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5KB ,
资源ID:172935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293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木材干燥缺陷及预防.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木材干燥缺陷及预防.doc

1、木材干燥缺陷及预防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房屋装修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作为木材这种装修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保证干燥质量尤为重要。 木材是一种高分子的聚合体,自由水,吸着水,化合水, 这三种水分常在木材本体重量的 30%-200%之间,所以生材很少被直接使用,通常采用天然或人工干燥将水分降低(8%-12%) ,但干燥会造成很多不良缺陷,所以必须十分注意. 木材干燥通常有天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方法,由于天然干燥周期长,只用于自由水(30%以上)的降低,而 30%以下水分的排出多采用人工干燥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人工干燥是利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使水分快速从木材芯部移动到木材表面

2、蒸发掉,表面水分蒸发快,内部水分蒸发慢,这样势必造成木材表面和芯部含水率的不同,所以在木材内部,就会产生一个含水率梯度,从而形成应力,应力的产生及变化,是木材形成干燥缺陷的重要原因.而细胞的不均匀排列,使木材的收缩有方向性,也造成木材不均匀的收缩现象. 常见的木材干燥缺陷有: 1.翘,是因为直木纹和横木纹方向,收缩不同引起,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如木材在切线方向的收缩,表面比内部收缩的多些,天然干燥时,在板院堆垛中最上一到二层,由于表面受阳光的直射,收缩较重,很容易翘,或人工干燥时,靠近加热管的一面,受到的热幅射较强,也会引起此类损伤, 2.扭曲.多半是因为不寻常的细胞排列,如螺旋纹理处,在这些部

3、位水分移动不均匀,产生的应力不同从而发生扭曲,在日常工作中,这种现象经常能发生,尤其含水率较高的木材或小径木进行干燥时,只要有螺旋纹理部位,就有发生扭曲的危险.有些树种,如阔叶材榆木,也是较容易发生扭曲缺陷的材种之一,当在严冬干燥时,一定要缓慢进行,撑握好温度及平衡湿度,在前期必须采取低温,高湿的工艺进行预防.才能保证较好的出材率. 3.木端裂,沿纤维方向的水分移动,比垂直于纤维方向之移动要大,所以木材端部干燥的较快,较早收缩产生张力,使木端产生裂纹. 4.表面僵化及表面裂:干燥的初期,表面干燥快而且发生收缩,由于内部并没收缩,所以表面常有拉伸应力存在,防障了正常的收缩,而生成永久性变形,此后

4、,内部即开始发生压缩应力,这些是表面僵化前期的情况,此时,表面引张应力会大于垂直纤维方向的拉伸强度,表面会沿纤维方向发生裂痕,一旦裂痕发生,其周围即生应力集中现象,更大的裂痕由此发展出来,很难制止.发生表面裂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前期采用硬基准干燥,高温,低湿造成的,有时天然干燥时,表层也常常因受阳光的强照而会出现表面裂现象,而影响板材的出材率. 5.内部裂:当干燥到了后期, ,或表面僵化后期时,内部发生裂开现象,从木材的外表,看不出来裂痕,也称蜂窝裂, 这种损伤会大大降低木材的利用率,本人自 1996 年就从事多种阔叶材:比如:水曲柳,柞木,柚木,楸木,榆木,椴木,桦木,杨木等干燥工作, 经验得知

5、: 容易发生内裂的木材,大部分是硬阔叶材,如柞木.当含水率较高的板材进行干燥时.在干燥前期一定要小心,慢慢提高温度,保证平衡湿度.当含量水率达到 30%左右时,增加中间喷蒸处理,在 EMC=10 的情况下处理 10 小时以上,会大大减少这种损伤。. 6.崩溃:有些树种由饱和状态开始以高温干燥时,表面易发生不规则的收缩现象,部分木材纤维凹塌进去,在木材表面形成一条条小凹痕,干瘪瘪,皱巴巴的,长短不一, ,严重影响木材正常使用,此现象就是崩溃或是皱缩.本人在工作中发现易形成此缺陷的材种有青杨,白杨,加拿大红杉, ,杨木在干燥初期若采取高温高湿干燥,及易出现皱缩,对于厚 35MM,水分 60%以上的

