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摘要:随着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我国目前旧城改造和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旧城拆改及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也急剧增长。由于建筑垃圾的难压缩性和难降解性,势必造成更大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建筑材料的浪费。因此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建筑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 TU976+.4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垃圾主要是旧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和新建建设施工过程产生的垃圾。与其他城市垃圾相比,建筑垃圾具有量大、无毒无害和可资源化率高的特点。我国建筑垃圾产量一般为城市垃圾总量的 30%40%。绝大多数建筑
2、垃圾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本文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分析,提出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大量建筑垃圾填埋处理污染水体、耕地及浪费土地资源问题。 一.建筑垃圾的定义 建筑垃圾的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垃圾土、废旧混凝土块、碎石块、碎砖块、废旧金属、木材、泥浆及其他废弃物。二、建筑垃圾的分类 1.建筑垃圾的来源和物质构成分类:(1)地基开挖:地基开挖产生的垃圾为自然垃圾土,分为表层土和深层土,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2)道路开挖:路面破碎产生的垃圾分为混凝土碎块和沥青混凝土碎块;(3
3、)旧建筑物拆除:旧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垃圾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铁金属等几类;(4)建筑工地垃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2. 建筑垃圾能否再生利用分为: (1)可直接利用的材料; (2)可作为再生材料或可用于回收的材料; (3)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 三、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 建筑施工中产生的余量土方、拆除建筑物、房屋装修和改造道路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用车运到处理场所,然后,用人工的办法将建筑垃圾进行分选归
4、类,可直接利用的材料直接供给在建工程;可再生利用的物质直接供给相应的公司进行处理,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运送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1)地基开挖产生的自然垃圾土的上层土可用于种植,因此无需处理可直接用于农田的整平,低洼耕地的填补;下层土可用于建筑基坑的回填、造景等。 (2)建筑垃圾中的大块废混凝土、废砖、大理石等物质,利用大型破锤或破碎机破碎至粉碎机所能粉碎的尺寸,一般为小于毫米,然后用石料粉碎机进行粉碎至建筑所需的石子、砂子,再将上述混合物用多层分级筛分级成合符建筑标准的粗石子、细石子、粗砂子、细砂子,以及泥砂等再生材料。 (3)废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拆除后,可以将废旧沥青混凝土破碎作为再生沥
5、青混凝土的原料。 (4)拆除旧建筑物中的废旧木材、金属、塑料可分选归类直接供应给相应的专业公司进行处理。 2.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经过分类处理的建筑垃圾最终形成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再生材料的原料、可回收的材料、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 (1)建筑施工中产生的余量土方可用于填方工程以减少填方工程取土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旧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拆除产生的废旧混凝土块、砖块、石块经破碎机破碎后可用于路基工程施工材料,建筑地基施工的填方加固材料、河堤加固基层材料等。 (3)旧建筑物、构筑物拆除产生的废旧钢材重新回炉加工成为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旧木材、木屑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废旧玻璃也可回
6、炉制造新的玻璃制品等。 (4)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运送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四、建筑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运作方法及建议 建筑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投资规模大,具有长期社会经济效益的项目。建筑垃圾的处理也是世界性的难题,近些年来乱倒乱堆建筑垃圾的事件在我国频频发生,各种新闻媒体对乱倒乱堆建筑垃圾的事件进行过多次报道,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会对河流、湖泊及农田造成很大规模的污染,因此,加快推进和实施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关系到我国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基于以上分析和论述,本人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利用有以下几条建议:1、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投资于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7、项目;2、各地政府在建设大型垃圾填埋场项目时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利用功能应予以充分的考虑;3、建议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利用制定出强制性标准;4、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安排资金对投资此类项目的企业进行补贴扶持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建筑垃圾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点与难点,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符合循环经济所倡导的资源再利用、废物资源化、资源使用减量化的理念。做好建筑垃圾的处理能大量减少固体垃圾的产生,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降低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污染,做好建筑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业。我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企业投入到这项惠及子孙后代的事业中,从而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