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09KB ,
资源ID:173479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347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文化保守主义桎梏下的儒学复兴.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文化保守主义桎梏下的儒学复兴.doc

1、1论文化保守主义桎梏下的儒学复兴【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伴生而来的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危机,以及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广泛而深层的冲击,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出现一股旨在复兴以儒学为代表的本土文化的思潮,以期重新承载起整饬人心、治国安邦的重任,这股儒学复兴思潮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的重新崛起” ,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儒学复兴;马克思主义 现代社会儒学复兴的重新提起基于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当前社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普遍认为道德沦丧,盲目的爱国主义泛滥,信仰危机,教育危机,诚信危机已变成社会生活中的常态,其负面影响逐渐从文化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政治的

2、方方面。而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应对这些问题显示出它的不足,故而一部分学者提出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然而,复兴儒学是否就可以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先对文化保守主义这股思潮进行界定。一、何为文化保守主义 (一)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艾恺、史华兹和傅乐诗等 20世纪后期的西方历史学家的论著之中。这批学者认为, “文化保守主义”的说法区别于“保守主义”的地方在于,加入“文化”一词可以彰显这2种思潮的文化意义,以规避“保守主义”中浓重的政治意蕴和价值取向。这批学者的着眼点主要在近代中国文化。事实上,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外

3、来的现代化,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实际运行中,都深刻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正为了逆反受到外来文化控制的潮流,近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主要表现为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本土性,在政治上则体现为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 这批学者还认为,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不同于西方,后者常常将文化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现状的政治价值取向,以反对现行的政治体制。而在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常常呈现出政治价值取向与文化价值取向相互隔离的现象,文化保守主义者们并没有对现行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提出任何肯定或否定的争论,而是关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试图用这种价值取代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在对文化保守主义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注意到中国传

4、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事实上,这种观点也存在于西方文化学者的研究之中。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里达在批判代表现代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时,就一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宽恕”范畴对西方文化的重要意义。无独有偶,德国社会学家孔汉斯在关注西方社会中存在的诸多弊病时,也注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道德伦理价值和建立在“仁义”之上的处事原则对西方社会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面对失去控制的西方化、毫无约束的个人主义、道德沦丧的物质主义,现在许多人都开始高度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未来” , “我认为,真正有未来并确实能为全球伦理做出贡献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这种精神尤其体现在孔子的论语中。

5、” 3(二)文化保守主义与儒学复兴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最初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再次兴起于 20世纪 80 年代,是我国应对西方文化和现代化冲击而引起的复杂反应,在西方文化涌入中国的狂澜中作为某种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表达式而存在。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可以依据学术传统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章太炎、钱穆、王国维、陈寅恪为代表的汉学传统,这种传统通过渲染民族主义来激发民众的文化保守主义热情,以达到救亡图存的历史目的;另一类是以康有为和现代新儒家为代表的宋学传统,这种传统尝试在哲学上来维护本土文化,以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获得更加稳固的哲学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去剖解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意义。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

6、义最鲜明的一致便是倡导回归传统文明价值,在新儒学中遵循“原教旨主义”的路线,典型地体现为蒋庆的“政治儒学”思路。但是儒学的复兴思潮不仅仅体现为对儒家“原教旨”的回归,而且同时存在着所谓的“当代主义”儒学,例如陈明的“即用见体”和黄玉顺的“生活儒学”等。甚至在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推力下,文化当局对传统思想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从而可以在执政思想中找到儒学思想的身影,如以“和”为贵的思想等。显然,这一部分的思想决不能用简单的文化保守主义来概括,而应当定性为“文化进步”或“文化自信” 。概括说来,儒学复兴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诉求,然而又在一定意义上为文化保守主义的消极方面所影响。

7、二、儒学为何会复兴 (一)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 4当前中国身处文化全球化的时代,面对着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史无前例的冲击。好莱坞的价值观对中国精神的冲击,欧洲的生活方式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日本的动漫产业对青少年的影响,都不能仅仅理解为文化的差异,而应该视为文明的冲突。儒学复兴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强大的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主要给中国人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担忧” ,担心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交融会席卷和淹没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一旦彻底丧失了数十个中华民族所共同认同和仰赖的传统文化,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丧失,中华民族也将会融化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二是“欣喜”

8、 ,因为对文化危机担忧在一定程度上使国人回归到中华民族过往曾有的精神家园,这种建立在道德伦理价值之上的文化基因自然是可贵的,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攒的生存智慧、道德品质、价值信念、生命准则和审美情趣等等。 “担忧”和“欣喜”就成了儒学复兴的最好铺垫,除此之外还有经济上的铺垫。改革发展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 30 年的高速发展期,经济地位的跃升使国人畅想文化地位的跃升,这种跃升在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眼里就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即将外来文化对中国几十年的影响全盘抛弃,认为我们中国人完全可以不理会外部文化的发展对中国的冲击,有如闭关锁国一般坚守,甚至退回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在文化上自给自足。因