6、青杨木板材,我们有时采用初温 55C ,EMC 16 ,13-14 天的干燥周期,也经常会出现个别有崩溃皱缩的现象,这些现象一般发生在含水率较大的湿材干燥中,尤其在冬季.在高温,高湿时,木材细胞壁的组成物质,会有可塑性,因此,自由水的流通,压迫细胞造成很大的,不规则性的收缩, 当木材接近纤维饱和点时, 崩溃就不易发生了 7.变色;木材在低温和高湿的条件下干燥,就会变色,如椴木和青杨,在干燥初期,相对湿度 80%以上时,就会发生青变,白杨也容易发生变色,变成紫红色.这些缺点都会降低木材的使用率. 要保证木材较高的利用率,就必须防止缺陷的形成和消失: 1. 为防止表面僵化,我们每窑做义齿状试片(在

7、自木材一端面 30cm处,切下长约 2.5cm 的试块,并沿宽度方向锯成梳齿) ,以检验木材内部的应力情况,如齿向外伸,说明表面有张力,需中间处理(喷蒸处理) ,来消除应力.若梳齿各齿平行说明干燥没有应力,正常进行干燥就可以了,2.扭曲, 翘和木端裂的防止; 扭曲, 翘是由木材组织的收缩,具有方向性,是木材的木质问题,这样隔条间距就应短些,400MM 左右,而且须注意上下均垂直在一条线上,特别是纹理交错的木材及小径材来说,隔条间距短,对其在宽度方向翘曲的发生很有好处, 有些树种,如榆木,是较容易发生扭曲缺陷的材种之一,当在严冬干燥时,一定要缓慢进行,为防止日光直照,在堆积的最上一垛加盖遮挡物,

8、并加压石块等重物.以防止扭曲,翘曲。防止端裂,在堆积时,端部不要正对风口吹,加在两端的隔条距木材端面,越小越好,一般 1-2MM.象水曲柳,柞木,桦木,椴木,榆木等贵重板材,在端面涂抹石碏防止端部水分蒸发太快. 3.崩溃的防止:最常规的方法是生材自然干燥到 30%以下的水分,再进窑人工干燥,这样崩溃就不会发生, 当水分在 60%以上一定要进窑烘干时, 我们只能在干燥中,小心谨慎,开始不要使用高温,高湿工艺,一般低温干燥到一周后再缓慢加温,会大大降低崩溃的发生.若早期能够发现崩溃现象,及早地进行中间处理,降低温度,提高湿度,保证板材在 90%以上的湿度介质中稳定 24-48 小时,即可使木材恢复

9、原状.但如果崩溃太多,就不能恢复了. 4.表面裂和内裂的防止,要避免表面裂的现象,在干燥初期,勿使用高温,如发生了表面裂,此后的干燥中,木材曝露在较高的相对湿度中,吸湿后会扩大其裂痕,所以表面裂在干燥时应绝对避免,内部裂是由于木材的细胞腔内,残留了自由水,又长时间 处于高温中而发生,是在干燥的后半期才发生的,无论是表面裂还是内部裂,其原因都是使用的工艺不合理 ,而使干燥过急,前期就表现在表面裂的现象上,后期就体现在内裂上,所以对于难干材,在干燥时,水分降到 30%以下再采用高温,干燥其间,常进行中间处理,并使用梳齿试片检验,来判断干燥的程度,中间处理是纠正干燥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的最主要的操作,我们在干燥铁杉厚 50MM 的生板材时,当干燥到 10-12 天,发现芯部和外部的水分相差较大时,用 T=66 摄氏度 EMC=10 进行 48-72 小时的中间处理,芯部的水分平均一天下降 5%-7%,芯和表面水分梯度大大缩小。特别是硬阔叶材,如作木,水曲柳.高湿处理,能疏通内部水分的通道, 水分蒸发加快不仅能消除应力.还能大大缩短干燥周期. 5.变色的防止,就是不要让木材在低温 50 摄氏度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环境中时间太长,长了就会生变色菌。 总之,采用正确的干燥基准,按时对干燥过程进行检查,把握中间处理的关键和时间,是保证干燥质量的根本.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