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实证研究内容摘要:农产品滞销现象暴露了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根据菲德模型的构造思想,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和乡村商贸流通部门,构建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流通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模型,利用该模型测度了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流通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 关键词: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 菲德模型 实证研究 引言 从 2008 年河南的胡萝卜、白菜滞销到 2011 年的河南芹菜、湖北包菜等蔬菜滞销,类似现象的频繁出现,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频发的农产品滞销现象表面上看,反映出广大农民对市
2、场经济下的农产品价格规律还很不适应,在种植结构调整上盲目跟风,最终导致某一地区某一时段农产品过剩滞销;但是究其根本,农产品的滞销现象充分暴露了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农产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农超对接不完善等。有关人士在 2010 年 5 月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指出,相较于游资炒作、天气情况恶化这些短期因素,农产品流通成本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流通环节成本在农产品方面体现得比较高,是国外的 2-3 倍。加强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建设是解决农产品滞销现象频发的根本原因。 文献综述 从国内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专家和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上。 周力、
3、周革非(2005)从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个方面着手,认为要进一步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框架的建设,提出要注重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不仅要规范批发市场,还要发展零售市场。主张农村日用品工业消费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应该同时发展,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要加大整顿力度,建立农资价格监控机制和农资损害赔偿机制。要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门槛和风险,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并且在加快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取向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如建设加快政策创新加强法制体系及标准体系建设呼吁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经济环境等。 刘湖、彭晖(2006)分析了当前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
4、展滞后的影响因素,除了提出新农村现代流通组织网络建设的建议以外,还认为要加强农村流通管理体系的建设,要弄清政府的角色定位,加强农村消费者维权机构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刘建湖(2006)提出不应该采取二元结构模式分割处理城乡商品流通问题,而应采取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否则只能分化和加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鸿沟。他主张在全国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 张学鹏(2010)认为城乡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造成了农村消费市场发育
5、不良,启动乏力的局面,严重制约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当前各地城乡流通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体系不完善、规划滞后、监管不到位和缺少符合农民需求偏好的商品等突出问题,提出一要提高认识水平、强化监督检查,二要立足优势发展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三要着力构建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渠道网络。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城乡流通体系,本文主要以菲德模型为基础,探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对流通经济的促进效应以及外溢效应。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必然性 农业是我国举足轻重的经济板块,探索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构筑城乡商贸一体化的流通体系也具有借
6、鉴意义。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而市场的关键在于流通。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是涉及城市和农村的双方的,将流通方向进行分开区别的流通体系。将城市对农村的物流支持和服务体系也纳入了整个农业物流的流通体系之中。 从产业组织层面来说,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可以界定为:城乡流通服务的供给方、需求方或供需双方基于提高流通服务品质并实现流通服务供需均衡的需要,以产权控制或资源控制的方式,在
7、一定范围内对城乡相关流通资源进行整合的行为(聂凯,2008) 。 流通一体化意味着将供应链中与流通相关的多个个体整合成为单一个体,由一个组织来完成原本由多个组织承担的任务,其目的在于提高流通活动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强调通过一个系统内所有流通活动之间的协同,去追求流通总成本的最小化和预期的客户服务水平。 建立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利用这个物流渠道将城市工业品送到农村,同时将优质农产品带进城。建立城乡商品双向物流,关键是建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要对农村市场进行细致的调研,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及时了解城市和农村的商品流通信息,根据农村市场特点,建立农副产品收购交易平台,在销售商品的同时,收购农副产品,增
8、强农民购买力。同时,将收购的农副产品直接进入城镇市场。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实证分析 (一)菲德模型 测算社会收益率即外溢性弹性的模型有许多种,菲德模型就是比较适合本文分析城镇和乡村商贸流通的社会收益外溢以及对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 菲德(Feder,G) (1982)在研究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构造出了出口和非出口两部门模型,并且认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为了分别测算这两种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菲德提出了两部门分析框架,即将整个经济部门划分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将整个经济领域的生产活动都界定在这两个经济部门中,并且假设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不同,由此
9、分别构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的生产函数。基于两个部门生产函数的不同,推导出出口对经济增长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的计量模型。 菲德用该模型对多个国家或地区的 1969-1973 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具有重要的外溢作用。第一,出口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往往比非出口部门高,这就会使得要素从非出口部门流向出口部门,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第二,出口部门可以带动非出口部门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的提高,出口部门与国际接轨,生产管理技术得益于国际先进经验,这样就可以带动非出口部门在这方面的提高。 菲德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1) 其中:K=KX+KN;L=LX+LN。在式(1)中,Y
10、 表示整个经济总产出,X 表示出口部门的产出,N 表示非出口部门的产出,K、L 分别表示投入的资本和劳动要素。 (二)基于菲德模型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菲德模型的基本思想,本文将整个流通经济部门划分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和乡村商贸流通部门两大部门,两大部门的生产函数分别为: Z=f(KZ,LZ) (2) N=g(KN,LN,Z) (3) 式中:Z 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出;N 为乡村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出;L 和 K 分别是劳动力与资本要素,下标代表部门。式(3)假设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产量水平(Z)会影响经济中乡村商贸流通部门(N)的产量,即乡村商贸流通部门会受到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外溢
