ,认为“汉字”包含在“汉语”之中,因此,只提“汉语教学” (张朋朋,2007) 。即“说什么话,教什么字” ,也就是文字教学服从语言教学。这种模式的缺点是:1.对于初学汉语的学生,识记汉字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限制了听说课的进度,降低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2.教材中所出现的汉字是杂乱无章的,学生一开始就面对“您” “谢” “起”等复杂的合体字,使学生觉得汉字难写、难记,仿佛“天书”一般, 一开始就对汉字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影响到汉语学习的兴趣;3.由于汉字教学没有把汉字作为一个有规律、有理据的组合系统来教,学生对汉字的
7、部件、结构、理据性了解不足,影响了学生对所学汉字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自学汉字的能力;4.汉字教学受“词本位”影响,学生在学习时总是以词为整4体,缺乏语素概念,不注重对每个汉字意义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制约了“以字构词”的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现有的教学模式完全不适应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我们为了扩大汉语的传播范围,加快汉语的传播步伐,必须针对教学对象,同时结合汉字的特点,改革汉字的教学模式,并编写相应的教材。 三、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初级阶段可以采用“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关于“语文分开”的模式,前人已有过讨论,如崔永华(1999) 、赵金铭(2011)主张“先语后文”
8、,张朋朋(2007)主张“语文分进”等。笔者赞同“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认为汉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就应该开始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训练。佟乐泉(1997)也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汉字有时可以成为学汉语的重要依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以文带语如果能够在学汉语时通过视、听两个通道同时接收到汉字的符号和汉语的声音,就有了互为联想线索的便利” 。所谓“语文分进”是指“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分开进行,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和教法,教授独立的内容。语言教学是教普通话的听说能力,汉字教学是教中文的汉字读写能力,二者相对独立(张朋朋,2007) 。其具体做法就是分别设“汉语课”和“汉字课” ,根据汉语教学和汉字教学
9、的特点分别编写独立教材。 “汉语课”利用拼音教授基础会话,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听说能力,这既提高了他们学习汉语的信心,也为今后学习汉字打下了基础。汉字课不再依附于口语教学,自成体系,根据“由简到难”的原则选取常用的、构字能力和构词性强的汉字进行教授。主5要教授汉字的“部件”及其构造规律,介绍字形结构及其理据性,教学时采用“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对于汉字的负面情绪,使学生形成“部件意识” ,学会分析汉字结构,并初步了解汉字“音义”的组合规律。教授汉字的同时,给出 12 个由该汉字组成的典型的、常用的词语,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日常会话,并且
10、识字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回归“语文合流”的模式。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汉字字形已有认识,汉字教学从字形转向字义,立足于“字本位”原则,通过“以字构词”的方式,将被动的因词而记字转变为主动的因字而组词,使字的记忆变成一种在理解基础上的扩展和生成过程。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阶段主要教授汉语课中已经出现的汉字,以精读课词汇表中的汉字为基础,结合字形、字义、构词特点,围绕核心字(有笔画、部件、结构上的典型性和类型性,便于扩展联想出其他的字)适量扩展,以达到核心字反复出现的目的(王汉卫,2007) 。这样,汉字不再是汉语学习的“拦路虎”
11、 ,反而有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成为汉语学习的助手。 采用新模式进行汉字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注重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江新(2007)曾通过实验验证了“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教学方法的成效。通过实验对比,她发现增加认读量、减少书写量,遵循了汉字学习的规律,既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对提高识字效率有显著效果。 (二)注重部件教学。传统的笔画教学过于分散,不利于汉字识记6和运用。基于“多认少写”原则,利用汉字的可分析性和部件的音、形、义特征提高识记汉字的速度和质量,通过训练学生拆字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新字的能力。费锦昌(1996)认为“部件是现代汉字字形中具有
12、独立组字能力的构字单位,它大于或等于笔画,小于或等于整字” 。崔永华(1997)基于心理学假设“汉字拆分出的记忆单位越少、可称谓性越高、含义越明确,越利于记忆” ,论证了利用部件进行汉字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教学原则:注重独体字教学、注重对比分析、注重结构教学。 (三)注重提供汉字的使用语境。徐彩华(2010)通过试验证明,频率是汉字学习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贡献量达到 15%31%左右,而其他文本因素(如笔画数、声旁规则等)均在 5.5%以下。学习者身处外国,从“零”开始,汉字课堂几乎是他们全部的“汉字时间” ,如何增加学生接触汉字的频率?课堂提供的使用汉字的语境至关重要。语境包括所教汉字组成的
13、词语、短语。随着所学汉字量的增加,可以编写句子、短文,这不仅增加了汉字复现率,巩固了学生对所学汉字的记忆,而且“以字构词”的方式,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学生在增大识字量的同时提升了阅读水平。 (四)注重汉字的复现率,避免“前学后忘”:对外汉语教学界相关研究也表明,汉字的出现频率和复现率与汉字认知有显著正相关,当汉字复现率达到 24 次左右时,外国留学生对汉字音义识记的正确率为 69%。在目前的对外汉字教学中,汉字的复现率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提高汉字的复现频率。 (梁焱,2012) 四、汉字教材编写策略 7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依赖于相应教材的编写,下面谈谈根据“先语文分进,后语文
