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0KB ,
资源ID:1729714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297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企业协同创新研究观点综述.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企业协同创新研究观点综述.doc

1、企业协同创新研究观点综述摘要:创新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有效途径。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协同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新趋势,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动力。本文从企业协同创新的动机、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员、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式模型和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评述,提出了此领域两个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企业协同创新研究提供理论铺垫。关键词:协同创新;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动机;协同创新成员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117-04 创新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有效途径,随着技术的发展,单凭企业自身力量的创新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协同创新成

2、为企业创新的新趋势。本文从企业协同创新的动机、模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人手对企业协同创新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展望。 一、企业协同创新的动机 (一)基于合作创新的视角 郭晓川在总结威廉姆森、拜多特和费舍尔的观点基础上提出技术合作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技术交易,技术商品本身具有的无形化、交易过程的机会主义等特征决定了技术交易存在高额交易费用,因此,市场交易方式并不是技术交易的最佳途径。同时,在迅速变化的技术与市场环境中,研发成本上升,更新周期加快,自主的内化式创新面临着成本增加的压力和比较高的创新失败风险,并不是一种最优的技术创新途径。技术的特征决定了技术创新交易成本较低的方式是建立在重复交易和信任基础上

3、的相互沟通、彼此信任、共担风险、合理划分收益的合作创新关系。 美国学者卡门(Kamine)和施瓦兹(sehuartz)从垄断竞争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过程,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出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间的关系,提出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决定技术创新的三个变量,以及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中间市场结构”假设,认为多个单独的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合作创新,可望与这一技术市场的“中间化”拟合,从而为技术创新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结论是合作创新能够节约合作各方的交易成本;实现知识技术的独占;降低 R&D 成本;分散技术创新风险;将科技成果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弥补创新资源的不足;降低过度竞

4、争;获得规模经济等。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的协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合作创新,主要的区别在于合作创新效应强调的是要素的价值增加,而协同创新效应强调的不单单是要素的价值增加,而且还有整体价值的增加和创造。 (二)基于资产共享和互补的视角 当企业集团内多个子公司共享某些资产的时候,可获得资产利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张骥(2005)认为,企业资产可以分为资源型资产和能力型资产,前者主要是实物资产,也包括技术、专利、商标等隐性资产;后者是以集体经验为基础,包括惯例、管理流程、技术诀窍、经营实践等。由于资产的类型不同,其共享的形式和潜力大不相同。资源型资产中的实物资产、财务资产、人力资源资产等

5、,都具有生产能力的限制,不能被无限制地利用,也不能同时被多个单位利用,因而,只有当资产闲置或不同单位使用资产的时间不一致时,才能被共享。所以,这类资产的共享潜力是明确而有限的。资源型资产中的一些隐性资产,则可以被多个单位同时利用,而且理论上对资产的价值没有影响。能力型资产大多以集体隐性知识为核心,由于知识资产的特性,所以能力型资产共享的收益显著。 蒂斯(Teece)提出的互为专业化资产的概念,以及布莱克和鲍尔(Black&Boal,1994)提出的资产之间具有的增强型的关系,都说明了当某些资产被配置到一起使用时,可产生更大的价值。阿曼阿尔钦和哈罗德登姆塞茨(Alchian&Demsetz,19

6、72)认为,资产可通过合作性的资产专业化实现更高的生产率,如,靠近装配基地的中间产品生产基地,或者专门用于运输某种产品的运输工具。如果把活动过程也看成是一种能力资产,那么可以认为,相互匹配的活动带来的收益也来自于资产的互补性,尤其是资产的双向互补性。 总的来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是实现资产共享和互补的重要方式,能够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获得规模经济,节约成本;就知识资产来说,还会获得再生产效益。 二、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员 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员从微观角度看,主要指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从宏观角度看,主要指企业战略联盟内的不同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及其他公共部门。 (一)企业内成员的协同创新 企业

7、内成员的协同创新包括企业内员工间的协同创新和各职能部门间的创新。只有当员工之间做好沟通和合作,企业才能取得创新成果。R&D 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生产制造人员等不同成员间的协同将大大提高创新成功率。因此,员工之间的协同关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萨克斯贝里和斯洛克姆(Saxberg&Slocum,1968)及惠尔赖特和克拉克(Wheelwright&Clark,2002)都在研究中得出,各部门员工在教育和专业背景上的差异是影响各职能部门间协同的重要原因,而且在同一部门内部,员工身份地位的差异也会对协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但劳伦尼和洛尔施(Lawrence&Lorsch,2006)通过对若干化工企

8、业的调查发现,各部门高度差异化并且高度协同是高绩效的充分条件,创新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化不足通常会导致员工在相似的工作上展开竞争。可见,员工之间差异化的存在对企业协同创新效果的影响还有待确切的考证。 阿肖克等人(Ashok,1985)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研发与营销部门间的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诺顿(Norton,2001)通过对日本的 79 家化学品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与美国的 80 家化工企业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 Ashok 等人的研究进行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科贝格等(Koberg,2004)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运用 5 分法测度企业内部职能部门问的协同机制,得出:企业的职能部门间的

