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个经济发展前沿理念的辨识与比较摘要:为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紧张、气候变化等问题,人类社会先后提出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经济发展新理念,并派生出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循环产业、生态产业等关联概念。这些概念的涵义既有相近之处,又有相异的特点。其中,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目标指向和侧重领域差异明显,但在降低生态环境负效应方面目标一致。低碳技术与绿色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生态技术有交集,循环利用技术是生态技术的子集,生态技术是绿色技术的子集。低碳产业与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存在交集,且循环产业是生态产业的子集,生态产业是绿色产业的子集。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2、;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079-06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然而,这种经济繁荣是以损害环境、破坏生态等诸多问题为代价,导致了资源能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气候变化危机等,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保护地球意识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苏醒,并先后出现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经济发展新理念。人们期望探索一条能够破解经济增长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环境容量有限性矛盾、促进人与地球和谐共存的科学发展道路。然而,生态经济、循环
3、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涵义相近、边界模糊,而且派生出诸多相关概念,容易在理解和使用上引起混乱,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廓清这些新理念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一、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由 2003 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率先提出,并给出了描述性解释。我国学者庄贵阳、周生贤、马建平等分别给出了理论界定。综合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可将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概括为:低碳经济是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矛盾的发展新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发展新模式,是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新形态,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为支
4、撑,以低碳产业为载体,以低碳城市为平台,以低碳新政为保障,以低碳消费为根基,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减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提升减排能力的同时增强碳汇能力,在承担减排成本的同时扩大减排收益且不削弱自身竞争力,在保护气候安全的同时兼顾其他资源环境问题的协同解决。低碳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低碳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低碳能源以净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和土地碳汇以增强碳吸收能力,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相对乃至绝对减排,其关键在于低碳技术的创新。 (二)低碳技术 潘家华、陈洪波对低碳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做了初步梳理,认为从广义上说,低碳技术是指所有降低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
5、技术。从降碳功能划分,低碳技术可以分为能源与碳排放监测管控技术、减碳技术、零碳技术和除碳技术,涉及农业、林业、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各个领域。 准确理解低碳技术,需要区别几对概念:一是低碳技术与环保技术。从狭义上说,低碳技术侧重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直接目标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延缓气候变化;环保技术侧重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低碳技术在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与环保技术目标一致。然而,低碳并非意味着一定环保,低碳的实现过程有时可能引发其他环境问题。如,水电属于低碳能源,但是水电的开发过程可能引起环境破坏、地质结构变
6、化和生态失衡等问题。显然,既低碳又环保的低碳环保技术应当优先发展,低碳但不环保的技术应当慎重发展,而环保的高碳技术应当进一步实现低碳化。二是低碳技术与低碳产品。低碳技术有时表现为无形的知识系统,需要设备、工具等有形物来实现,这些设备、工具有时属于低碳产品,有时是碳无关产品。低碳产品是低碳技术的物化形式,通常表现在消费终端阶段,而低碳技术不仅作用于终端阶段,还作用于生产的全过程。三是低碳技术与高新精尖技术。低碳技术未必都是高新精尖技术,一些简易实用的经济技术也属于低碳技术。如,贵州省推荐的新型无烟尘节能柴禾炉(直燃式柴草炉)技术产品,适用于农村、牧区、林区生活的能源需求;“黔林洲一号”自旋流液搅
7、拌玻璃钢沼气池、新型软体沼气池技术适用于发展农村能源。这些技术并不是高新精尖技术,但都属于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低碳技术的边界模糊,且呈开放、动态发展特征。低碳技术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领域,凡是产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都会有低碳技术用武之地,从家庭、社区、商场、工厂到政府部门,从工业、服务业到农业,都需要低碳技术助力减排。低碳技术的“低碳”程度是相对的,旧的低碳技术将随着技术进步而被更“低碳”的新技术所淘汰。 (2)低碳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精尖技术联系紧密,往往依赖后者的支持以实现的低碳目的。如,户用热量控制装置技术需要 IC 卡电子信息技
