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8KB ,
资源ID:172137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213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面积底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浅析.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面积底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浅析.doc

1、大面积底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浅析摘要:本文从原材料、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信息化测温技术等角度论述了大面积底板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措施。 关键词:底板;裂缝;混凝土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large area plate concrete measures for crack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from raw materials, casting temperature, concrete pouring, vibrating and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measure

2、ment technology. Key words: concrete floor; crack; 中图分类号:TU37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公用设施和高层建筑的兴起,混凝土基础工程也方兴未艾,目前数千立方米甚至数万立方米的大型基础已屡见不鲜,在该类基础中超大面积混凝土底板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由于水泥水化热的积累与传导,随着所浇筑的混凝土龄期的增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有一个明显的升、降温过程,同时在混凝土内部各点温度也有差异。温度变化将引起混凝土体积变形,当混凝土变形受边界条件约束(外约束)在混凝土体内出现应力(通常称为“温度应力” ) 。当其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就会出现

3、裂缝。裂缝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甚至使用寿命,因而对底板裂缝的成因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对发挥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1 混凝土材料控制措施 水泥。因浇筑后混凝土温升热源主要是水泥水化热,因此应选用低热、低收缩品种水泥以从根本上控制水化热。资料显示单方混凝土内每降低 10kg 水泥用量,因水泥水化热导致混凝土温升将降低 1,因而在满足底板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可通过降低水泥用量降低底板混凝土内部温升,从而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骨料。粗细骨料占据拌合料大部分体积,虽其自身不收缩但能抑制水泥石收缩,并可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因而在进行粗骨料选择时应尽量选用大粒径

4、骨料以保证混凝土耐久性,但应结合施工现场具体实际保证其可泵性等性质;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并应控制其细度模数满足要求,级配连续并合格;对粗细骨料均应控制其含泥量,避免含泥量过高加大混凝土收缩变形并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控制粗骨料含泥量控制在 1%以内,细骨料含泥量控制在 12%以内。 掺合料。掺加部分粉煤灰不仅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可大幅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外掺剂。当前混凝土行业在拌合时均采用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的“双掺“技术,其中掺加粉煤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泥水化热,并可利用粉煤灰的活性效应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而提高其抗渗性能,同时掺加粉煤

5、灰可增加混凝土内浆量可减少后期拌合物的离析和沁水现象,即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均质性,在粉煤灰选择时应控制其级别和细度;掺加高效减水剂可相应减少水泥和用水量,可降低水泥水化热,并可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以降低施工过程中施工缝出现几率;当前在“双掺“的基础上又发展为掺加膨胀剂和抗裂剂的“四掺“技术,通过该类矿粉来代替部分水泥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水泥水化热并控制混凝土收缩,并可通过膨胀剂的掺加实现混凝土体积微膨胀并在其内部建立预压应力,后期通过其补偿收缩性能来抵抗混凝土干缩以抵制裂缝的产生,并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性能。但任何外掺剂的用量均应通过实验室适配决定以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水灰比。在计算水灰比时应

6、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低水灰比以控制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并可实现在满足混凝土指标的前提下可提高骨料用量和其他掺和量,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即可减少水化热热量。骨料配合比。水泥用量和稠度相同则较大粒径骨料的拌合物较较小粒径骨料的拌合物强度要小,由于骨料表面积小所需的拌合水较少,因而较大粒径骨料则易形成微裂缝过渡区,同时骨料强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拌合料强度,同时细骨料强度对拌合物强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实际施工中应通过试验确定骨料配合比而不能照搬试验配比。 2 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 2.1 龄期选择 在大面积底板混凝土施工时应在坚持克服混凝土自身水化热的产生,减少混凝土温差以及分区施工情况的前提

7、下河里选择混凝土龄期。 2.2 控制入模温度 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也是降低大面积底板混凝土温升、降低结构内外温差的重要措施,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后的最高温度由浇筑温度和水化热引起的温升组成,因而降低混凝土拌合料的浇筑温度非常重要,而对混凝土浇筑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粗骨料和拌合水,因而在拌合时尤其是高温施工时应在其堆放场地设置遮挡装置以防止太阳辐射等措施来降低骨料温度,并可采用地下水来降低拌合水的温度。 2.3 混凝土浇筑 大面积底板混凝土浇筑应采用“ 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个斜面、一次到顶“的推移浇筑原则,首先应结合混凝土的运输及泵送能力合理划分浇筑区域,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设计标高并使混凝土以扇

