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50KB ,
资源ID:1725354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253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后张法预应力T梁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后张法预应力T梁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doc

1、后张法预应力 T 梁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摘要:T 梁砼构件外形尺寸复杂多变,在 T 梁预制中,梁体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孔洞、底模漏浆等问题,不但影响 T 梁的外观质量,而且内在强度难以保证。结合施工经验,总结出几点影响预应力 T 梁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同类预制 T 梁施工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T 梁预制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 beam concrete component dimensions is complex and changeable, in the prefabricated T beam, the beam body

2、surface honeycomb, pitted, hole, the bottom die leakage problems, not only affect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T beam, and it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internal strength.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summed up the main several influenced factors of prestressed T beam quality and corre

3、sponding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construction of prefabricated T beams. Keywords: T Beam Precast construction 1、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底模变形 对于预应力 T 梁,底座的设计非常重要。特别是当梁板张拉时,梁体中部拱起,在预加应力过程中,整个梁体的质量就由均匀分布于底板上的均布荷载而逐渐转移为支承于两端的集中荷载。如果底座的地基承载力不够,或由于雨水、养生水的浸泡,势必会造成台座及底模模板的破坏和变形,从而

4、造成基础沉陷裂缝。因此,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地基的承载力,在设计台座时,地基承载力按最不利状态下的承载力计算。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压实及硬化处理,做好防排水工程。采用 C30 混凝土作为制梁台座,台座中心设计足够抗弯能力的钢筋,防止台座开裂。台座纵向每端 2m 长范围内均作特殊处理,处理措施为每边增加宽度尺寸为 1m,深入地面以下 1m 的混凝土扩大基础,有效地解决了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2、预制 T 梁底面的外观质量 梁板底面属于永久性外露表面,其外观质量显得尤为重要。T 梁底面的外观质量,除常规的技术措施外,关键在于底模的结构形式以及加工精度。底模一般多用混凝土浇注而成,并在底模两侧镶以角

5、钢,但对其上表面如何处理直接关系到预制构件底板的平整和光洁程度。采用加铺钢板的方法。在混凝土底模焊接固定一层 8mm 钢板。钢板受温度影响变形较大,铺设时应注意预留伸缩缝,施工中用弹性材料填塞。接缝处采用电焊连接成整体,打磨平顺。应注意钢板和混凝土底模的固定要密贴不可有空隙,否则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钢板发生上下位移,将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钢板通过两侧角钢焊接固定,必要时可在钢板上按梅花形布置打孔,然后用混凝士钢钉打人混凝土底模中加以固定,打磨平顺。 3、表面蜂窝、麻面现象 3.1 蜂窝现象 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

6、深度大于 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 (1)形成原因 模板漏浆、振捣过度、跑浆严重等。 混凝土坍落度偏小,加上振捣不足或漏振。 混凝土浇注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 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使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2)预防措施 浇注前必须检查和嵌填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 坍落度过小时,在拌合站加水泥浆重新拌制或废弃;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混凝土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 注意观察混凝土振实的表现。 混

7、凝土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漏振。 3.2 麻面现象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上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 5mm。 (1)形成原因: 马蹄上口斜面排气困难。锚固截面锚下钢筋密集,受到波纹管限制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 新拌混凝土浇注人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水平分层浇注完马蹄后,浇注腹板时误开附着振捣器,上部灰浆顺模板表面流到下层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出现若断若续的“眼泪” 。 浇注前没有在模板上洒水温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 模板表面

8、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 (2)预防措施 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人到拔出时间控制在 20s 为佳,插人下层 5l0cm,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马蹄上口斜面宜作为混凝土分层控制高度,以利排气;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 新拌混凝土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放灰时剔除结硬灰块。混凝土结块比较严重时,严禁使用。 T 梁马蹄以下主要依靠附着式振捣器振捣,腹板上部、翼板混凝土主要依靠插人式振捣器振捣,尽量避免浇注上部混凝土时。启动附着式振捣器,导致下部即将结硬的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 浇注混凝土时,无论哪种模板,均

9、需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应设法封堵。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脱模剂必须刷均匀。 4、漏浆现象 常见部位有 T 梁底板、翼板、梳形板、端头板及梁肋预埋钢筋处,表面砂线明显,梳形板严重处有漏筋现象。 (1)造成 T 梁漏浆的主要原因 密封材料不满足要求; 模板拼缝不严密,拉杆没拉紧,模板变形及底座线形不顺直; 预埋件、端头板及梳形板处漏浆主要是由于空隙密集,封堵不到位。(2)预防措施 治理底板漏浆问题的关键是模板与底座间密封材料的选择,实际施工中先后采用单层双面胶条、双层双面胶条。 经常检查、维护 T 梁模板。 端头板及预埋钢筋较密处,采用润湿的土工布条缠绕,用扎丝缠绑

10、,效果不错;梳形板处采用薄木板遮挡,土工布封堵,关键是木板需牢靠,浇注后拆除要及时。 5、预应力质量控制 (1)波纹管安装定位: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安装时用定位网控制波纹管位置,防止预应力束偏位现象的发生,特别注意防止水平偏位的发生。 (2)张拉控制: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和伸长量双控,在两端锚座上安装锚盘及夹片,做好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后,开始两端同时张拉钢绞线达到 10%的控制张拉应力,使孔道、锚具、千斤顶轴线相吻合,并检查钢绞线是否滑丝。检查无误后按设计顺序分级对称加载张拉,张拉至 100%张拉控制应力时持荷 2min,检查钢绞线的伸长量满足允许误差(计算实际伸长量时,应考虑张拉过程中产

11、生的弹性压缩值),锚固后撤除千斤顶。预施应力时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张拉程序进行,随时观察梁体的左右变形,防止梁体的平弯产生。同时为避免端部开裂,预应力锚头在端部布置时宜尽量均匀,锚头端部配筋要加强,拉应力传力要平顺。 (3)压浆:张拉后应及时对孔道进行压浆,做到密实饱满。压浆应保证注浆压力,特别控制水泥浆的水灰比和泌水率,适量加入膨胀剂。 结语:在预应力混凝土 T 梁的施工过程中,针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必须要加强管理,精心施工。发现有质量缺陷,要及时找出造成缺陷的根源。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总结分析,摸索出最佳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