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民生的社会主义刍议摘 要:以民生为视角,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一种民生的社会主义。民生的社会主义,就是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纳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日常议程,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和实践特色。以民生为研究范式,民生的社会主义深化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民生的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再坚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再拓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深化。关键词:民生;民生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8-0043-03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
2、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1这个问题就像文章的上下篇,只有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才能正确地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因而研究前一个问题尤为重要。近些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探索,为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源泉和研究思路。基于此,将“民生”纳入社会主义的认识范畴,使之成为新的研究范式,对于进一步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意义重大。笔者认为,以民生为视角,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一种民生的社会主义。 2一、民生的社会主义及其内涵 当前,无论是官方还是学术界,尚无“民生的社会主义”一说。笔者之所以提出“民生的社会主义” ,是基于如下考虑:随
3、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纵向推进,唯 GDP 论的政绩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弊端,因此,改变片面追求 GDP 的政绩观,将民生和人民幸福指数纳入政绩评价体系,符合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 “民生”成为中国社会的关键词,深化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就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通过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使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的一种优越性的社会制度。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够格的社会主义。基于此,“民生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是有其合法性依据的。笔者认为,民生的社会主义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解读,但是,民生的社会主义不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形态,也不是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别的什么“主义” ,
4、而是在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目的、前途和发展经验等根本问题的反思和总结。在中国特色现代化的语境中,所谓民生的社会主义,指的是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纳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日常议程,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和实践特色。 民生的社会主义具有双重内涵。首先,民生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它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其次,民生的社会主义又是注重民生的,它必须注重于国计民生,注重于社会和谐,注重于人民幸福,而不是一味追求工业化而忽视民生建设的社会主义。一方面,民生的社会主义并不是3将“以
5、经济建设中心”改变为“以民生建设为中心” ,因为“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 。2经济是民生之本,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就没有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因此,民生的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搞好经济建设这件头等大事;但另一方面,民生的社会主义又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用经济发展后的物质成果来改善民生,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使将来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中国仍须把改善民生视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唯有如此,人民群众才会真心拥护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夺取更大的胜利。 二、
6、民生的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再坚持 19 世纪中后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缜密的科学性和科学精神,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和人文精神,后者充分地体现在它的解放学说之中。科学社会主义旨在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其人文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诉诸革命手段使人从资本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二是还原“现实的人”的真实镜像,关注人的现实的日常生活如果说前者是人之解放的根本出路,那么后者则是人之解放的基本前提,因为,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3在这里,科学社会主义的解放学说蕴含着浓
7、厚的民生关怀:既然解放首先必须保证人们的吃喝住穿,而吃喝住穿等又恰是民生的基本内容,那么,解放的前提实质就是民生的保障,解放4的过程也就是改善民生的过程。忽视民生建设,实现人的解放只能是脱离实际的幻想。 基于民生的视角,民生的社会主义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背离,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再坚持。恩格斯曾经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4强调“现实的基础” ,是科学社会主义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但在不同的历史处境和发展阶段,科学社会主义有不同的现实基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必
8、须通过社会生产和改善民生, “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4在民生的视域下,民生的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这突出地表现在它们都关注人们的生存境遇。首先,它们关注人们生存境遇的出发点都是现实的人。所谓现实的人,就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4现实的人不是抽象世界中的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各自利益和需要的人。只有抓住“现实的人”的现实需要(经济需要、政治需要和文化需要等等) ,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吸引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解放事业而奋斗,民生的社会主义才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波澜壮阔的民生建设;其次,它们关注人们
9、生存境遇的立足点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 ,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无论是科学社会主义,还是民生的社会主义,都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为关怀人民群众中的弱势群体;最后,它们关注人们生存境遇的落脚点都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命题,也是民5生的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民生的社会主义极力强调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享有更好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从而享用更多自由时间, “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 ”5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并不脱离时代,因为它处处蕴含着浓厚的民生情怀和人文主义精神;民生的社会主
10、义并不标新立异,因为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奋斗理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可以说,坚持民生的社会主义,就是旗帜鲜明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三、民生的社会主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再拓展 自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中国共产党集中全党智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首先体现在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不照搬别国发展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基本命题。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