8、形向前流动,之后可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分层浇筑利于对混凝土的振捣,同时由于浇筑后的混凝土暴露面少因而利于降低底板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分层浇筑可通过其自然流淌形成的斜面以更好的适应泵送工艺,减少混凝土的沁水现象,并可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下层混凝土浇筑不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能超过 6h,可通过将每车混凝土均浇筑爱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以保证每层混凝土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并可解决频繁移动甭管问题并利于对其进行覆盖保温,浇筑过程中若遇到特殊情况导致间歇时间超过允许时间则可在已经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短钢筋的方法加强和后期浇筑混凝土间的粘接。 2.4 混凝土振捣

9、 采用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振捣应分层退坡前进,一般采用机械振捣,采用振捣棒振捣可分为前后两排施工,前排对浇筑点部位混凝土振捣,后排则对斜坡混凝土振捣;对构件边角部位混凝土则应采取振动模板的措施来清除表面蜂窝麻面现象,振捣过程中应控制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超过 50cm,并以外露胶带圈圈数来控制振捣棒的下插深度,振捣应坚持快插慢拔的原则,每个部位振捣完毕后应缓慢拔出振捣棒以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振捣应以表面水平无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且表面泛出灰浆为宜,每振捣完一段后应及时用木抹子拍实、搓平;同时二次振捣可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值,因而可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

10、护,提高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在混凝土浇筑进度上,尽量做到薄层、短间歇(5-10d) 、均匀上升,避免突击浇筑一块混凝土,然后长期停歇;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 25以内以减少内约束力,但采用二次振捣应控制好两次振捣的时间间隔,一般以第一次振捣完成 2h 后为宜;或在混凝土初凝前结合标高进行找平振实后用 2m 木杠刮平,同时压入 25mm 粒径的碎石,之后用木抹子抹压三遍后进行搓毛以免干缩裂缝生成。 2.5 信息化测温技术 可在钢筋绑扎时预埋测温感应导线,外漏部分采用保护措施便于浇筑后随时观测混凝土内部温度,选择的温度计应正确反应被测物体的真实温度情况

11、,此外,还应配套使用电子测温仪、专用测温线、温度传感器等仪器或元件;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的延续时间和次数,应能概括混凝土内部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便于采取对策措施。一般沿浇筑的高度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平面测点布置在边缘与中间,测点间距一般为 2.5-5m;测温制度。大量试验数据表明4,混凝土在浇筑后在13d 温度处于上升阶段,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35d 内,5d 以后混凝土温度处于下降阶段。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15d 内应密切观测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每 24h 测温一次,5d 以后每68h 测温一次,同时量测大气温度,直至不采取措施而内表温差、表气温差均可控制在规范的要求

12、范围;温度记录要准确、齐全,一目了然。对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进行测量时,所有测点均应编号,并应及时将测温记录送交工地技术负责人阅鉴,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的变化 2.5 养护 大面积底板混凝土养护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养护是为了保持混凝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控制其内外温差,并可促使混凝土强度正常发展、防止裂缝生成;大面积混凝土应在拆模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可先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后在薄膜上铺设一层麻袋,之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前应在后浇带和集水井等部位砌筑高在 200mm 左右的翻口,蓄水应在浇筑后 12h 内完成,必要时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彩条布或一层土工布后浇水,并应

13、预先在底板均匀布置多个测温点,通过检测数据来控制内表温差,并绘制测温数据和温度变化曲线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3 施工缝控制措施 对施工缝部位加强带施工应保证间歇式超长加强带的排渣、清淤通道的最高点低于地梁梁底标高 50mm,并应保持 3%的排水坡度,坡向排水端头的集水坑,并保证排渣、清淤通道有一定的深度以保证清理过程中内部泥水可顺利排出,对不易清理的混凝土块则就地存储于通道内;并应爱施工缝间歇式加强带的护水保护层上增设卷材防水作为隔离层,方便后期将其凿除;加强带预留完成则应在加强带两侧设置挡水坎,并及时加盖封闭以免污水、垃圾等落水,并应尽早浇筑间歇式加强带内混凝土以达到其加强带的作用。 结语 现代建筑中超大面积底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底板开裂对底板受力和耐久性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应从材料选择、合理施工以及及时有效测温和进行合理养护等方面着手控制,方能最终保证底板施工质量,为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