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在土地利用中的价值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瓶颈愈加突出。如何转变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逻辑演绎法,挖掘道教思想中的生态伦理价值,从伦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人地关系,认为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可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石,从而最终实现土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道教生态伦理;土地利用;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958;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1-0042-05 作者
2、简介程 尧(1987) ,女,河北邢台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付梅臣(1966) ,男,山东聊城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生态恢复研究。 (北京 10008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使土地生态系统遭到无度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等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国家林业局于 2011 年 1 月 4 日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2显示,截至 2009 年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 262.37
3、104km2,沙化土地面积为 173.11104km2,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 27.33%和 18.03%。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枯竭,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土地的关系。 人类在土地利用实践中折射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因此,解决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问题,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如何使土地资源保护根植人心,成为内在的支持理念,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如马夏尔(Peter Marshall)所说:“最早的、清晰的生态思想在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已经表达道教提供了最深刻、最雄辩的自然哲学,首次启发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道教朴素而又深刻的
4、生态伦理思想,以“人土地生态系统”作为道德共同体,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哲学基础。 一、 “天人合一”与统筹发展 “天人合一”是道教的理论基石。道教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交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天人合一应作为土地利用的核心理念,即人类应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土地。历朝历代的都城建设都参考了“天人合一”的原则。据三辅黄图记载:“(始皇)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而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始皇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秦都咸阳的布局即呈现出一幅天人
5、合一的壮丽景象。 西升经明确讲道:“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 ”这句话是说,3天地万物皆含道性。人与自然万物在道性上是生而平等的。土地作为自然界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具有其相应的生态权利。而这种生态权利只有通过人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所以,与土地的生态权利相对应的是人类对土地应尽的生态义务,即只有尊重土地,合理利用土地,才能“天人合德,万变定基” ,从而实现人地的和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当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有些地区不考虑土地承载能力而肆意开发,不仅破坏了土地的生态调节功能,而且加剧了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阻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城
6、镇化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区域统筹协调,各城市都盲目扩张用地,大量占用优质农田,造成产业结构趋同与土地利用结构失调的局面。用地布局的不合理,不仅影响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同时也造成人居环境的恶化。道教生态伦理学思想从尊重自然的角度对土地价值进行疏解,尝试通过建立人对土地的道德意识,构成“人地”道德共同体,树立生态价值观,发展土地生态文明。若将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贯彻于城乡统筹规划过程中,将有助于完善规划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空间。在道教生态思想指导下的城乡统筹规划,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将人工调控与自然调控相融合,使生态景观、文化娱乐和生活居住等公共空间功
7、能有机结合,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与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二、 “道法自然”与因地制宜 老子认为,宇宙间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并4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提倡的“道法自然” ,不是简单倒退,更不是消极避世,而是要求人们的行为与“道”一致,尊“道”贵“德” ,顺应自然。这体现在实践中就是“无为” 。道教所讲的“无为” ,是一种“实有似无”式的“无为” 。淮南子原道训对“无为”的释义是:“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即无为不是凝滞不动,而是“循理而举事” 。把这种“无为”的思想同土地开发相结合,就是要求有准确的区域定位
8、,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 “因天材,就地利”地利用土地,同时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将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降到最低。 列子云:“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列子认为,自然资源“皆天之所生” ,人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从自然界中“盗”得的。在开发未利用土地方面,我们要把握“盗之道” ,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资源。 道教的戒律中明确提出,要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开发土地资源。以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为例:“第五十三戒,不得竭水泽” ;“第四十八戒,不得妄凿地,毁山川” ;“第一百三十四戒,不得妄开决陂湖。 ”黄帝
9、阴符经写道:“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道教崇尚自然,并不是主张回到完全自发的状态,而是希望人们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只有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如果凭一时之欲肆意开发土地,就如道德经所言“不知常,妄作,凶” ,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淮南子本经训告诫5人们:“积壤而丘处” , “掘地而井饮,疏川而为利;筑城而为固” , “则阴阳缪戾,四时失叙” , “氛雾霜雪不霁,而万物燋夭” , “江河三川,绝而不流。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环境的综合因素,破坏土地生态平衡,就会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大,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激
