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交往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着力点【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有着鲜明的时代性特点。随着全球化交往热潮的裹胁及交往哲学在当代的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理应作出相应调整,以体现时代化特点。文章重点探讨交往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四个着力点:国际意识教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契约观念教育和生活价值教育。 【关键词】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056-04 进入 21 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是全球化, “全球”这一世界共同体已成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底版” 。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眼光
2、敏锐的马克思就从当时电报的使用以及欧洲与世界各大洲通航等情况感觉到世界交往的形成并预测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他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据此,马克思还把世界交往的发展作为判断一个人个性发展程度的新标准。他指出,一个人的“特性怎样发展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们超越地方的局限性还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 。不仅如此,马克思对交往在人类2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进行了高度评价。他
3、认为,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 “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 ,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交往热潮的裹胁及交往哲学在当代的凸显,作为以塑造人格、促进人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从而促进人的普遍交往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理应作出相应调整,以体现时代化特点。具体来讲,在世界交往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内容。 一、国际意识教育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如果个人“被隔绝在整个的世界交往系统之外
4、,因而得不到任何教育,结果就成了一个目光短浅的、孤陋寡闻的动物” 。马克思的这些话意欲传达,只有人们能够得到世界范围的最大量的信息,人们才有可能享有精神自由、获取尽可能多的精神财富,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随着世界交往的普遍到来,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培养国际人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战略。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也提出了“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目标,也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塑造受教育者的国际意识加以回应。 国际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与民族意识相对。有学者指
5、出,国际意识是指“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而以全球的视野去观察、认识、理解世3界,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人类历史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人类共同命运、本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个人对人类、民族、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意识” 。但在世界交往的裹胁下,作为具有“中国灵魂”的世界公民的一种能力和素质,国际意识的含义远不止如此,它不仅仅是一种全球视野和权利、义务意识,同时还是一种在保留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前提下的开放的心态,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一种包容、尊重、平等、学习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国际意识教育的宗旨就是站在世界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有一份对中国地质大
6、学(武汉)部分大学生的国际意识情况调查,数据显示,53.9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关于国际意识的知识“不丰富” ,9.60%的大学生认为“非常贫乏” 。只有 30.80%的大学生认为是“非常丰富”和“丰富”的。此外,世界公民认识淡薄,感觉自己首先是“国际社会的一员”的大学生比例仅占 9.79%;国家意识强烈且鲜明,74.87%的大学生感觉自己首先从属于“中国”这一地理范畴。而对于国际事件关注度,69.69%的大学生是“一般关注” , “十分关注”的仅占16.58%。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大学生国际意识的缺乏。大学生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社会上的其他群体。 马克思曾批评 19 世纪的中国。称其为“陈腐的世界
7、” ,他写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予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的批评戳中要害,要生存、要发展,中国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对外开放,将自己融入到世界交往4体系之中。而我们的国民和受教育者也要进入“角色” 。了解和学习国际知识、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关心国际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利用大众传媒及其他载体,充实国际意识的相关内容,加大宣讲力度。使受教育者积极关注当代世界的全球性问题。如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8、主义、民族主义、当代国际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充分反映了世界全球化、多元化、现代化的特色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激发受教育者的国际参与意识、国际理解与对话意识、国际依存与责任意识、国际和平与正义意识等。教育者也要适时加强国际意识内涵、教学方法、教育技能的培训,为开展国际意识教育提供理念、知识和素质储备。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马克思预测的“普遍交往”时代已然来临,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以及各种文明成果相互碰撞、互相借鉴。多元的文化交锋毫无疑问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的共同进步,我们党历来也反对闭关锁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主张积极学习、吸收、借鉴国外一切先进思想和文化,使其服务于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此
9、外,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党也自觉地破除思想禁锢,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但这决不表明我们党放弃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在思想政治上改旗易帜。反而我们党历届领导人都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党始终高度清醒地认识到, “如果任凭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替代马克思主义或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中国共产党就将丧失维系自身团结统一的思想纽带,同时必将失去号召群众、引导群众的精5神力量,自然的结局就是脱离几代共产党人选择的正确道路,滑进西方敌对势力的陷阱,使我们的国家陷入动乱、停滞和倒退,使中华民族重新沦为西方的附庸” 。 全球化交往中要求我们党要时刻保持意识形态
10、的警惕性和自觉性,这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我们的受教育者,我们的国民也必须要具备这种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批的国民有机会到国外。接触国外意识形态是不可避免的,而要使我们的国民,尤其是一些青少年或“社会精英”不被国外尤其是西方意识形态所侵染,成为真正具有“中国灵魂的世界公民” ,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发挥作用,教育我们的青少年一代,要在各种各样意识形态面前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要学会辨别、学会反思、学会质疑、学会拒绝。以基督教为例,2003 年 10 月,一部名为耶稣在北京:基督教如何改变中国及全球力量平衡的英文著作出版,该书的作者大卫艾克曼(David Aikman)是前时代周刊驻
11、北京记者部主任、一位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书中,艾克曼认为,虽然所处的环境并不好,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仍非常之惊人。他认为基督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尤其是精英阶层中取得蓬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西方接受基督教的中国留学人员归国后对其周围的人产生影响。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说, “基督教的羔羊必定要征服中国龙” ,足见有的传教士已经把传教当作一个政治任务了。当然,宗教信仰是自由的,真正让人忧虑的是:如果我们的大脑,都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那么我们的“中国灵魂”何以保持、以何存在? 全球化交往时代无疑为西方思潮和文化的广泛渗透和大举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势来袭。很多国家都开始强调本民族文