11、效应”的影响。劳动力(L) 、资本(K)和社会总产出(Y)可以表示为: L=LZ+LN (4) K=KZ+KN (5) Y=Z+N (6) 用 估计两部门间边际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即:令 =两部门间边际要素生产率之差,表示如下: (7) gl 代表乡村商贸流通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出,gk 代表乡村商贸流通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出;fl 代表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出,fk 代表城镇商贸流通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出, 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与乡村商贸流通部门之间相对边际生产力差异,本文认为其取值为正,即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高于乡村商贸流通部门。对式(6)的两边求微分得: dY=gkdKN+gldLN+
12、gzdZ+(1+)gkdKZ+(1+)gldLZ (8) 将式(4) 、式(5)代入式(8)得: (9) 其中, 是乡村商贸流通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出; 是乡村商贸流通部门劳动力的弹性系数; 代表了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 。 代表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外溢作用(gz)与两部门间要素生产力差异()两种作用之和。 、和分别是总产出、劳动力和城镇商贸流通部门产出的增长率;是城镇商贸流通部门产出占社会总产出的比例;是国内投资占总产出的比例,本文将国内资本的投资视同为资本存量。 为了分别估计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外溢效应和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假设对乡村商贸流通部门产出的弹性是不变的,令 为 g 关于
13、 Z 的弹性,则有: (10) 将式(10)代入式(9) ,得到: (11) 分别将一个常数项和一个随机误差项加入到式(9)和(11)就成为所需要的回归方程。通过式(9)对参数 的估计,可以得到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对式(11)中的 和 进行估计,可以得到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外溢作用参数()和相对边际要素生产力差异()的值。 (三)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本文构建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模型如下: 其中,C 代表常数项, 代表随机误差项。 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可得性,在样本空间尺度的选择上,本文以我国城乡作为样本空间,探究全国范围内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对流通经济增长
14、的贡献。而在时间尺度的选择上,以 2001-2011 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数据处理的对象。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社会总产出(Y)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劳动力(L)以按城乡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作为收集的依据,资本(K)采用按城乡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商贸流通部门产出(Z)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级数据,县和县级以下数据即为乡村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出。本文采用 SPSS 软件对全国的数据进行分析,所用数据资料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1-2012 年)和中国统计局网站。 (四)回归结果分析 式(12)的回归分析。对式(12)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 1所示。 通过对表 1 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
15、,R2 为 0.984,拟合度比较高,F 检验值为 104.728,因此拒绝总体回归系数为 0 的原假设。对回归系数进行t 检验发现,变量、 、 () ()的 t 值分别为:2.539、0.650、7.213,分别大于 t 显著水平值, 因而拒绝自变量偏回归系数为 0 的假设。式(12)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 模型中解释变量前系数均为正,且统计意义显著,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促进作用,即投资率每提高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提高 0.33 个百分点;前系数为正,且统计意义显著,说明就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促进作用,但是效果不太明显。式(13)的回归分析。对式(13
16、)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 2所示。 通过对表 2 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R2 为 0.985,拟合度更高,F 检验值为 67.146,因此拒绝总体回归系数为 0 的原假设。对回归系数进行t 检验发现,变量、 、 () () 、的 t 值分别为:1.902、0.208、 -0.288、0.520,分别大于 t 显著水平值,因而拒绝自变量偏回归系数为 0 的假设。式(12)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 回归方程中,=1.611 表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产生 1 单位时,其中就会有 1.611 单位的作用外溢到乡村商贸流通部门,从而影响乡村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相对乡村
17、商贸流通部门具有较高的边际生产力的作用,如参数 (通过计算知=1.9)所示,=1.9 表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两部门同时投入 1 元的资金,城镇商贸流通部门获得的产出要比乡村商贸流通部门多 1.9倍。这也说明了城镇商贸流通部门有较高的生产率。可以看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为了更好地拟合实际,客观地反映事实,两个回归方程都进行了消除自相关的处理,即引入残差的一阶的自相关系数,D-W统计值均在 2 以上,可以判定本文的回归已经消除了自相关。 结论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商贸流通部门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 测度结果发现
18、:第一,从我国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直接影响来看,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是我国流通经济近年来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第二,从我国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间接影响来看,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乡村商贸流通部门的外溢作用不明显,对流通经济增长起到的是抑制作用。这一结果说明中国乡村流通体系存在较大的问题。 基于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改变以往市场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 、 “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步构建起以县域为中心,集镇网络为骨干,联系乡村分散网点并与农产品采购网络结合
19、起来的设施先进、运作规范、联结紧密、辐射半径大的现代化流通网络。在农产品流通网络组建过程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采取加盟、连锁的形式,有选择性地吸纳实力雄厚的大中型流通企业加入到经营网络中,利用它们商业网点和流动资金解决建设费用缺口。 加强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农民劳动价值、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的一条途径,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农民消费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搞活农产品与城镇工业品的相互流通应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有效的支持政策、加大投入、培育农民流通组织发展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应尽快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采取现代组织方式,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程艳.商贸流通理论的发展及评述J.浙江学刊,2007(5) 2.汤向俊,任保平.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约束条件及其路径选择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 3.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中国流通经济,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