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合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研究摘要:百合花作为一种常规鲜切花,在花卉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重。百合的鳞茎由鳞片抱合而成,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其生长或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易发生病虫害。本文就百合的主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作了以下几点探讨。 关键词:百合 病虫害 防治 技术 中图分类号: R256.28 文献标识码: A 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的球根植物,全球共有百多个品种,中国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为最主要的起源地,原产五十多种。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由于其外表高雅纯洁,素有“云裳仙子”之称。百合的鳞茎由鳞片抱合而成,有“百年好合” “百事合意”之意,花花姿雅致,叶片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是名
2、贵的切花新秀。 百合属长日照植物,喜凉爽湿润气候,要在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中种植,要求排水良好,忌积水;夏季适宜半荫环境,不耐热;忌连作。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其生长或栽培管理措施不当,会严重影响百合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严重的病虫害。因此,保证花叶健康,无病虫害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要保证切花的质量,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其常见的病害有缺铁症、叶蕉病、芽枯病、鳞茎青霉病、茎腐病、病毒病及虫害等几种。 1.主要生理病害 1.1 缺铁症 百合幼叶叶脉间的叶肉组织呈黄绿色,而叶脉乃为绿色。尤其是生长迅速的植株,因缺铁而表现的更为明显。这种症状的出现,主要由于土壤 PH 值较高,或
3、土壤温度太低,植物缺乏可吸收的铁而引起。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亚洲百合中的某些品种(如康州王)等对缺铁表现敏感。确保排水良好,降低 PH 值,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可以减少缺铁症的发生。对已发病的植株,可以使用硫酸亚铁或铁的螯合物治疗。 1.2 叶蕉病 植株在发病前,先发现幼叶向内卷曲,然后叶尖发生白色斑点并专褐色焦枯状,严重时叶片与幼叶会脱落。叶蕉病的发生主要是植株吸水与蒸腾之间平衡失调。是因为根系发育不良,土壤含盐量高,锰盐与铝盐过多,幼叶细胞缺钙,温室中温度变化急剧而引发。另外不同品种与种球大小对发生叶焦病的敏感性差异很大。一般大鳞茎比小鳞茎更易发病。 控制危害根系的病虫害,与调节土壤水分、选
4、配适宜品种,尽量利用小规格鳞茎,是防治叶焦病的主要措施。同时鳞茎栽植后的覆土深度应保持 6-10cm。温室的相对温度尽量保持在 7585 之间,夏季遮荫与喷水避免过度蒸腾,生长期降低温度防止生长过速等措施也应相应配合。 1.3 芽枯病 百合在花芽长到 1-2cm 长时出现花蕾颜色转黄,花梗缩短,随后脱落。在春季,首先是地位芽受影响。在秋季,高位芽先脱落。花芽的干缩情况可发生在整个生长期,表现为芽转变为白色后干枯,脱落或缩存。芽枯病是由于根系发育受损,植株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及芽内雄蕊产生乙烯引起芽的败育。 芽枯病的防治要确保根系的良好发育与充足的日照条件,防止温室内乙烯的产生。芽枯与品种性状也有
5、关,东方百合受害较明显。 2 鳞茎青霉病 在鳞茎储藏期,在鳞片上先发生凹陷的病斑,以后长出青绿色的霉层,并逐渐向内层发展,最终鳞茎盘受害,鳞茎干瘪。青霉病是由真菌引发的病害,主要通过鳞茎的伤口侵入。病原菌分布在土壤与空气中,附着于鳞茎表面时,遇高温高湿的环境就会大量繁殖。因此,在挖掘、运输鳞茎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伤口,鳞茎采收后可先在 20-30条件促进伤口愈合。储藏期的温度保持在 0-5左右,并经常检查及时剔除病球。鳞茎储藏前的药物消毒,能控制病害,消毒鳞茎可用 500 倍液苯菌灵在27-29下浸种 15-30 分钟晾干储藏。也有用 2 的高锰酸钾或 1-2的硫酸铵水溶液,或 0.3-0.4的
6、硫酸铜溶液处理。 3 茎腐病 发生于鳞茎或植株基部,下层叶片变黄色或褐色,鳞茎出现褐色病斑,植株腐烂早枯。茎腐病是由真菌为害,由带病鳞茎与带菌土壤传染。应重视种球与土壤消毒,并尽量降低栽植前期的土壤温度。 4 病毒病 百合病毒病由多种病毒引发,常见的有叶出现褪色斑驳的花叶病;幼叶翻卷扭曲,全株矮化的簇生病。一般东方杂种受害较重。栽培上要重视轮作,宜选没有百合与郁金香感病的地区生产,并重视蚜虫等病虫害防治。 5 虫害 百合在生长前期常易受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幼虫为害,可使用毒土与毒饵诱杀。在为害期,也可用 1000 倍液辛硫磷、敌敌畏、敌百虫等浇灌防治。生长期还会有多种蚜虫与蓟马、螨以及线虫为害。线虫也会引发植株矮化枯梢,叶转黄变褐而坏死。麝香百合受根蚀线虫为害较严重,故种植前除对土壤作消毒处理外,种球在种植前 3-5 天用水温45的 200 倍福尔马林溶液(30-40的甲液)浸泡一小时作消毒处理。 参考文献: 1邹德斌.温室栽培东方百合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12,5:132-133 2刘琼兰. 香水百合切花栽培初探J. 云南农业,2011,5 3 李天瑶,刘艺峰,孔文辉,郭水如,郭铁城,罗成祝,徐海权. 盆栽火百合生产技术规程J.广东农业科学,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