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17.50KB ,
资源ID:1734008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340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构建.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构建.doc

1、1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构建摘要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并赋予跨文化能力以新的内涵。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是在现有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化语境对跨文化能力的新要求而提出的,以期为跨文化能力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实践模型。该模式以跨文化人格为培养目标,将知识、动机、技能、语境和效果五要素纳入其中,以全球化为语境,按照知识习得、动机培养、技能训练逐层递进的方式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注重交际双方的交流互动在实现交际效果和培养跨文化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全球化;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能力; 递进交互培养模式 在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中,跨文化交往已经成为

2、“地球村”中每一位居民都无法回避的现实,而在跨文化交往中人们能否实现相互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者的跨文化能力 国际学术界一般将“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互换使用,为统一起见,本文除直接引用外,均采用“跨文化能力” 。 。跨文化能力研究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学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众多的理论和模式。西方学者 Imahori 和Lanigan1,Fantini2,Byram34,Deardorff5,Lustig 和Koester6,Chen 和 Starosta7等都对跨文化能力进行过详细探讨,2并构建了各自的跨文化能力框架。我国学者从 20 世纪

3、 90 年代开始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国外的理论,贾玉新8、许力生9、高一虹10、杨盈和庄恩平11、张卫东和杨莉12等从不同角度对跨文化能力进行了论述。 然而,学界并未对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达成共识,也未建构公认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本文试图在现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化语境对跨文化能力的新要求,提出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以期为跨文化能力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实践模式,并丰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 一、 跨文化能力构成要素 学界对跨文化能力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Dinges 和Lieberman 在对跨文化能力研究的综述中指出,跨文化能力包括认知技巧(cognit

4、ive skills) 、情感品质(affective qualities)和行为能力(behavioral competencies) 。 “认知技巧指关于交际双方文化的同质性、异质性特点的知识;情感品质指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能力指在跨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13372 西方学者在此之后的研究也大多延续了这条心理学的三分路线,Gudykunst14、TingToomey15、Kealey16、TingToomey 和 Kurogi17、Sue18、Deardorff5等对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具体能力进行了补充。此外,Imahor

5、i 和 Lanigan1、Cooper 等19、Hammer 等20、Deardorff5、Chen 和 Starosta7等学者注意到了交际的效果,其中 Chen 和 Starosta 认为,跨文化能力应当和交际能力以同样的方式来定义,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跨文化能力除3了强调交际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得体性(appropriateness)外,更加重视语境的作用,即重视交际者的文化背景7241。Lustig 和Koester 也认同“跨文化交际是语境性的,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行为需要交际者具备充分的知识、恰当的动机和有技巧的行动”666。 我国进行跨文化能力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

6、在外语教学和研究领域,所以他们更关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问题,而对跨文化能力的本体讨论相对较少。贾玉新认为跨文化能力应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与交际方略系统8。杨盈和庄恩平构建了由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和交际实践四大能力系统组成的跨文化能力框架11。他们虽然“赋予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新的元素,但研究的主体视角还是西方式的”128。 “任何全面的人际交流能力至少要包括动机、知识、技能、语境和效果五个方面” 动机、知识、技能是与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相对应的三个教育范畴。参见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第 70 页。2144,跨

7、文化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应包括这五个基本要素。 二、 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概述 基于对跨文化能力构成的不同认知,学者们构建了众多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高一虹认为,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主要有三分模式、行为中心模式和知识中心模式。三分模式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从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来培养跨文化能力;行为中心模式关注交际的有效性,包括“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任务完成情况”1027;4知识中心模式主要培养在目的文化情境中适宜地使用目的语知识的能力。Spitzberg 和 Changnon 的分类更加细致,他们认为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主要有成分(compositional)模式、共

8、同取向(coorientational)模式、发展(developmental)模式、适应(adaptational)模式和因果(causal)模式21。成分模式主要区分了交际能力的构成部分,但不同学者对各部分的交际贡献度有不同的认识,对每部分的具体构成要素也各执一词,这类模式最典型的代表是情感、认知、行为的三分;共同取向模式以跨文化能力构成要素为基础,强调交际的效果,致力于达成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影响较大的是 Byram 的模式3;发展模式以跨文化交际的时间维度为线索,关注交际能力的历时发展变化,如 Lysgaard的 U 形曲线22;适应模式扩展了成分模式的一元视角,其核心是强调“交际能力

9、是在与异文化成员交流的基础上,在行为、态度、理解方面的相互适应”2110,如 Berry 的跨文化适应模型23;因果模式力图呈现一个理论的线性系统来解释交际能力各构成部分间的关系,以此来确定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路径,如 Arasaratnam 的模型 参见L.A.Arasaratnam,Further Testing of a New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10、, New York, NY, 2008。 。 模式的多样性说明学者们在跨文化能力培养问题上的不同关注焦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局限。学者们基本认同跨文化能力应包括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但并未深入探讨动5机、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对于交际效果是否应纳入交际能力的范畴也存在争议。同时,这些模式“存在民族中心主义的嫌疑”2143。受西方主流的个人主义思想影响,大多数模式都将跨文化能力视为交际者的个体特质,许多模式即使假设交际对象存在,也还是从个体的角度去定义跨文化能力,忽视交际本身的交互性。最后,这些模式几乎都没有给予交际的语境因素以足够的重视, “能力必须在语境中定

11、义”24291,因为交际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因此, “越是成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越是能将交际双方在关系发展中的动机、知识、技能、语境和效果纳入其中”2144。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一) 全球化语境对跨文化能力的新要求 全球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改变了跨文化交际的语境,赋予了跨文化交际以新的特点,也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跨文化交际通常被理解为非本族语使用者跨越国界与本族语使

