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8KB ,
资源ID:1727772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277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现代价值研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现代价值研究.doc

1、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现代价值研究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打破了高度集中的单一分配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然而,由于存在一系列制度壁垒,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扩大,居民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以期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022-02 一、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总体回顾 (一)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产生的背景分析 1.社会背景。李嘉图处于阶级矛盾发生激烈冲

2、突的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期。这一时期存在两大主要冲突:一是经济力量日益壮大但政治权利处于弱势地位的资产阶级与政治上仍处于优势地位的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二是资产阶级与经济上与政治上遭受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的矛盾。两大阶级矛盾反映在政治利益上的诉求则表现为谷物法与济贫法的存废争议。 2.理论基础。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和地租理论,对于李嘉图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首先,李嘉图对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与完善,形成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其次,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是建立在马尔萨斯两个基本观点的基础之上的,即人口只能维持在最低生活水平,及土地生产力递减规律。 (二)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3、 李嘉图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土地产品在社会三大阶级之间分的配法则。因此,总的来说,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可分为三个部分:地租理论、工资理论和利润理论。 1.地租理论。李嘉图首先提出了地租的性质和定义,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土壤生产力而付给地租的部分产品” ;并且由于不同原因,表现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和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在上述基础上,李嘉图考察了地租涨落的规律。他指出,谷物价格上涨并不是由于支付了地租,然而支付地租却是因为谷物价格昂贵,因此,地租的上涨是资本积累和人口增加的结果。 2.土地和利润理论。李嘉图明确指出,商品的价值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工资和利润,

4、二者之间是此跌彼涨的对立关系。首先,李嘉图把劳动的价格区分为自然价格(价值)和市场价格,认为劳动的市场价格围绕其自然价格上下波动;其次,李嘉图指出,由于工人“道德的沦丧” ,长期内工人只能得到维持必要生活资料的最低工资;最后,长期内利润具有下降的趋势,但这一趋势是有限的,即达到这样一种稳定状态:剩余产品足以合理分配给因食物生产的限制而达到最高点的每个人。 3.政策主张。李嘉图在对国民收入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在工资、税收和农产品贸易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政策主张。第一,工资应当由市场自由公平的决定,而不应当受立法机关的干预和控制。第二,政府征税应遵循“公平、确定、便利、经济”的原则;应建立以地租税

5、、工资和利润税、农产品税为基础的税收制度。第三,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废除关税等一系列谷物贸易壁垒,从而促进社会总体利益的增进。 (三)对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评析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探寻了国民收入的分配法则。然而,李嘉图的分配理论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只承认级差地租而否认绝对地租;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从而谷物价格上涨的长期趋势的论断违背社会历史规律;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工资理论;忽视绝对价值的存在,没有指出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 二、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进 1978 年,中国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而这一起步是从收入分配制度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中国

6、逐步打破了高度集中的单一按劳分配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的经济活力和调动了广大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总的来说,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78 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旧中国的以土地、资本私有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并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思想为依据的单一收入分配制度。但是,由于中国当时不具备按劳分配的调节,且长期受平均主义的影响,加之“文革”的否定和破坏,使得单一按劳分配制度偏向本源,从而走向高度平均主义的“统收统配”制度。 2.第二阶段(19781984 年):按劳

7、分配恢复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此后,党和国家开始在分配领域的拨乱反正。在农村,推广以联产计酬为主要特点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形成了集体经济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在城市,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主要是理顺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分配关系。 3.第三阶段(19851992 年):多种分配方式探索时期。1984 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开始转向城市,提出了“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在具体的政策层

8、面上,则表现为企业、工资制度、所有制结构等一系列改革。这一阶段改革的意义在于为以后按生产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各种合法的非按劳分配的收入得到保护。 4.第四阶段(19932001 年):分配方式的根本转变时期。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意味着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发生根本转变,使其适应新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 “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使其合法化” ;同时,党的十五大将“其他分配方式”科学地概括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与此相适应,中国

9、启动了配套改革:(1)初步建立劳动力市场;(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强化政府“二次分配”的角色。这一阶段的改革使得中国收入分配开始遵循市场化原则,符合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5.第五阶段(2002 年至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时期。面对收入分配上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党中央高度重视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党的十六大明确了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同时再次强调政府在再分配过程的作用,要求“更加关注公平”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与此同时,中国相应进行

10、了一系列配套改革,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实行税费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综上所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一个平均主义到打破平均主义,再到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轨迹。我们在肯定分配制度的变迁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历史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潜在威胁。因此,深层次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三、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对于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1.改革户籍制度,弱化户口限制,逐步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李嘉图指出劳动力价格应由市场的公平竞争决定,这就要求中国应该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而完成这一目标的根本在于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弱化

11、户口对于人口流动的限制。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必将是一项渐进式、全方位、深层次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立足长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短期目标与长期取向结合起来,分阶段、分层次逐渐推进。 2.规范初次分配秩序,提高劳动者报酬,形成良性循环的工资决定机制。李嘉图认为,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维持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价格。虽然在现代社会,生产要素的范围逐步扩大,然而李嘉图的这一论断对于中国形成良性的工资决定机制仍然具有现代意义。首先,要从法律层面上规范劳动者的工资增长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劳有所得、劳有所值;其次,重视劳动者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一方面企业应该建立劳动者

12、定期培训机制,另一方面劳动者自身也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最后,建立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实现工资水平指数化,并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 3.进一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李嘉图指出,合理的税收制度应遵循“公平、确定、便利、经济”四原则。这要求中国建立更加公平的、能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税收制度。就目前而言,中国实行的税制结构仍然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有限,甚至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逆向调节” 。因此,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强化其调节功能,是政府实现分配公平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包括下述三个方面:第一,全面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工作,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第二,探索以家庭征

13、收为核心的个税改革,并逐步实现全国联网;第三,慎用税收优惠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2011-03-14. 3 中共中央文献研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4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 阿列桑德洛荣卡格利亚.西方经济思想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6 王秀云.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变迁及演进趋势J.中外企业家,2011, (6). 7 王云多.收入分配理论及其演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 (5). 8 刘佐.中国直接税与间接税比重变化趋势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 (37). 9 温娇秀,王延军.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 一项基于各地区教育基尼系数的实证J.成都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责任编辑 刘娇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