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防洪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城市作为人们群居生活的一种高级的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是人类现代化生活的集中体现。城市的排水系统在城市的水资源管理输运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城市的整体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 由于温室效应影响的加剧, 降雨量也是正逐年增加, 这无疑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近几年来时常有城市汛期发生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交通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城市防洪的现状作出了相应的一些防治对策。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水系统;流量参数;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飞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之一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温室效应的加剧,降水量的不断攀升,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导致城市洪涝灾害不断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经统计,20 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的洪灾损失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城市防洪问题已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已经显得非常迫切。 一、城市防洪现状 1.城市防洪体系保护区域相对集中 由于城市的人口集中,产业聚集,保护区域相对来说不大且较集中。所以通常情况下城市防洪体系
3、可以进行集中防护,同时对城市防洪进行分区防护提高实施可行性。对城市的核心区域要保持最高的防洪标准,对非核心区域则可以采取相应稍低一点的防洪标准,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的效益。 2.城市防洪体系保护对象价值巨大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枢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通常在城市中都会建有一些重要的部门和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需要进行特别保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大部分的固定资产都集中到了城市,人口密集,因而城市的防洪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城市防洪体系出现问题,将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3.盲目侵占城区河道,破坏生态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激增、工业蓬勃发展以
4、及对环境的忽视,导致城市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由于土地利用价值高,受经济利益驱使,随意的侵占河道,兴建街道和商城等,使城市水面积不断减少,天然调蓄功能缺失,导致内河排水受阻,堵塞洪水通道。遇到暴雨时,加大了城区洪涝灾害的发生率。 4.城市防洪标准相对较高 根据防洪标准 (GB50201-94)的规定,对于非农业人口超过 150万城市的防洪标准要采用大于 200 年一遇,非农业人口在 50 万150 万和 20 万50 万的城市防洪标准要分别达到 100200 年一遇和 50100年一遇。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我国很多城市都没有达到相应的防洪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到 2005 年底,在
5、全国 639 个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仅有 236 个城市达到了国家的防洪标准,63的城市都没有达标。而防洪标准偏低,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 5.城市防洪存在二元结构与多方管理并存现象 目前我国的城市防洪体系大致分为内外两部分,两者的关系应该高度统一,但国内大多数城市在防洪体系建设中存在着“二元结构”的现象,即在城市内部除了河道部分归水利部门管辖外,防洪排涝工程主要归城建部门管辖,而城市外周边的防洪则归水利部门管辖。这种管理不统一的模式很容易导致城里城外在河道管理和防汛对接上出现问题,影响城市防洪的整体规划建设。 6.城市防洪受重视程度较低 我国防洪的传统一直集中于对大江大河的整治,而对于
6、城市的防洪工作一直未能受到应有重视。很多城市根本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在城市防洪建设中,资金缺乏,没有固定的专项工作人员,导致我国城市整体防洪能力普遍较低。 二、我国城市产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1.城市防洪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 伴随着城市用地的过度开采使用,城市中不透水面积越来越大;并且在规划中为了配合其他建筑工程的施工,随意的更改排水系统。这样一旦出现极端降雨天气,地面径流量大大增加,而排水系统无法满足通排要求,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大增加。 2.现有基础设施达不到标准 很多城市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没有实行管道改建,仍然沿用上世纪留下的管道,这些管道因修建年代久远、内径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日常排
7、水需求。并且城市的一部分排水管道布局不合理,使新建管道和旧管道无法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共同抵御洪涝灾害的作用。此外,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过程中,忽略了对城市各种自然水体的利用,例如不能合理利用湖泊等这些自身就可作为一个蓄水池功能的天然水体来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大的作用。 3.排水管网养护管理缺乏 无论是主管道还是支线管道,每年都必须定期的进行养护管理。清除管道中的污泥等障碍物和杂质,及时修复损坏的排水设施。保证管道的正常排水功能,否则就很难发挥排出管网的防洪排涝作用。 三、城市防洪对策措施 1. 保护环境,控制热岛效应 严格控制城市的能耗排热,倡导节能减排,保护气候环境,防止因城市热岛效
8、应引发气候变化导致暴雨频发。 2.合理布局,避让洪涝灾害段 对于有些城区处于洪水淹没区域或者低洼积水区域的,需要采用相应措施加高加固河道堤防,增加铺设泄洪量大的排水管道,建设抗洪排涝泵站。如果情况允许,进行局部搬迁。此外还要大力开发湿地,共同防御洪水。 3. 保护良好的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在城市整体规划中要保证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协调发展,保护好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流水系,拓宽河道,疏浚河流通道,增大泄洪断面,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加强对河流堤防的建设,提高抵御洪水的能力。 4.建设完善的防洪排涝设施,加强管理,提高运行能力 建设完善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对于排涝设施应当留有一定的余量,确保城区不
9、受淹。老城区要积极开拓和开发新的防洪体系,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原来的雨污合流制管网改为雨污分流制,同时提高设计排涝泵站的能力。由于老城区道路比较窄,可以采用简易共同沟的方式解决因地下管线复杂空间紧张的问题。新城区的开发则必须要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建设配套完善的防洪排涝设施,合理解决外洪内涝问题。此外,例如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保证工程质量,并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以确保排涝设施正常工作。 5.增大渗水地面面积,减缓径流速度 扩大绿地面积,倡导建设渗水道路广场等,增大渗水地面面积,使雨水能及时渗入地下,减缓地面的雨水径流速度,减少雨水的聚集。同时,在绿地建设过程中适当的
10、开挖河池水面,纳洪、蓄水,防止周边街区被淹。 6.科学合理处理城区地面标高 对于老城区中一些因地面标高过低而导致常年受淹的地方,可选择在地势最低处开发建设绿地,开挖河池水面,纳水蓄洪,改善城区的绿化环境。紧邻老城区的新建区的地面标高如果高于老城区的标高,应当在新老城区结合处集中开挖河渠,截断新建区的雨水流向老城区。系统有效的解决城市防洪排涝问题。 7.防洪与排涝标准相互匹配 应采用国家标准作为城市防洪排涝的基本保障标准,据此结合各省市区的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规范作为各自城市的标准。特殊地区可视情况,编制特定的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防洪排涝标准一定要相互匹配,适当的提高排涝标准。 结语
1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的快速推进, 城市规模和要求不断提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考验,城市防洪体系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 必须要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在规划设计时, 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计排水管网体制和标准进行规划布局。要切实加强管网的养护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城市防洪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同时还要改造旧管网,建设更多新管网,实现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制,充分发挥城市排水管网防洪排涝的作用,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和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我国城市洪水灾害发生频繁,要不断加强我国全民防洪意识的教育工作,加大城市防洪排涝项目的建设力度,使人人爱护堤防建设,有效提高城市防涝整体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国华,钟淋涓,苗苗,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问题研究.江苏南京.灾害学.2008.9.23.3 2伊学农,刘遂庆,张敬光.城市防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4) 3黄淑玲,徐光来.城市化发展对城市洪灾的影响及减灾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 4朱冬冬,周念清,江思珉等.城市雨洪径流模型研究概述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22(3):132-137 5高杏根.自动监控系统在河道水闸防洪排涝中的应用J.福建泉州.水利水文自动化.2009,(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