8、术支持,以实现家庭节能的目的;分体式锅炉的固体燃料燃烧系统需要采用微电脑控制技术;智能化节电设备需要建立涵盖用户现存各类系统特征的实验数据库,以从数据中挖掘出的规律为基础,开发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智能化节能控制软件,达到智能化节电的目的。 (3)低碳技术分散于各个行业之中。由于生产消费链的关系,低碳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消费全过程往往与多个行业相关,其作用分散在多个行业、多个领域之中。这一特点导致低碳技术行业归口统计较为困难。 (4)低碳技术是实现减排的关键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科学规划、优化管理是系统、长期减排的重要手段,较局部技术低碳化意义更大。 (三)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是指相对传统产业,生
9、产具有零碳、降碳或除碳特征的产品的行业,以及专业提供具有促进减碳功能的低碳技术研发与咨询、碳权交易、碳资产管理、能源管理、融资等各类服务的行业。低碳产业的孵化与形成既源自新兴技术,如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也可能从传统产业中分化脱离形成,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从广义上说,可将具有低碳特征的行业都列入低碳产业系列。至于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具体地位,取决于其技术难度、重要程度、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等因素。 准确理解低碳产业需要区别几对关系:一是低碳产业与产业低碳化。各行各业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节能、降耗、减排问题,即都存在低碳化问题。但是,不能说低碳化后的产业就是低碳产业,这会将所有产业都纳入低碳产业序列。随
10、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在低碳化过程中的分工会日益细化,专业从事某种或几种低碳技术研发服务、低碳生产服务、低碳管理咨询服务、低碳产品生产的企业从传统产业中分离出来,形成新兴的低碳产业。因此,低碳产业与产业低碳化的关系是:低碳产业也需要进一步实现低碳化;各行各业都存在低碳化需求;高碳产业在低碳化的进程中,随着分工不断细化,将逐渐分离出某个或几个环节的低碳专项服务,或某些低碳产品的专业生产,逐渐形成新兴低碳产业,而其他传统产业并不构成低碳产业。二是低碳产业与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像金融、教育、旅游、邮政、广告、法律咨询、网游动漫、文化创意、软件信息等服务业虽然具有低碳特征,但不宜列入低碳产业,因为
11、这类产业较其过去,并未形成新的显著的减碳效果。不过,随着低碳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在这些行业中分离的专业从事碳权交易和低碳融资服务、低碳教育服务、低碳旅游服务等行业,可列入新兴低碳服务业。三是低碳产业与低碳技术。部分低碳产业完全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兴起而兴起的,如太阳能、智能电网、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 、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低碳产业;部分低碳产业与低碳技术并无必然联系,如碳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低碳服务业;诸多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过程需要低碳技术提供支撑,即低碳技术的存在不限于低碳产业范围内;诸多低碳产业的发展也为低碳技术进步提供了市场需求基础和发展动力。可见,低碳产业与低碳技术两者互为
12、促进,但并不等同。四是低碳产业与名称前冠以“低碳”称呼的产业。如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旅游、低碳金融、低碳农业等,是在传统产业前冠以“低碳”的称呼,这可以理解为是对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的一种愿景、期待和分工演进的方向,但目前这些传统产业中分离出来的新兴低碳产业大多尚未成型,基本处于分化、成长的初始阶段,并未构成独立成型的低碳产业。不过,随着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推进,由传统产业中分化出来的低碳产业将越来越多,低碳产业家族也将越来越庞大。 二、绿色经济、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 (一)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一种以传统经济为基础,以促进经济增长为前提,以力求节约资源能源、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供人们健康有
13、益产品为约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兼顾当代发展和后代发展需求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形态。绿色经济是对现有传统经济的改造,同时承担经济增长、保护环境、增进福利、长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任务。(二)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是所有能够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及有益健康的技术的集合。大体包括:(1)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技术。 (2)节约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 (3)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 (4)清洁能源技术。 (5)清洁生产技术。 (6) “熵”处理技术。 (7)生态优化技术。 (8)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生产识别
14、技术。 (9)绿色消费品生产技术。其中 13 类技术可直接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是直接破解增长极限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统称为可持续型技术;47 类技术是直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技术,统称为生态环保型技术;89 类直接与消费者健康相关,统称为健康有益型技术。 (三)绿色产业 根据对环境作用的程度不同,产业可以分为:一是直接对环境起绿化作用的产业,包括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统称为生态环保产业。二是对环境既无污染也无进一步绿化作用的产业,如教育、金融、旅游、商业、文化等服务业,统称为白色产业。如果这些产业与环境结合起来(如绿色金融、生态旅游等)则可列入生态环保产业。三是污染