10、化了各类用地之间的冲突,大幅降低了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加剧了土地开发利用的生态矛盾。 淮南子原道训指出:“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 ”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条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应在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阈值内,根据其生态适宜性,明确开发的规模、布局和时序。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报告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与“道法自然”的内涵相契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因此,生态文明的伦理指向,就是要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
11、。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偏差造成的。道教生态伦理思想指导下的土地利用,就是要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人类未来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三、 “知足知止”与适度利用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写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还强调:“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6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天地万物的存在都有其限度,因此人的欲望应有所足,人的行为也应有所止。 “知足知止”的思想在土地开发方面有着深刻的意义。 道德经所讲的“见素抱朴
12、,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十九章) ,就人地关系而言,是提倡人们在开发土地时要有节制。 黄老帛书国次指出:“过极失当,天将降央(殃) 。人强胜天,慎辟(避)勿当。天反胜人,因与俱行。”人类在欲望的驱使下过度开发土地,使得土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只有适可而止、寡欲知足,才能实现人地的协调发展。 道教反对肆意挖掘、破坏土地的行为。如太平经中提到:“泉者,地之血;石者,地之骨也;良土,地之肉也地者,万物之母也妄穿凿其母而往求生,其母病之矣。 ”人类“穿凿地,大兴土功” ,就如同在戕害一个血肉之躯。人们只有将土地利用的态度和管理决策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才能自觉地背负起土地利用的责任,才能使法律、经济等手段
13、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因此, “知足知止”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道教“知足知止”的生态伦理思想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思想是辩证统一的,其目标都是要实现人地的和谐发展。道教生态伦理阐明了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而土地持续利用提供了保护土地的方法。道教生态伦理观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拓展到人与土地之间,侧重内在的自我约束;而土地持续利用借助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强调外在的强制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7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稀缺性、固定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在土地自我修复的阈值之内,系统可以在满足人类合理需求的同时,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始状态
14、;一旦超过了生态阈值,土地生态系统将受到永久性的破坏。对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我国来说,合理、节约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建设美丽中国,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指出:“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的 55%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国土面积有 180 余万平方公里,但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他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 28 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 3%。 ”我国适宜开发的国土空间十分有限,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开发都要有节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控制好适当的开发强度,只有
15、这样,才能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保持可持续发展。 四、 “观形察势”与择居而安 新西兰学者尹弘基曾撰文指出:“风水是为找寻建筑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 ”道教观形察势的堪舆学,也称风水学,是有关建筑环境基址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其宗旨是审慎细致地考察自然环境,择其吉而避其凶,并因势利导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土地生态系统中的每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运用风水学可以宏观地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达到阴阳和合、五行相生的目的。在城市选址方面,古代风水理论认为城池应“负阴抱阳,坐落其中” ,并强调“天有九星,地有九宫”8的结构模式。在宅地选址
16、方面,风水学要看宅地是否构成“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服”的空间地理结构。我国历史上,隋都大兴城,元、明、清北京城的规划与建设都深受风水学的影响。 观形察势,即在土地利用规划前期工作中对地形地势进行调研。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对北京的风水感慨道:“天地间好个大风水,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也。 ”(朱子语类 )北京远前有滔滔黄河为照,后有燕山为靠,左有泰山为龙,右有西山为虎,完全符合“山环水抱” 、 “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在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前
17、,可运用风水学对区域进行分析,考察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体系,包括地质、水文、生态、小气候与环境、景观等,进而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各地区都有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只有当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时,才能形成“风水宝地” 。 我国传统村落的选址,讲究因借自然,遵循“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 )的准则,按照“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 (汉书晃错传 )的方法,或依山面水,或背山面田。位于安徽省歙县城南 7 公里处的雄村,距今已有800 多年的历史。雄村倚南山,面竹山,左边山脉蜿蜒,右边群山盘踞,清澈的新安江绕村东流,将“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风水格局展
18、现出来。 风水理论中虽然包含有道德、心理、生态、美学、建筑、传统哲学9等合理内核,但也的确存在偏弊和错谬的成分。我们要激浊扬清,将其中符合科学的部分运用于土地利用规划中,构建人地和谐的发展空间。 五、结语 土地利用既是经济问题,同时又是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土地利用观念直接影响土地利用的结果。不合乎伦理的利用行为已威胁到土地生态安全。在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土地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今世界,道教“物我为一”的整体观念、 “道法自然”的伦理原则以及“少私寡欲”的超脱意境值得当代人深思并效法。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人类需在坚持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挖掘道教生态智慧,在土地利用政策中贯彻相应原则,从伦理道德上规范和约束土地利用行为,为实现土地持续利用提供有力保障。总之,道家思想中古老而又常新的生态智慧,能够指导人类确立生态伦理观念,建立人地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胡颖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