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16KB ,
资源ID:1734705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347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人口均衡型社会构建的理论资源.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人口均衡型社会构建的理论资源.doc

1、1论人口均衡型社会构建的理论资源摘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总结历史经验并解决人口问题,我国迫切需要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构建应该综合吸收包括西方人口均衡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内的理论资源。在目前的理论构建中,宏观层面应进一步挖掘指导人口实践的包括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古代人口均衡思想等理论内容;中观层面,应探讨人口均衡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剖析人口均衡对于保有中国文明的巨大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人口均衡型社会;西方人口均衡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天人合一思想 中图分类号:C911;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2、编号:16724283(2013)01003405 一、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紧迫性 2010 年 5 月,在中国人口学会主办的“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人口学界专家提出了一个社会建设的新理念,即在已有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基础上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经过近两年来的探讨和研究,目前人们的共识是,中国要建立的人口均衡型社会应该是一种“在稳定人口系统内部诸要素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探求与人口规模、2结构分布等要素相关的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资源承载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平衡的社会发展模式” 。 就中国目前的发展实践看,构建人

3、口均衡型社会有着强烈的紧迫性。一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已经不能适应全球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升级,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重新思考人口问题。二是总结历史经验的需要。经过近 40 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需要对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口政策的调整做出准确归纳和总结,即我国长期以来的人口政策的出台和调整在保证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自身发展相互均衡方面的基本状况和本土性的经验教训。三是解决现实人口问题的需要。在目前生育率逐步降低、人口年龄老化、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城乡户籍壁垒仍存、人口素质偏低和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激化等现实人口问题面前,我们

4、急需一种大人口观和全新的人口发展理念来改善目前的人口状况,为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做出努力。四是构建中国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人口理论的需要。在中国人口目前出现阶段性特点和正在转型的关键时刻,需要我们提出一种新的适合人口长远均衡发展目标,统筹人口数量和质量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能够实现现代人口科学的重大突破以及具有本土特色的人口理论,以指导中国未来人口的转型和发展,为中国人口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五是新形势下我国人口管理服务和综合改革进程推进的需要。在目前强调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人口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其发展战略、具体发展路径均需与社会管理的目标和效果相一致,而强调人口的均衡发展,可以从

5、机制角度确保社会管理达到3理想的状态。另外,中国目前的综合改革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上层建筑的执行者、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的人口群体,对综合改革的推进起着巨大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一个从数量、素质、分布、结构都相对均衡合理的人口群体对我国未来各领域的体制改革无疑会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是我们转变人口发展理念、适应整个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着这一全新的提法,人口学界的专家学者均对其含义、现实意义、指标体系、实现路径及困境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取得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阶段性成果。也有一些文献对其赖以建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和梳

6、理。如陆杰华、黄匡时在关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基点理论思考一文中,已提到了“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人口安全观、大人口观和两个统筹思想、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一般均衡理论和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等一系列基本思想对人口均衡社会进行理论基础的构建。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总体上对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概念框架、理论框架、政策框架等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极其明确的阐释,尤其对人口均衡型社会赖以建立的思想资源的挖掘还很不到位,表现在已有的少数文献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浅显和缺乏系统性。笔者认为,在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过程中,理论的构建同样具有非常极大的紧迫性。表现在:第一,任何一种建设目标的提出,都需要坚实的理论作

7、为支撑,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建设也不例外,因而宏观而科学的理论建构是人口学界目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第二,关于是否放开二胎的论争,也需要我们尽快从理论层面4去廓清,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在准确剖析相关人口转变理论、低生育率理论的基础上尽快尽早给出中国人口发展的近、远期目标,保证目前中国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第三,更重要的是要把目前已经出现的严重的人口问题及其趋势,与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理论构建联系起来,使现实问题的解决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路径。因此,本文拟围绕“人口均衡理论”的构建,挖掘与其具有密切联系的三大思想资源及其对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意义,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脉络和相互联系,同时提出理论建设

8、的困境及其努力的方向,使这一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和科学,力争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最终实现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思想资源 (一)西方人口均衡思想 西方人口均衡思想是伴随着西方古代人口思想同时出现的,其中以古希腊最有代表性。如柏拉图、亚里十多德等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维护古希腊城邦国家的稳定、要依靠国家力量限制人口规模、使人口适度发展的思想。柏拉图在他的法律论中指出:“一个国家人口的有效规模只有在与其周围国家的土地和城市联系在一起考虑时才能够正确理解。就土地而言,需要确定的是供养适宜的公民数量需要多少土地因为更多的认口是不必要的但是,就人口数量而言,需要确定的是需要

9、多少人方可抵御周围的部落。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保持适度人口的规模可以避免贫困,以及由此导致的叛乱和罪恶。虽然欧洲中世纪人口思想因为宗教势力的强大出现了以基督教为基点的鼓励增加人口的鲜明特色,但5在之后的 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伴随着人口问题的日益凸显,许多思想家们又一次从理论层面对人口均衡这一观点进行了强调,形成了明显的人口均衡思想的思潮。如英国牧师威廉德汉姆就认为,人口数量与自然资源必须保持平衡,因为地球只能给一定数量的动物提供空间和食物,或者说地球所能承载的所有动物的数量是一定的,如果他们的数量加倍增长,超过这个数量,那么他们就会陷于饥饿或

10、毁灭。大卫李嘉图也认为生产力大于人口增长的情况不会长期继续,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压力将会导致贫困和人口过剩。瑞士学者西斯蒙同时认为,人口与财富直接必须保持比例;人口应按收入和劳动的需求来调节;人口过剩的原因是由于劳动需求的变化;人类的意志和法律可以限制人口增长。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对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增长关系的分析和说明,完全是建立他对两者之间不可能均衡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而随之提出的备受批评的“两种抑制” ,则是他为解决这一问题,使两者之间达到均衡的治世良方,虽然他的人口论遭到了马克思主义者无情的批评,但他抓住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生产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关系的学术视点,开辟了一个人口研究的新领域