15、和破坏环境的产业,统称为黑色产业。在环保政策导向下,随着环境治理和环境技术在黑色产业中的引入及社会分工的演进,黑色产业会分化出白色部分和绿色部分。这些部分如果形成规模,则可划人白色产业或绿色产业;如果未形成规模或停留在企业内部,则构成绿色经济的绿色成分。因此,狭义的绿色产业仅指生态环保产业,而广义的绿色产业还包括白色产业和黑色产业中已经被白色化或绿色化的部分。这三者的关系是:绿色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绿化改造,需要绿色技术支撑,由黑色产业的一部分、白色产业和绿色产业组成,但黑色产业将长期是经济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只是比重将有所下降;绿色产业在经济系统的占比并非越高越好,因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仍是满
16、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白色产业由于体现了经济与环境的相容,应成为绿色经济的主体;绿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但绿色技术的使用并不限于绿色产业,其在黑色产业和白色产业中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三、循环经济、循环利用技术和循环产业 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线性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而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中物质是以“资源(能源)产品再生资源(能源)废弃物排放”为路径运动的,在最后排放废弃物之前,资源和能源会经过多级循环利用,从而大大降低废弃物的排
17、放量。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分别形成小、中、大三个物质循环层次。在微观层面,要求在生产企业内部形成物料循环,尽可能节约和充分使用物料;在中观层面,要求在生产企业之间形成物料循环,并以此建立现代生态工业园区,使园区内各企业之间形成资源能源供求互补格局;在宏观层面,要求回收的生产、生活废弃物再返回原工业生产部门,作为其原料重新加以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支持。循环利用技术大体包括:(1)资源能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技术。减量化原则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物资使用量、节约资源并减少废弃物排放。 (2)清洁生产技术,即用来进行零废少废生产和生产清洁产品的技术。 (3)废物利
18、用技术。再利用原则要求投入到生产和消费系统中的物质要以尽可能多的方式充分使用,再循环原则要求阶段性废物要尽可能再生利用,这些都需要废弃物再利用技术的支持,如废旧机电装备再制造技术、电子垃圾资源化技术、生态包装技术、垃圾发电供热技术、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4)污染治理技术。这类技术主要用来对最终排放废弃物作无害化处理,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填埋和焚烧等环保技术。而循环产业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循环工业园区。二是独立成型的产业,主要包括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再制造产业等。 四、生态经济、生态技术和生态产业 1966 年,美国学者肯尼斯E鲍尔丁发表论文一门科
19、学生态经济学 ,首次提出生态经济概念。随后,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经济研究迅速发展,相关文献较为丰富。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可以认为,生态经济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统筹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生态优化的关系,最大化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的本质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可承载基础之上,在保证生态再生产前提下扩大经济再生产,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建立经济、社会、生态良性互动的复合型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和技术规律,能够降低消耗、减少排放、防治污染或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动态、开放的技术体系。大体包括:(1)节能
20、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2)清洁能源技术。 (3)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4) “熵”处理技术。 (5)清洁生产技术。 (6)农、林、渔、牧、沙等领域的生态保护改善技术。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且具有高效的生态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集团型产业。 五、经济发展系列理念的比较 (一)经济发展系列理念相关概念的比较 第一,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一是两者的目标指向不同。低碳经济是在全球变暖及人为温室气体排放致暖原因的科学认知背景下提出的,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绿色经济是在全球各国普遍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供求矛盾及经济长期不
21、可持续等背景下提出的,旨在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破解经济增长极限难题及促进人们健康、增进社会福利。二是两者科学认知的认同度不同。低碳经济发展的科学认知前提目前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而绿色经济发展的科学认知已经被社会各界所普遍认同,并用以解决本地区实际的生态、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三是两者关联元素或因素不同。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同是对传统经济进行系统性改造,前者主要以碳元素为导向改造经济,后者是多元素、多因素为导向改造经济。低碳经济要求企业和个人实现节能减排,责任因素体现较多;绿色经济要求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减轻环境破坏和生态损害及提供健康有益的产品等,道德因素体现较多。不过,在多数情况下,低碳经济目标与绿色经济目标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常与其他污染物排放混杂在一起,所以低碳经济在通过节能、降耗、清洁能源来降低碳排放时,也会同时减少其他污染物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