11、展的重大举措,又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从未有一个发展阶段,像当今中国这样把民生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因此,将“民生”标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特色” ,是顺理成章的。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夯基固本的重大意义。 6既然民生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具有强烈民生诉求的民生的社会主义,就没有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相反,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再拓展。首先是发展理念的再拓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创
12、造性解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民生的社会主义进一步发挥了科学发展观,认为民生能否改善、改善多少,是检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程度和贯彻力度的重要标准。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保证发展的公平向度,就必须以民生建设为重点,使改善民生成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生的社会主义把民生视为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是对科学发展观内在理念的再拓展;其次是建设方式的再拓展。社会主义建设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每一种建设都是这个宏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民生的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13、发展的路子,又坚持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必须考虑民生、发展民生。具体说来,经济建设要以保障民生和人民幸福为目的,政治建设要顺应人民的民生诉求,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文化建设要突出文化民生,生态建设要以生态文明优化民生的环境;最后是社会主义形象的再塑造。社会主义形象是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形象需要经营和塑造,民生的社会主义以民生为基点,为拓展中国特色主义新形象创造了条件。循着民生的社会主义,有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和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软实力。 7总之,民生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民生的社会主义和凸显民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是一脉相承的。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良性发展,各级政府应努力解决好“三农” 、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铺展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的美好画卷。 四、民生的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深化 邓小平曾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深厚的民生意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保障民生的物质基础,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改善民生的政治前提,“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民生的最终目标,三者有机结合,逻辑分明,灌注了强烈的民生情怀,概括了民生问题的解决途径
15、,对搞好民生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将社会和谐纳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但是,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的过程是共时性的,只有将生产力的发展成果更多地投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的本质属性,才能最终实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6的和谐社会。 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要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
16、深化和创8新。民生的社会主义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深化。将民生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高度,强调民生的范式在社会主义本质研究中的地位,是民生的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其一,民生的社会主义深刻挖掘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民生意蕴,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涉及了很现实的民生问题,它必须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层面为改善和发展民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其二,民生的社会主义明确以民生为范式,使民生成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关注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需要,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目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搞不好民生
17、也不是社会主义。值得一提的是,民生的社会主义将民生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还将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比较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它更强大的生产力潜能,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生事业要搞得更好,人民要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沿着民生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五、划清民生的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 民生的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虽字面相近,却有着原则性的根本差异。其一,两者的本质不同。和民主社会主义自视为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同,民生的社会主义不是脱离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一种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以民生为研究范式,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解读和对“怎样
18、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它的性质始终是社会主义的。而民主社会主义试图通过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缓和阶级矛盾和9社会矛盾,其本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主义政治思潮,不可能真正消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其二,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民生的社会主义坚持和拥护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民生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道主义,是新康德主义、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基督教教义等思想观念的大杂烩,它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鼓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背离;其三,两者看待民主的态度不
19、同。民生的社会主义既重视民生,又强调民主。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2因而不能脱离民主来谈论社会主义。民生和民主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民主的物质基础,扩大民主是搞好社会主义民生的政治保障。民生的社会主义重视民主,却反对谈论抽象的民主,更不本末倒置,以发展民主为由背离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并且,民生的社会主义认为民生和民主不可偏废其一,它们的建设是并行不悖的。相反,民主社会主义将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幻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通过普选、议会、阶级合作等方式实现所谓的“民主国家” ,因而不可能使无产阶级获得真正的政治解放,也不可能使普
20、通民众获取与资产阶级等额的民主权利和生活保障。总之,民生的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特征大相径庭,必须划清两者的界限,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这是我们认识民生的社会主义应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01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孙 巍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