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喜是忧年末,各种金融会议、论坛颇多。如有银行领导参加,必谈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带来的影响,可见商业银行的重视程度。 利率市场化的力度,从政策导向中已见端倪。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提法由“逐步推进” 、 “渐进式推进”和“深化”改为了“加快” ,向市场发出了强烈的信号。 从 1996 年开放银行同业市场的拆借利率以来,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方式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慢热 17 了年。 今年 7 月,人民银行放开了贷款限制,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改革即将到来。作为资产
2、规模最大的金融类机构,作为以利差收入占利润来源 70-80%的商业银行,必将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首当其冲。 在此前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期货年会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对商业银行而言,存贷利差将收窄,净息差趋于下降,利润高速增长短期内不会重现。 存款利率短期升长期稳 连平认为,对存贷款利率的影响方面,理论上来说,利率管制取消之后,商业银行将有充分自主权向客户提供更优惠的存款利率以吸存揽储,整个银行业的资金成本将随之上升。实际上,对于多数国家,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通常是先上升,随后逐渐趋于平稳。 在这方面韩国有前例。韩国在利率市场化实现之前利率
3、水平非常高。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之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反而有一个逐步、平稳向下的过程。贷款利率先下降、再稳定也是很多国家所呈现的一般性的规律。前期下滑的推动力主要是来自于银行同业繁荣激烈竞争。当然,贷款利率也不可能无限制下滑,当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银行间的竞争就会转到其他方面,价格竞争不大可能持续进行。 国内在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存款利率在初期应该会出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原因有:一是我国长期存在着利率管制。主要体现但由于监管比较严格,尽管这两年在银行的理财产品等方面逐渐松动,总的来说存款利率水平还是受到目前体制的影响,一旦放开,其反弹力度会比较大,存款利率总体来说是低于均衡水平的。二是存
4、款增速放缓,竞争十分激烈。三是货币政策中性偏紧,流动性偏紧。如果回顾利率市场化以来大概十七、八年的时间,就会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松动或者说偏松年份非常少。因为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本来就高,对于融资的需求十分强烈,所以只有在遇到重大国际冲击的情况下,比如 2008-2009 年这段时间,会有短暂的一年左右的时间相对宽松。长期来看,尤其是考虑的目前货币总量比较大,未来货币政策持续相对偏紧应该是一个大的趋势。 但中长期来看,存款利率还是会趋于稳定的,随后是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动而变动。因为存款利率明显上升之后会达到均衡水平甚至于超过这个均衡水平,它进一步上升的动力也就不存在了。同时,银行也会重视非价格的竞争
5、,会加大非利息收入拓展的力度。目前一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概是 4.6-4.7%,一年期的 SHIBOR 大概是不到 4.5%,而定期存款是 3.5%。很明显,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是明显低于理财收益率和SHIBOR 的,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如果存款上限完全放开的话,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应该会有一个百分点以上的上升空间,或者说是至少要上升一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对于贷款利率,连平表示短期内由于利率市场化导致竞争加剧,在银行无法迅速调整贷款结构,将贷款投向更具议价领域之前,贷款利率有下行压力。但总体上认为贷款利率下行的空间将十分有限,甚至于在国内可能不会出现贷款利率明显下降的局面。 原因有三:
6、第一,贷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了多年,市场化程度已经不低了,而且最近下限也已经放开,所以贷款利率相对来说是比较接近均衡水平。第二,就国内整体的经济状况来讲,结构调整应该说还会有一个过程,难以迅速实现,实体经济在融资方面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另外,我们的融资平台,大多背后都是地方政府的需求,往往会使得这种融资的需求表现得更加强烈。去年到今年以来,融资平台的融资成本居然也会达到 15%,甚至达到 18%,这就说明它对资金非常渴求。第三,就是 M2 和 GDP 之比高,未来货币政策总的来说应该不会放松。在这种情况下,贷款利率通常有比较大的上行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 2013 年 7 月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的同
7、时,保留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的下限,这主要是考虑到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需要。未来按揭利率下限放开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贷款风险比较低,收益相对稳定,虽然收益不高。同时银行的议价能力比较弱,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但是这块资产对于银行来说是有助于节约资本的。所以,按揭贷款利率在放开之后的下行冲动可能会大一些,但是未来流动性总体偏紧也会限制这种利率的下降的幅度。 存贷利差或收窄 连平还认为,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之后各国的存贷利差都不同程度收窄,这点是显而易见的。但与贷款利率的变化类似,存贷利差长期来看也将稳定下来。比如说在利率市场化之前的 1976-1996 年,日本