12、用者在目的语文化中进行的交流。这种理解是基于“一个国家一种语言一种文化”25117 的假设前提,以非本族语使用者交际行为符合目的语文化的规约为标准,以培养非本族语学习者顺应目的语文化的交际能力为目标。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这种狭隘甚至有失偏颇的理解再也站不住脚。首先,全球化使我们置身于世界多元文化之中,我们所参与的跨文化交6际不只是与某一个国家或某一种文化的个体进行的交流,而是与“来自不同背景的文化群体的交流”25117,从而造成交际对象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的不确定性。其次,全球化语境下的交际既可以发生在目的语文化中,也可以发生在母语文化和第三文化 第三文化是指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由交际双方在共同协商的

13、基础上建立的既不同于主体文化又不同于客体文化的文化。参见 G.H.Dodd,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p.6。中,交际环境因此具有多变性。再次,全球文化的广泛接触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出现互动转型,单一、均质、静态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最后,语言变体的出现以及语言与文化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破裂使语言已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文化规约。因此,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能力也不再是单向适应目的语文化的交际能力,而是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开放的跨文化人

14、格(intercultural personality) ,即要求交际者在保持原有文化身份的同时超越任何特定文化进行国际交流。 具体而言,在认知层面上,由于交际对象及其文化的不确定性,交际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目的语文化知识和本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文化知识和普遍的文化理解力。在情感层面上,跨文化人格需要交际者具有文化相对意识,既要学会承认、接受、悦纳异文化,消除文化偏见,欣赏文化差异,同时也要学会批判性地反思本文化,培养积极的交际动机,以面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文化时代。在行为层面上,由于语言使用与其社会文化环境剥离,7交际者与不同文化成员进行交流时,即使使

15、用同一种语言也需要选择恰当的交际策略,做出恰当的非语言行为,避免语言与文化“对号入座” 。最后,跨文化交际效果的判定应“取决于具体的时空环境,因时因地因人因情势而异”26136,因为“跨文化交际从本质上说是没有共享规约的交往”26136,不同文化对“有效性”和“得体性”的衡量标准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交际双方相互顺应和协商。 (二) 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 基于全球化语境对培养交际者跨文化人格的新要求,结合成分模式、共同取向模式、发展模式、适应模式和因果模式的不同关注焦点,本文构建了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如图 1) 。该模式将全球化语境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以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开

16、放的跨文化人格为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在培养内容上兼顾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并将其转化为动机、知识、技能三个教育范畴,按照知识习得、动机培养、技能训练逐层递进的方式,使学习者在掌握语言知识和世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对世界文化差异宽容、开放的态度,在交流互动中实现交际双方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跨文化交际结果。该模式将动机、知识、技能、语境和效果五要素均纳入其中,克服了成分模式、共同取向模式、发展模式、适应模式和因果模式各有偏废的缺陷,探讨了动机、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交际的交互性本质,并以全球化为现实基础,将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整个过程置于交际的语境之中。 1.知识习得。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化

17、知识和文化理解力。语言知识指的是独立于个人的语言系统知识,如语音、词汇、句法等。文化知8识包括饮食、起居、艺术创作等表层文化知识以及信仰、信念、价值观等深层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教学和培训中,语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都被当作语言学习的附属物。事实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制约着语言形式, “语言与文化离开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被理解”2793。因此,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应同步进行,不可偏废。此外,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跨文化交际教学和培训应兼顾目的语文化知识、本文化知识和世界其他文化知识,因为学习者只有具备世界文化知识,才能通过文化的对比提升文化理解力。知识习得阶段的

18、学习主要以讲授为主,使学习者了解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培养积极的交际动机和实现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13N.G.Dinges & D.A.Lieberma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Coping with Stressful Work Situ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Vol.13, No.3(1989) , pp.371385. 14W.B.Gudykunst,Towards a Theory of Effective Int

19、erpersonal and Intergroup Communication: An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AUM) Perspective, in R.L.Wiseman & J.Koester(eds.)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3, pp.3371. 15S.TingToomey,Communication Resourcefulness: An Identitynegotiation Perspective, in R.L.Wise

20、man & J.Koester(eds.)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9Newbury Park, CA: Sage, 1993, pp.72111. 16D.J.Kealey,The Challenge of International Personnel Selection, in D.L.Landis & R.S.Bhagat(eds.) ,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6, pp.81105. 17S.TingToomey & A

21、.Kurogi,Facework Competence in Intercultural Conflict: An Updated FaceNegotiation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Vol.22, No.2(1998) , pp.187225. 18D.W.Sue,Multidimensional Facets of Cultural Competenc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Vol.29, No.6(2001) , pp.790821. 19D.Coope

22、r, L.Doucet & M.Pratt,Understanding Appropriateness in Multinational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ol.28, No.3(2007) , pp.303325. 20M.R.Hammer, R.L.Wiseman & J.L.Rasmussen et al.,A Test of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 The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Context, Communicatio

23、n Quarterly, Vol.46, No.3(1998) , pp.309326. 21B.H.Spitzberg & G.Changnon,Conceptualiz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D.K.Deardorff(ed.) , 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ousand Oaks, CA: 10Sage Publications, 2009, pp.252. 22S.Lysgaard,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 Norwegian Ful

24、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No.7(1955) , pp.4551. 23J.W.Berry,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46, No.1(1997) , pp.568. 24M.J.Collier,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25、 Current Approache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Vol.13, No.3(1989) , pp.287302. 25代礼胜: 论外语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认知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外国语文2009 年第 5 期,第 116120 页。Dai Lisheng,On Cultivating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Competence in MultiCulture Cogni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o.5(2009) , pp.116120. 26许力生: 跨文化能力构建再认识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 3 期,第 132139 页。Xu Lisheng,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Revisited,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No.3(2011) , pp.132139.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