9、此,对传统文化逐渐融化的担忧,对传统文化的强大自信心的欣喜,以及经济上的极大成功叠加在一起,使一种纯粹的中国文化形态成为摆在危机之前的一条道路。走这条路的就是代表着文化保守5主义和儒学复兴思潮的“新儒家” ,他们认为,儒家文化完全可以在新时代被重新开掘和发展,回归纯粹的中国形态和儒学道统,不仅能够从文化危机中拯救中华民族,甚至还能使中华民族重新崛起并为西方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儒学复兴的社会诉求 文化保守主义者抱持着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心,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建立在道德伦理价值之上的精神文化,而西方文明总体上是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质文明,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在方方面面

10、(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比西方文化强盛,但总体上仍然优越于西方文化。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腐朽一面展开批判,在以中国文化为本位和主体的前提下承认西方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意义,因此,这种观点事实上是一种中体西用式的折衷调和,这种中体西用体现为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背离政治取向的文化取向和强烈的文化优位意识三者的统一。 文化保守主义的这几个突出特点使得当代儒学复兴思潮倡导恢复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正统地位,至于“在何种程度上恢复” , “恢复为何种程度的正统”等关键问题上,则呈现派别林立,错综复杂的现象。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向:要求在政治上恢复儒学的意识形

11、态地位,要求在文化上恢复儒学的指导思想地位,要求在社会上恢复儒学的价值主导地位。 从这三个诉求可以看出,儒学复兴所面临的阻力是难以想象的。首先,当前中国是在马克思义为指导下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并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是中国当前主流价值观,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儒学思潮6试图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主志中国社会的价值理论不具有现实可行性。故而,应寻找一条更为现实可行的出路为儒学的复兴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据。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并不完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立,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包容的特质与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吸收的品质是具有一致性的,儒学的复兴当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辅相成。 三、儒学复

12、兴的意义及可能出路 (一)儒学复兴的积极意义 毫无疑问,儒学复兴在当代社会的确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首先,在企业管理方面,儒家文化中通行的有关家族、宗族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广泛存在于传统社会之中的乡约、行规等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定,都可以被广泛延伸或渗透到现代化的企业的组织管理和市场经济制度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这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在社会公共资源分配方面,儒家学说中一贯存在着惠民、教民、帮扶孤老鳏寡等重视民生的主张,这些主张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无疑有益于社会正义的实现。再次,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自古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崇尚人与自然

13、的和谐共处,对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掠夺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针锋相对。事实上,马克思也把“自然的人化及人的自然化”视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发展,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人类只有建立在“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基础之上,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最后,在社会道德方面,儒家的“仁爱” 、 “忠恕”等道德教化思想对于遏制现代人的极端个人主7义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在道德开始滑坡的当代社会,儒家的精神可以为我们的为人处事提供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更与康德的道德律一样,成为一个道德社会产生的基石。因此,虽然在 21 世纪的今天,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及其体制架构不再,但与之相适应的传统精神文化

14、、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并未过时,直到今天仍然对于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着积极的意义。 (二)对儒学复兴思潮的评价和批判 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中, “固本”和“开源”始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推动和发展我们民族文化事业,就既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地颂古复古之中,而是应该以开放的心态主动接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和各个民族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始终处于批判和吸收的动态扬弃之中。15 世纪的文艺复兴精神,16 世纪的宗教改革精神,17 世纪的科学革命精神,18 世纪的启蒙运动精神,19 世纪的浪漫主义精神,这些来自西方的精神文化都为开创新时代

15、成就了历史伟业,而 20 世纪,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担忧,对于工业物质文化的批判和非理性主义对现代精神的解构,则更加形成了一套建立在当下的时代精神风景线。对新时代的西方精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很难有新的革新。 此外,固本开源的目光不能仅仅放在传统与现代,更应该展望未来。笔者认为,儒学的复兴当然无误,吸取西方先进文化同样无误,误的是其中“保守”的意蕴。这里的“保守”有两个层面之“误”:其一是抱残守缺,仅仅醉心于中华的传统精神文明而排斥新现代西方文明,将民8族自信心变成狭隘的闭关锁国主义;其二是止步不前,仅仅停留在对过往传统的拾遗捡漏而忽视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将文化变成指向过去的历史遗

16、产而不是指向未来的前进性的文明动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对我们的文化发展而言具有更加深层次的指导性意义。不破则不立,儒学复兴的真正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阶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近现代西方文明和西方哲学的冲击下而独立走出的一条新的道路,是具有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的民族自信心,面对新时代的现实问题的新民族的文化构想。 参考文献 1 秦晖.传统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 2 黄玉顺.当前儒学复兴运动与现代新儒家再评“文化保守主义”J.学术界,2006(5). 3 黄晖.新人文主义的现代性建构与乌托邦冲动J.社会科学家,2009,1. 4 赵海峰.关于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进步主义的思考J.哲学研究,2011(9). 5 孔汉斯.中国传统伦理为全球伦理提供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1(2). 基金项目:本文隶属于 2012 年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文化保守主义桎梏下的儒学复兴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2012S160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