8、银行的平均利差为 2.29%,而在利率市场化结束后的 1995-2010 年,日本银行业的平均利差降至 1.72%;韩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形,在利率市场化最初的 72 年,韩国银行业存贷利差高达 3.79%,而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的 98 到 2010 年,平均利差为 1.67%。因此,这就说明贷款、存款利率变动非常之大。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业务模式是以低风险的对公业务为主,粗略估算存贷利差有 100 个基点左右的收缩空间。随着贷款利率企稳回升,存款利率逐步企稳,存贷利差也会逐渐趋于稳定甚至扩大。 贷款利率下行压力和存款利率上行压力对于不同的银行是不一样的。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存款利率上行的压力相对就小
9、一些,但是对于那些零售贷款占比不高的中小银行,无论是贷款利率下行的压力和存款利率上行的压力都会比较大一些,这是业务结构的问题。对于那些零售贷款占比比较高的中小银行来所,其贷款利率下行压力小一些,但存款利率还是有上行的压力。 存贷利差持续下降导致相关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随之减少,主要表现为其占比在下降。70 年代初德国银行业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了 90%,而 1981-1998 年这个指标降到了78%,1999-2003 年进一步降至 67.7%。德国也是一个以商业银行体系为主的,而且它是全能银行的模式。也就是说在德国,金融的牌照相对来说管制是比较宽松的,商业银行可以做保险、证券等等,我们
10、称之为混业经营。这在德国以及西欧的国家,包括荷兰和比利时是非常典型的,其银行业占整个行业的比重是非常高的。现在很多德国的商业银行,包括德意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都是这种模式。尽管如此,1999-2003 年,德国行业净利息收入的比重还是下降到了 67%。 利率市场化之后,从国际经验来看,为应对利差收窄的压力和保持盈利,银行往往会扩大信贷投放的规模,特别是增加高风险、高收益的信贷资产。在国内,要扩大规模是不容易的,因为整个银行业的信贷规模,按照监管的政策来说,每年它的增长是比较有限的,在有限增长的信贷规模情况下,接下来就是如何使有限的资源能够产生更高的收益,所以未来可能会产生增加高风险、高收益的信
11、贷资产。一方面在房地产贷款方面,未来行业需求还会平稳发展,政策调控在未来应该还会继续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态势。银行是高风险、高收益,对大型银行来说,还是会谨慎地在这方面进行投放。但中小银行在未来受到盈利压力比较大的环境影响下,会加大对房地产这块的投放。所以未来房地产贷款的增速可能会比总体贷款的增速要快一些。 另一方面,就是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从银行来说,它是一个高风险、但同时也是相对收益比较高的资产。从行业本身需求来看,应该说余额已经很大了,但是它的需求依然会保持十分旺盛。政策监管来说应该会严控新增的贷款。对商业银行来说,有助于保持在这个领域中间贷款相对较高的收益,甚至于将来会提高它的收益水平。
12、 还有再就是产能过剩,其信贷需求也是非常大的,但风险很高。银行会非常注意它的风险的暴露,监管会持续加强,所以我们认为银行在这方面投放会十分地谨慎。 风险明显增大 在连平看来,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风险是会明显增大的。从相关国家的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后银行贷款普遍出现了一个增长态势。一方面,因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贷款利率是在持续地降低,银行要保持平稳增长,贷款就要多放,从而来减轻客户的间接融资成本,增加银行的信贷吸引力。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往往是利率市场化推进,尤其是到关键阶段,银行通常风险是有所增大。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市场发展壮大,投资渠道会增加,处于追逐利润的目的,资金会
13、频繁地在银行之间、银行和资本市场间不断流动,季节性波动进一步加大,并出现储蓄分流风险。存款稳定性的降低会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这在今年 6 月末已经是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尽管政策调控没有明显收紧,但事实上市场的流动性依然还是处于偏紧的状态。这使得银行更多地借助于融资,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流动性管理的要求。 此外,商业银行利差收窄,传统赢利能力下降,为了提高贷款收益,银行往往倾向于更多的涉足于高风险、高收益领域的贷款,这样会加大它的信用风险。同时利率风险也会上升,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风险,一个是重定价的风险,第二是收益率曲线风险,第三是内涵选择权风险。 监管保驾护航 在会议上,对利率市场化连平提出
14、了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逐步渐进地推进利率市场化,为银行转型提供缓冲。目前来看,利率市场化去年到今年速度明显加快,相信下一步还会有新的举措不断地出现,但并不等于说最近这一两年当中就能够把存款利率市场化彻底加以完成。此外,存款保险制度要尽快推出,推出以后运用一段时间,看市场总体的运行情况,才能看出利率市场化到了哪个阶段。 第二,进一步完善监管,适当缓冲银行在转型期的相关压力。比如再融资、产品创新等方的,这些方面监管上应该有逐步放宽的空间。 第三,是制定差别化的监管政策。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特点,引导商业银行来差异化的发展,首先监管要差异化。 第四是鼓励和支持银行拓宽业务范围,为银行转型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尽管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传统赢利能力带来了挑战,但连平认为也会带来不少机遇,比如在产品创新和客户的服务方面,银行优化业务结构,中间业务发展的机遇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