9、协同机制对于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都具有正相关性。 (二)联盟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观念的改变,战略联盟正在成为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方式。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企业都倾向于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实现知识、技术的快速扩散和协作创新,同时降低成本的压力,分散创新失败的风险。虽然联盟内企业间相互依存度高,合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但研究表明它们并不总是存在协同关系。如,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2005)在研究中得出:战略联盟内企业的创新动力及创新需求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伴随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战略联盟将会最终解散,导致创新协同终止。美日在过去 30 年的创新活动的相互影响也表明,联盟成员

10、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是一种不仅有合作,还有竞争的异构协同作用,当日本经济影响到美国经济的主导地位时,美国与日本的协同创新机制会变弱。 (三)企业与其他外部主体的协同创新 企业的协同创新不仅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和联盟内企业有关,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与企业间也有协同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重要来源,对于企业的创新有重要作用,所以, “产学研合作”是目前比较推崇的合作创新模式。但迭斯(Diez)通过对巴塞罗那制造业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尽管公共研究机构在技术提供、技术扩散等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但公共研究机构的作用远不如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其他成员。蒙托亚韦斯和科

11、兰(Montoya Weiss&Calantone,1994)的研究表明,政府政策对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对此,张洪石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结论:政府在科研资金、人才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和行业管制等方面的支持更能促进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贾生华和疏礼兵通过对浙江省内 423 家中小企业调研分析,发现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中,有 5 项重要因素与政府行为有关。吕静、卜庆军、汪少华在研究中认为,目前,国内有关政府行为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3 个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政府采购和税收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学者们大都认为企业内部和战略联盟内良好的协同关系有利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但是就企业与

12、其他外部主体的协同关系存在分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式与模型 张钢、陈劲、许庆瑞(1997)以哈肯的协同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推导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企业整体、部门、项目三个层次探讨了企业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指出企业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协同能有效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实现,并建立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动态匹配方案。于江在综合集群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对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陈晓红和解海涛在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从“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变的基础上,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

13、新外部“正”效应内部化入手,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构想,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四主体动态模型” 。许箫迪和王子龙建立了策略联盟内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型。朱祖平和朱彬(2003)从创新对象和创新重要性两个角度,对企业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企业协同创新的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概念模型。吕静、卜庆军、汪少华在总结了基于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型、基于价值链的协同创新模型和基于五主体的协同创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改进模型,其中重点强调了政府的作用。 由此看出,学者们分别从创新要素、协同创新主体的角度建立了集群内企业、联盟内企

14、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型,但相关研究只是集中在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外部主体间,还没有就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四、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陈劲等(2006)研究了企业集团内部各子公司间的协同创新,从战略、组织结构、协同支撑条件等维度识别了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杨丽伟研究了供应链的范围内企业的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并主要从供应链内部进行影响因素识别为主体间关系、创新策略、技术保障能力三个方面,并详细分析了每个维度下的具体细分要素。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并行创新过程中协同的障碍进行了研究,如贝利(Bailey,1999)基于对一批半导体公司员工的访谈,认为各部门之间出现的不协同主要是

15、因为各部门员工的教育和专业背景不同、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同时,他指出了同一部门内部身份地位的不同对协同效果的影响,以及企业通常组建跨职能团队来促进不同职能间的协同。但多尔蒂(Dougherty,1992)认为,不同部门的员工的思想世界不同,假如没有充分协调好,团队成员往往会更强调己方的重要性而排斥他方的重要性,导致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延长或市场绩效不佳。王方瑞(2003)发现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基本上可以从企业层次、职能层次(部门层次) 、团队层次、个人行为层次上进行划分,而这四个层次的因素又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即战略方面、组织结构和流程方面、协同工具和机制方面。 在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方面,国

16、内外学者从企业集团内的子公司间、供应链、企业内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学者在进行研究时还没有区分企业的规模、类型,研究还需进一步细化。 对于企业协同创新,学者们主要从协同创新的动机、协同创新的成员、协同创新的模式模型和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拓宽了企业创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协同学强有力的逻辑与独特的分析工具研究企业创新的问题,为深入剖析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演化机制开阔了视野。 五、企业协同创新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政府的协同关系研究 目前,对于企业内部门间和联盟内成员间的协同关系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且观点趋于一致;但对于企业与公共研究

17、机构、政府间协同关系的研究却显得较为薄弱,而且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考虑到这些机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将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作为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建立其与企业的协同关系,并对该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二)全要素协同创新研究 现有研究对于企业内成员间、职能部门间的协同进行了研究,缺乏对各要素间复杂协同关系的全局性分析,而目前,企业全面创新管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并且此方面的研究对企业创新成败是更为重要、更有决定意义的。鉴于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可尝试将企业创新中组织创新、战略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作为关键要素,综合考虑,进行全面研究。 (责任编辑:闫春英)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