12、6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把捍卫本民族文化的特性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我们党对此也进行了积极应对。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就重申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作为“国家软机器”对人民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制造社会的意识形态氛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把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灌输给社会成员。他同时发出警告:“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一定阶级、国家和政党根本利益的体现。只要阶级、国家和政党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斗就不会消失。故此,在全
13、球化交往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以确保本民族文化的安全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 三、契约观念教育 契约原初含义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由于特定的交易目的而订立的有关权利义务的协议。契约一般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非正式契约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主要靠人们自我内在的约束力,比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来维系。正式契约主要指法律、法规、合同、规则、准则等强制约束人的行为规范。由于有明确的规则和要求,正式契约约束人的行为规范的能力强,人们比较容易遵守。契约观念是契约关系内在价值在人的思想观念形态上的体现。它本身蕴含着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尊重意识
14、、诚信意识和权利意识等,因此可以看作是在现代交往社会尤其是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7构建新型社会关系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精神理念。 “熟人社会”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费老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就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 ,其首要特征就是讲背景、讲关系, “攀交情、托熟人”是熟人社会惯常的“做人”方法, “熟人信得过、好办事儿”成了熟人社会人们普遍信奉并践行的一条“人际哲学” 。但是。熟人社会有其积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熟人社会病” 。学者胡光伟曾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这样描述:首先。它弱化了“法制”的功能,以“关系”代替“契约”
15、,“熟人”的“情感”代替了法律的威严,很容易使得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天平在“人情”中发生倾斜。其次。以“人情”代替“竞争” ,淡化了“竞争”的激励,更为严重的是,它还可能引发社会腐败、寻租行为的泛滥,导致整个社会风气败坏。 “陌生人社会”是和“熟人社会”相对而言的概念,是一个人人各司其职、信仰法律与契约的社会。所以“陌生人社会”又被称为契约社会,它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陌生人社会”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哲学” ,用以打破人们对关系和人情的单纯依赖,使人们权责分明,按照既定规则、契约办事,促进人们交往的普遍化和公平化,促进社会进一
16、步和谐、公正。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当务之急就是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契约观念,教育他们懂得用契约的方式来表达自已的意志和要求。契约观念是一系列思想观念的有机结合,简言之包括以下几种观念:(1)平等观念。自愿平等是缔结契约的前提,唯此,缔结契约的各方才有可8能共同遵守约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等价交换原则反映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体现为人格的平等以及利益、权利的平等。交往各方都要视他方为主体。充分尊重彼此的意愿和正当权益,反对特权思想和在各类交往行为中的“拉关系、走后门”等歪门左道行为以及各种不正当竞争。 (2)诚信观念。诚实守信是履行约定的思想基础,古训讲的“言必信、行必果”在现代
17、契约社会尤其应该成为我们信奉的圭臬。因为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将直接导致整个社会交往的无序,甚至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瘫痪” 。大量的事实也一再证明,越是经济的全球化和交往的普遍化,越需要生活其中的社会成员具有真诚守信的品格。 (3)责任观念。责任将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是积极践行契约的有力保障。人们缔结契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生命的安全,但是人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有责任保护、不损害其他人的合法的权益,只有大家共同遵守有利于集体的约定,才能达成各自的愿景。除此之外契约观念还包括效率的观念、公平的观念、自主的观念、自律的观念、权利的观念等。总之,全球化交往时代是一个充满着契约关系的时代,无
18、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国家关系,抑或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等的调整,都要大量依靠契约的形式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契约观念,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契约社会” ,同时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发展。 四、生活价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交往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场所。交往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生活,引领生活,创造未来幸福的生活。为此,进行生活价值教育应成为9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又一个着力点。生活价值教育是启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积极价值观的教育。是给受教育者提供生活哲学的教育。这些积极的价值观包括自由、合作、快乐、谦虚、诚实、尊重、爱
19、心、和平、简朴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已然证明抛弃真实的生活价值而一味追求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价值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朱熹曾说, “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 。正所谓:“大道至简,道不远人” 、 “道在低处”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将理想价值当作主要内容,而首先要担负起赋予受教育者基本的生活道德知识和能力的责任,帮助他们学习和树立基本的生活价值理念。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生活价值教育内容体系。生活价值内容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价值资源。如弟子规中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
20、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对于帮助人们树立规则意识,懂得尊重他人、懂得诚信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大学里的“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相互欣赏,懂得与别人分享,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快乐。 中庸中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能使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时候,或是不够自信的时候自我激励,即只要我们有勇气,有毅力,即使愚笨也能变聪明,柔弱也能变刚强。而论语中的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也是生活价值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10的提出,实际上也是吸取了中国传统荣辱观的
21、精华,对于涤清社会风气,树立社会纲纪,打牢和谐社会精神基石,促进“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中的生活价值资源,服务于我们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汲取其他国家可资借鉴的生活价值资源,实现与他种文化的交流、对话。因为只有“以普世情怀沟通各个特殊文化或地域差异性文化。在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域之特殊道德文化谱系之间展开对话和讨论” 。才能摒弃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狭隘视阈,实现生活价值以人类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为旨的价值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导受教育者去过美好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但有价值的生活和生活的价值并非完全靠思想政治教育“教”出来的,它最终要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交往实践,靠他们生活的现实创造。思想政治教育要极大地激发受教育者创造生活的热情,激发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把对生活价值的追求内在地纳入个体幸福生活的意向性结构之中,更多地敞亮他们的生活及其价值的视野,引导他们广泛地与周遭的世界进行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富于爱心的交往,践行充实、温暖而有价值的人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