11、。与此同时,以坎南、威克塞尔、道尔顿、桑德斯、费伦齐、索维等人为代表的“适度人口理论” ,更是基于经济学的立场开辟并深刻论述了人口适度的意义、标准和分类,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完善了人口经济学原理,同时论述了人口均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后,以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为思想基础的当代西方控制人口增长的诸多学说,从更加广阔的角度,适应时代的需求,提出了基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一系列丰富的理论。以世界的饥饿 生存之路 世界人口的危6机 世界动态学为代表的一部分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研究思潮的兴起和兴盛。他们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人口压力与土地负载能力有限论” 、“人口危机与社会发展停滞论” 、 “人口爆炸与生态环境恶化论

12、” 、 “人口爆炸与自然资源枯竭论” 、 “人口控制与物质增长极限论” 、 “人口控制与人类有机增长论”等。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研究者的目光更加犀利,也更加重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提出了以“食物供应、土地负载能力的人口压力” 、 “经济增长极限、失业与贫困问题的人口压力” 、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现代化面临的人口压力”为理论视点的控制人口的新思想。 纵观西方人口均衡思想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早期的古典哲学家,还是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抑或是当代的生态理论的倡导者,都从当时社会的需要及其人口与军事、经济、生活资料、生态、环境等的关系出发,强调了人口作为社会存在中的重要力量,

13、其数量、质量都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否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甚至破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自 1843 年恩格斯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始,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得到丰富和拓展,最终形成了非常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体系。在该体系中,人口与物质资料生产、经济发展和具体国情的均衡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家的人口均衡思想的梳理,分析这一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特征。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和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过程中,7深刻论述了人及人口的本质,论述了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双重作用,论述了人口规律的本质,强调了人口生存必须同物

14、质资料生产相协调。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 。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论述与其人口思想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发现,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形式的剖析,则是基于人口社会属性变化对原有均衡状态破坏所做的经典描述,即在社会人口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过程中,探究社会内部人口阶级结构的既有均衡遭受倾覆的原因,并进而洞悉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恩格斯的人口思想可概括为:社会生产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将会是有计划的生产;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益处;人居

15、环境和经济资源决定人口分布等。在 1884 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序言中,他指出:“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在反杜林论中,他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元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组织所代替” 。在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他指出:“受过教育的人会比愚昧无知没有文化的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阐释了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各个社会固有的人口规律、两种生产的比例是社会生产的基本比例、人类自身生产与

16、社会、环境相协调的规律也是各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人类自身生产与社会、环境相协调规律的基本8要求等内容。列宁也认为,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人口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会日益突出。他指出:“世界所以有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有成亿成亿的人卷进这个发展的洪流了” 。 毛泽东的人口思想可概括为:人口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人的生产要有计划;人口素质应该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中国的妇女是重要的人力资源等。他指出:“我们这个国家的好处是人多,坏处也是人多” 。 “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的生育” 。在整个 50 年代,毛泽东多次强调了人口要有计划的发展并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

17、的观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更加完善的人口思想。邓小平的人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第一次把人口问题摆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加以观察和分析,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人口问题的重要性、综合性、长期性,并以此为出发点,阐释了以下观点: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他指出:“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仍然存在。 ”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生育工作不能放松,人口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纵观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我们发现这一科学体系具

18、有以下特点:第一,他们都强调了社会生产是两种生产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第二,人类自身生产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主张在提高人口素质和合理分布人口的同时使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第四,中国人9口众多作为一个基本国情,我们在安排社会生产方式、部署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时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可见,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对人口发展必须与其他社会要素相协调的观念和认识却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思想积累和诸多纲领性认识为我们今天提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构建打下了非常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整个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文化智慧可以被概括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论、天人合一的认识

19、方法、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等。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强调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它包括,人要敬畏自然及其宇宙、人道要合于天道、整个社会要保护环境、讲求生态文明。综观中国古代的诸多典籍,都深刻地阐释了这一思想。荀子曰:“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晋代的葛洪认为:“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 。宋儒张载也认为:“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就道家而言,这一思想更加突出

20、和明晰。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 。庄子主张:“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人口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均衡,是一个相对复杂、可以充分体现事物之间关联性及辩证关系的问题。因为人口作为一个社会团体,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是所有相互10联系着的物质的核心,它的数量、质量及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既受经济的决定性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同时,与人口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关联一样,人类作为整个自然界抑或生态系统当中的一分子,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与自然环境的复杂关系。或是人口压迫生产力、或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改

21、造、或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都是我们曾经面对过的现实或是人类为了自身的良好发展提出的或错误或者正确的理念。尽管人类在当时还没有树立一个极其明晰的“均衡”理念、或者是有关“均衡”的理论还没有作为主流思想被我们纳入到发展理念当中,但人类内心深处对均衡及和谐的追求并无平息。尤其是当人口面临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的时候,人类的苦痛及挣扎更彰显了我们对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其他各要素之间良好关系的渴求。 将以上思想相与我们构建的人口均衡型社会联系起来,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为我们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提供强大的传统力量,可以启发人们沿著人道-天道-生态-环境-社会这一思路,探究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最终要追求的文化精神和终极目标,进而更加关注身边的环境,尽量保持人口的数量和行为与环境的协调,自觉的调整目前人口的种种问题,最终实现人口均衡型社会。 以上我们分析了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三大理论资源,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可以建立起这样一个理论资源框架,即以西方人口均衡思想为借鉴、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以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为传统力量,使三大思想资源形成合力,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支点。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