14、合流”教学模式,编写初级阶段汉字教材时应采用的策略。 汉字教材的主体是汉字的选取与排序,所教汉字是否实用、排列是否合理,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和成功与否,目前市场上的汉字教材,虽然选字都是来自汉字大纲、或根据频率统计,但是排序显得比较随意,特别是前后内容之间缺乏关联性,导致学生常常前学后忘,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体例上,虽然有的教材给出了字源解释,或者给出了该字组成的词语,但是词语往往没有注意选择常用的、学生已知的或便于记忆的,这徒增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仅给出词语,在汉字的复现率和强化记忆方面作用有限。在练习方面,目前的教材都不注重练习的设计,练习量少,并且题型陈旧,无法起到强化练习的目的。
15、以下就上述方面给出一点建议。 (一)汉字的选取与排序 1.从简到难:基础阶段的汉字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汉字系统的基本面貌,为日后的后续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该阶段的汉字选取应结合汉字的难易度和常用度,可以按照以下类型和顺序进行教学:(1)构字能力强的独体象形字,比如:人、木、水、心等;(2)常用且理据性较强的会意字,比如:好、美、休等;(3)构字能力强、表义度高的常见形旁,比如:亻、氵、艹、讠等;(4)声旁简单、表音比较准确的形声字,比如:妈、们、请等。 2.关联性:每一大类中汉字的组织必须合理,可以根据不同的线索8对汉字进行分组和排序。开始的时候可以采用根据“语义”进行分类,比如教授
16、象形字时,可以分为动物类“马、牛、羊、鸟、鱼、虫” ,自然现象“日、月、云、山、水、木、目”等;或形似字,如“人、从、众、大、太、天、夫” 。随着识字量增加,逐步过渡为由部件、形旁以及结构作为分组线索,如按照形旁组织“江、河、海、湖” ,按照声旁组织“青、晴、情、请、睛” 。无论采用哪种线索,目的都是保证每次学习的字之间有某种内在联系,使学生不孤立地识记汉字,而且习惯把具有联系的汉字放在一起记忆,如具有相同形旁或声旁地汉字,有助于学生建立其心理字典。 3.以旧带新:进行下一部分汉字教学时,基本上应以上一部分的汉字为基础,循序渐进,以旧带新地教授新的汉字。比如象形字部分我们教授了“木” ,在会意
17、字部分,我们可以教授“本、未、末、林、森” ,这样既巩固了以前学习的汉字“木” ,又容易使学生掌握新字。 4.理据性:在象形字部分我们学习了“人”和“木” ,在会意字部分我们学习了“本” ,因此在教授“单人旁”的汉字时,可以告诉学生“人倚靠在树旁休息” “人的根本是身体” ,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汉字“休”和“体” ,使汉字学习高效而有趣。实施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选择教授的汉字时,必须是构字能力强的常用字。 (二)练习的编写 1.认写分流:在编写练习时,减少传统的抄写或听写练习,增加认读练习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使用拼音输入法用电脑打字,增强学生对于汉字的敏感度及辨析力。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还
18、可适当设置9一些写作练习,从句子到短文,如让学生用电脑写作“一天的日程安排” 。2.汉字教学与阅读训练相结合。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利用所学汉字编写简单的短文,未学过的汉字加注拼音。在教材中定期出现短文阅读,一方面可以复习所学的汉字,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汉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和书写。 3.循环性。学生识记汉字的最大障碍就是因为缺乏环境而导致前学后忘,因此在编写练习时必须注重汉字的循环复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汉字复现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以前学习的汉字。在编写练习时,可以根据已经学习的汉字,定期为学生总结一些汉字规律,或者把散落在各单元中但是具有相关性的汉字组织起来,以不同的线索再次
19、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例如,可以定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同音字,如“做、作、坐、座” ,或者复习含有相同部件的汉字,如“门、问、间、闷、闻”等,同时比较这些汉字的使用区别,帮助学生建立起已学知识点的关联性。知识点间的关联度越高,记忆越清晰、越长久。 五、结语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为了进一步加快汉语国际推广的步伐,我们必须对汉字教学进行改革。近年来,这一领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不少学者已经提出了优秀的改革建议,但是如何实施这些建议,如何根据改革建议编写新型的汉字教材等工作仍然亟待完成,仍然需要更多的人为之努力。
20、 本文曾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十届年会暨首届汉语国际传播学10术研讨会” (2012 年 10 月 13 日至 15 日,上海同济大学)上宣读。 参考文献: 1徐彩华.汉字认知与汉字学习心理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 社,2010. 2张朋朋.语文分开、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J.汉字文化,2007, (2). 3赵金铭.初级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先语后文”辩证J.世 界汉语教学,2011, (3). 4江新.“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汉字教学方法的试验研究J.世 界汉语教学,2007, (2). 5柳燕梅.从识记因素谈汉字教材的编写原则J.汉语学习,2002, (5). 6曲凤荣.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通 讯,2012, (3). 7李芳杰.字词直通、字词同步关于基础汉语阶段字词问题的 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 (1). 8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 (3). 9梁焱.对外汉字教学的主要问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 (2). 10佟乐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语言学问题A.第五届国际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